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文化”的消费解读与奇观化批判

2016-03-02 05:41刘丹阳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

刘丹阳



“CP文化”的消费解读与奇观化批判

刘丹阳

摘 要:2015年,“CP文化”在媒介的广泛传播下,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文化。在消费主义和媒介利益的合谋下,“CP文化”成为媒介盈利的工具。本文将以电视、网络为载体探究“CP文化”的消费主义表现,并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介利益三个维度分析“CP文化”盛行的原因,同时对“CP文化”媒介奇观化生产现象进行批判。

关键词:CP文化;消费主义;奇观化

2015年,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和电视剧《琅琊榜》的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高度关注,“CP”一词也正式被广大中国观众熟知。2014年,“CP”相关的话题却占据了热搜榜的半壁江山。无论是“晨冰CP”“石榴夫妇”或“胡霍CP”,只要他们同框,总是瞬间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不仅如此,网友还喜欢为明星编排CP,成为CP党。一时间,“CP文化”爆发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文化。

1 “CP文化”现象简述

“CP”是英文coupling的缩写,最早源于日本ACGN同人圈,是情侣、配对的意思,主要用于二次元世界,后来泛指一切人物配对关系。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同人志作者将同人作品中存在恋爱关系的角色配对称之为“CP”。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动漫和同人文化在中国流行,CP同人作品主题延伸到小说、影视剧领域。2002年以来,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网络文学门户网站创立,CP作品被更多网友熟知,小说网站成为“CP文化”的重要输出地。

2008年,韩国假想恋爱节目《我们结婚了》播出后,“CP文化”走出二次元群体的圈地自萌,正式走入大众视野。2015年是“CP文化”在国内大爆发的一年。随着恋爱真人秀节目《我们相爱吧》和电视剧《琅琊榜》的播出,CP话题成为网友讨论的焦点,“CP”一词也正式被广大中国观众熟知。综艺节目和影视剧纷纷试水“CP模式”,打造一对对CP进行捆绑营销,为节目宣传造势,“CP经济”应运而生。“CP文化”逐渐从从小众娱乐走向全民狂欢。

2 “CP文化”的消费主义表现

在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一切事物均可作为商品被消费。2015年,随着“CP文化”的走红,它的商业利益也被发掘,“CP经济”应运而生,媒体为观众建构了一个“景观社会”,“CP文化”在电视、网络空间被大众消费。

2.1 电视综艺——“假想CP”真人秀节目兴起

2015年,以《我们相爱吧》《如果爱》为代表的“假想CP”真人秀节目兴起。在中国传统的婚恋观里,爱情是隐晦、庄重的,“假想CP”真人秀节目颠覆、重构了恋爱观——爱情是可以被围观、表演和生产的。节目邀请明星两两配对进行假想情侣生活,真人秀的拍摄手法,观众可以名正言顺地围观明星一切恋爱的细节。节目建构了一个亦真亦假的爱情世界,浪漫爱情剧的叙事,又带有一些现实世界爱情的写实,嘉宾在真情流露和演戏之间的真假界限极其模糊。

2.2 影视剧——男性CP消费渐盛

近几年来,影视剧中男人之间亲密深厚的兄弟情谊引起女性观众的无限遐想,粉丝、观众、媒体纷纷为自己喜欢的男性角色或男明星配对组CP,如“楼诚CP”、“靖苏CP”。高颜值的男性CP满足了观众视觉审美上的需求。同时,在当前情感缺失、利益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充满兄弟情义的CP是对现实中缺爱的普通大众的集体治愈。影视剧的出品方注意到观众的这一需求,在创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2.3 社交媒介——“CP文化”火爆传播

在社交媒体空间,媒体提供的一切内容均是可娱乐和消费的,网民的转发、留言、点赞、在线影视等消费行为在这个“拟态环境”里都变成了真实的消费行为。由于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人们可以自由地关注、传播“CP文化”。过去的一年,CP相关的话题总是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关于CP的新闻报道有大量的阅读量和转发量。同时,网络空间创造了“CP文化”的群聚空间,“CP文化”的同好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交流、互动,他们自制的CP同人漫画、小说、视频受到同好者的追捧,在社交网络上火爆传播。

3 消费主义语境下“CP文化”盛行的原因

“CP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它的盛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它的盛行依赖于它所产生的文化环境。再者,媒介对“CP文化”的流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3.1 大众对理想浪漫爱情的向往

“消费社会的生活越来越具有符号化的特征,人们不再是单纯地对商品的消费,更多地是对商品所赋予的符号价值的消费,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1]人们热衷于追捧“橙汁夫妇”“石榴夫妇”等男女CP,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浪漫的理想化的爱情。

当下,人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复杂,婚恋观、人生观价值多样化,年轻人面对爱情的困惑、焦虑不断增加。“CP文化”是一种轻松的、浪漫的爱情文化,媒介借助“CP文化”为大众建构了一幅理想爱情的图景,人们通过围观别人的爱情,投放个人的情感,享受虚拟的快感和自我满足,不少女性观众更是将这些CP组合作为自己理想爱情生活的参照。即使有些人明知CP组合之间的情感是虚假的,仍然乐此不疲地在寻找两人暧昧的痕迹。“CP”在某种程度上被作为理想爱情的象征,人们喜爱CP组合,是将其当作美好爱情的投射,来慰藉现实中求而不得的落差。

