探索传媒人才教育如何适应媒介融合新时代

2016-03-02 05:41伊文臣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伊文臣



探索传媒人才教育如何适应媒介融合新时代

伊文臣

摘 要:媒介融合时代不仅给传统的传媒人才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传媒人才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传媒发展新环境,高校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定位、大传播理念的课程设置、打破壁垒的实践教学方式、新兴专业的积极筹建等方面,探讨了传媒人才教育如何适应媒介融合新时代。

关键词:传媒教育;媒介融合;复合型传媒人才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学科地位确立的历史并不长,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新闻传播学所服务的新闻传播业是一个技术、理念和模式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需要学科建设,并能根据传媒业需要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在“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强实践、促复合、做无可替代的专业化教育成为专家讨论的主题。原密苏里大学孙志刚博士在会上介绍了密苏里大学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表现:2005年,在本科和硕士课程中开设“媒介融合”方向;2005年,将“报纸媒体”专业改为“报纸与数字媒体”;2010年秋季,将传统的6个专业拓展成30多个“兴趣领域”,帮助学生细化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具体课程。如果说,2005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始把媒体融合这个概念,融合在每一个课程中的话,那么今天更多贯彻和执行“移动优先”的理念,在2014年秋季设置社交媒体、数字新闻的课程。

如今,面对传媒业的巨变,这些措施对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结合实际,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新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

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自2008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新闻出版总署)全面启动“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以来,全媒体传播环境便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这种环境使得业界改变了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类型;同时,也迫使高等院校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理念进行重构。当前,急需确立一套新型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传媒人才的培养与业界的现实要求相匹配,最终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传媒人才。

复合型传媒人才不仅指传媒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更多地表现为传媒专业内部不同生产环节、不同媒介特色等相关知识的复合。

根据课题组对山西传媒学院毕业生的调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领域;同时,也涵盖了报纸、网络、企业事业单位宣传、广告策划等领域。因此,山西传媒学院在制定2013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媒介融合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新闻专才和媒介通才,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以及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活动在以广播电视学为主的同时,开设《报纸编辑》《广播新闻节目制作》《新媒体概论》《网络编辑》等课程,注重学生在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媒介知识与技能的全面认知与掌握,努力培养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新闻人才,又能顺应媒介融合要求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当然,不同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定位、自身优势,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如长治医学院就结合学校医学专长,开设健康传播方向,不仅是山西唯一,也是全国唯一,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2 树立大传播理念,优化课程内容安排

要使传媒人才符合文化产业全面振兴的要求,传媒人才培养应当坚持“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不断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强调全媒体概念,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加强媒介融合方面的课程建设,帮助学生做到在媒体和相关产业从业的“无障碍”;关注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行业需求,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建设更有深度的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在史、论、法等课程方面加大投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及素养的“横贯”与“纵深”。

2.1 设置多元化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根据对山西传媒学院2010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有50%左右的毕业生在电视台、报社、网站和杂志社等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其余学生则分布在广告、文化传播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或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

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与相关专业有关的工作中后,还要从零学起,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以选修的形式加入广告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等内容,让学生对这些领域有初步的认知,将来再进入这些领域后学习起来会更容易。

从传媒产业化发展需要看,高校也需要为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经营管理类课程。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集团挂牌成立;2011年4月25日,山西广电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影视集团等五大文化企业集团挂牌成立;2013年,山西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经营人员仅202人,仅占全体从业人员的0.93%。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经营人员共42 069人,占全体从业员的4.98%。由此可见,山西省广播电视经营人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人才比例难满足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为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强媒介经营管理相关课程的建设力度,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2.2 设置新兴专业课程,提高学生适应媒体新环境的能力

2.2.1 设置新媒体相关课程

山西传媒学院2013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169名同学,在2015-2016学年小学期中,分别在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集团、晋中新闻网、晋中广播电台、晋中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晋中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太原电视台、新华社山西分社和《人民代表报》等媒体进行实习,根据统计,实践中,有30%的同学从事与新媒体有关的工作,其中60%的同学在实习单位的新媒体中心工作,其他的同学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到新媒体工作。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与新媒体有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能够适应媒体需求。

2.2.2 设置数据处理相关课程

大数据时代,媒体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包含媒体信息本身的数据形态、受众行为信息等内容。因此,需要注重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学生数据搜集、统计、处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在课程设计上加入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与分析等课程作为该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数据分析技能的培养,能够帮助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新闻线索、开展新闻调查、发掘社会关注焦点,预测社会关注的演变趋势等。

3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开展,不但要重视对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也要注重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根据行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当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以培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专业技能为主,应加快建设适合新媒体发展要求的实训室。同时,要合理安排实践课程、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过程监督、加大实践指导力度、完善实践评价体系。

如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对当前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要在以上几方面下功夫,在实践项目的安排上也是创新探索,尝试打通课与课之间的壁垒,适应当前媒体中央厨房式的工作模式。在新闻行业一线,各项工作并不是割裂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具备多项技术能力。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习岗位的统计数据显示,有41.5%的学生在实习单位要完成新闻制作流程中多个环节的工作。

实训项目设置除了要考虑到课程目标的具体性,还要兼顾课程间的关联性。任何岗位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环环相扣的。因此,课程之间也是相互融通的。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采访、拍摄、写作、编辑等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每一门课程有专项训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综合实训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也可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交叉。

4 设置新兴专业,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全面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推动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从而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012年,教育部对我国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新闻传播学类新增网络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两个特色专业,凸显了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传播人才的重视培养。

目前我国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位列全球第一,新媒体上市公司更是传统媒体的2~3倍。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中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规模8 902.4亿元,2014年预计突破1万亿元,尤是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正式走入了第一媒体的序列,在使用时间上更是远远超越了广播电视、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成为占据人们工作、休息之外闲暇时间的最主要媒介。

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仅在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与新媒体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专门课程,难以应对新媒体快速发展趋势。为了迎合时代赋予的契机,满足业界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新传媒系,并在该系下成立国内了第一个媒体融合本科专业。为此,学院还投资700万元,打造仿真媒体生态环境的“未来”的媒体融合实验室。2014年12月,山西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划分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新媒体3个课程方向教研室,明确的方向划分为网络新媒体教研室发展提供了空间。2016年,山西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招收首届本科生。

5 总结

媒介融合时代不仅给传统的传媒人才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传媒人才教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传媒发展新环境,高校必须直面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行业需求,革新教学理念,优化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传媒人才培养质量,为媒介融合的新时代提供卓越传媒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传媒人才的培养对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041039-01)。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