3.2 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女性群体的推动

“CP文化”在媒介、社会上的火爆传播离不开女性群体的大力推动。无论是“石榴夫妇”还是“胡霍CP”都拥有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以80后、90后的女性为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加上经济越来越独立,女性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不再单单是“被看者”,也成为看的“主体”。传媒文化制造者为追求经济效益及迎合女性受众的权力需求,越来越多地在节目制作中加入英俊帅气男性CP 元素,满足女性观众视觉上的美感享受,为女性消费提供文本内容。年轻的女性观众对男性CP之间的粉红互动激动不已,她们是在网上“安利”的主力军,是推动“CP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

3.3 传媒的娱乐倾向与盈利需求

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和传媒的发展,受众的角色由接受者已转变为参与者,传媒需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需求。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着各种压力,需要放松、娱乐的文化,因此娱乐消遣也成为媒介文化生产的内容。“CP文化”带有很大的娱乐色彩,媒介的娱乐化倾向客观上有利于“CP文化”的传播。

媒体对“CP文化”的传播,虽然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但根本原因是为追求市场经济利益。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体不可避免地要选择一些快感、刺激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眼球,“CP文化”的感官刺激对传媒有着极大的吸引力。“CP模式”在综艺、影视剧中被广泛运用,节目通过炒作CP话题来增加收视率。传媒对“CP文化”的传播无形中推动了“CP文化”的流行。

4 “CP文化”的奇观化生产

我们的现实社会正日益进入一个由媒介文化和消费主义共同塑造的奇观化社会。消费主义社会,人们的消费更多是快感和意义的消费,大众表现出了追求娱乐、游戏、狂欢的心态,这种放纵的审美刺激了奇观化的产生。同时,媒体为争夺受众和市场份额,在生产、运作方式上也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不断生产廉价的快感,文化的生产向奇观化转变。

4.1 “CP文化”的媒介奇观化生产模式

“‘奇观’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多半是以视觉形式出现的一种表征,一种表面热闹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外在形态。”[2]“CP文化”的媒介奇观化生产将爱情当作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交换,使爱情成为媒介盈利的工具。

综艺节目要追求高收视率,就不得不增强节目的炫丽程度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或邀请高人气情侣嘉宾参与或直接在节目中打造一对CP来炒话题,为节目宣传持续加热。再者,节目通过后期剪辑、字幕、音效等多媒体手段,着重表现男帅女靓的视觉形象,充满梦幻的恋爱场所,琳琅满目的礼物,为观众营造一场视听奇观。电视上带有CP元素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爱情成为可议价、可复制的商品。

同样,影视剧的生产也是商品制造的过程。影视剧要实现盈利,离不开制片方的商业宣传和受众的支持。在粉丝经济时代下,制作方越来越重视的粉丝的意见,粉丝中的CP党的需求也被反馈到了影视表演里,制作方精心谋划故事的布局,迎合粉丝的暗示。影视剧生产逐渐抛弃严肃的叙事风格,强行歪曲剧中人物的情感,奇观化凸显。影视剧一味以受众娱乐需求作为创作标准,艺术性降低。

在网络空间内,媒体“以满足网民猎奇心理为目的,要不断提供新的素材填补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欲望”[3],媒体的内容生产趋向于肤浅、平庸化,媒体乐此不疲地挖掘着各种CP素材试图制造出具有消费性的轰动效应的新闻信息,追求狂欢化、奇观化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空间这种文化生产的异化现象会导致受众文化品味的下降。

4.2 “CP文化”奇观化生产的媒介责任反思

媒介的奇观化生产,使得“CP文化”成为一种浮躁文化。媒介利用“CP文化”进行的文本生产消解了“CP文化”原有的象征意义,“CP文化”逐渐成为被消费主义和传播媒介所贩卖的商品。

媒介对大众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媒介利用“CP文化”为大众营造了一个“拟态环境”,现实世界不断地符号化,虚拟化,使人们忽略了客观的真实。人们在媒介中所看到的爱情是一种被商业资本改造后的爱情,这种爱情模式可能与现实中的大众生活并不相符。

媒介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CP文化”的媒介奇观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但奇观化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工具,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受众负责,媒介应努力在商业利益和道德伦理间寻求平衡,媒介的文化生产应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增强文化产品的人文主义内涵,引导好文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注释:

[1]段祥贵,麦永雄《拟象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兼论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符号观》,载《阜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页。

[2]陈龙:《媒介文化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3]周丽蓉:《媒体奇观下的网络消费文化特征与异化表现》,载《魅力中国》2012年第2期,第14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
Film review:WALL·E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Dutch university digs grave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life & death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中国商业广告中的“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两种路径
基于哲学视角的消费主义分析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