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珠次仁
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改变探析
——以林芝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
◆顿珠次仁
本文以林芝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分析了当前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并探讨如何找准突破口,尽快解决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促进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改变
林芝市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属于边境地区,具有边疆性、高原性、民族性等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实力不强,财力薄弱,职业教育起步晚,资金不足,发展水平滞后;另一方面,当前国家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特殊政策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帮助力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当前,林芝市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受社会发展形势和周边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其发展参差不齐。大致经历了发展——缓进——发展的瓶颈几个阶段。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特别是西部职业教育的倾斜,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有所好转,但仍需不断探进。目前林芝市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择业观念观点陈旧,就业途径单一,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传统的就业方式被打破,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中等职业教育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方面,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这种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许多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全面积极的认识,他们宁愿交高额学费择校就读普通高中,也不愿意让孩子到职校去学一技之长,这从侧面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好,绝大多数家长或多或少认为只有读普高上大学考公务员才是唯一正当的出路,因而漠视职业教育,进而导致林芝市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出现疲软态势。
(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授渔积极性乏陈,学校管理难度较大
林芝市属于边境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中考失利者,多数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求学态度消极,还有不少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想法走进职校。消极情绪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困扰着职业学校教师,因为学生课堂求知积极性不高,不少教师由此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此外,由于许多学生来自较偏远的乡村、牧区,学生构成复杂,在地域、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以至于学校需要用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类专项教育,才能使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等。这无形之中减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三)部分新兴专业发展方向正确但条件有限,造成了专业不专,特色不特
在林芝,旅游类、特色民族手工业类等优势专业,由于受到实训基地少、用人企业不太看好本地毕业生等限制,发展势头受到挑战。目前就业看好的藏餐烹饪、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导游、民间传统工艺、民族音乐舞蹈等专业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有些短期内甚至还不具备办学资质。因此,出现了传统专业比重下滑,新兴专业发展乏力,学校整体竞争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合理布局,科学配置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资源等方面需要高质量的统筹规划,这是我市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四)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发展中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族地区条件艰苦,教师待遇较差,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外流较多,优秀人才引进比较困难,造成专业教师短缺。学校的专业教师数量少,而且普遍比较年轻,大多是刚从大学及专科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转入了教学,实践操作水平远远低于理论水平,在教学中常常力不从心。不仅如此,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转型不到位、专业不对口等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处在尴尬层面。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远低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最低标准。加之林芝市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软实力发展经验有限。
(五)就业质量待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用工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而学校的发展却落后经济发展的步伐。企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职业学校毕业生对此不能完全胜任,因此企业对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持不冷不热态度。此外,部分企业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企业若招聘使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教授学生实践经验。同时管理学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等方面又会加重企业的风险成本,因而不愿刻意接收职校生进入企业实践工作。另则,就林芝市的企业而言,技术含量型企业在企业运营中所占比例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进入企业的就业门槛低,中职生与非中职生同工同酬现象,中职学生的能力优势在日常工作与竞争中表现的微乎甚微。再则,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企业对与学校合作表现出了兴趣,但也存在少数企业只是为了填补自身员工人数以应付销售旺季需要,学生只是具备了企业盈利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这种恶性循环模式无疑会使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
(六)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融合机制探索滞后,缺乏地方性实用教材
在职业教育中,基础课依托专业课而开设,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林芝市的职业教育在大政策的导向中,缺乏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创新融合机制,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在“专”上下功夫,部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仍旧抱有通过上中职来参加普高高考的想法,导致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发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专门的教材配套,林芝是少数民族地区,职教生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时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职教生的教材较为匮乏,而校本教材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距离因材施教的目标差距较大。因此,专业教材面临着地域性匹配问题,亟需在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实用教材方面给予扶持。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事实上,用职业教育破解中国就业难题和经济发展难题,一直是新一届政府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2015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全社会都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不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和偏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也应适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来校参观或座谈,使家长充分了解学校,让他们回去真实地宣传学校,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再者,学校必须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定位准确,加大宣传,循环促进,久而成效,社会对职业教育必有全新认知。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一方面要提高教学和就业质量,以质量赢得市场。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责无旁贷,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首先学校要加大外联力度,狠抓质量管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师资水平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条件,学校要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为重点,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应当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再者,学校还应升华技能培养目标,深入开发学生潜质,真正做到“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积极构建更为宽广的就业平台,寻求更为稳固的就业关系。另一方面要拓宽办学思路,实施产教结合。首先,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学校应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标准来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标准的人才,并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职工培训。其次,还要争取当地政府通过职业教育渠道来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调动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不断优化学校师资结构,争取各种条件引进专业教师,同时利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机会,对已有教师进行转行培训,从而建立一支业务能力突出、教学素质过硬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与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同时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操作锻炼中印证促进理论教学,教师要由单一型教学转向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于一体的模式,从而进行自身质的转型。其次,还应允许学校不受身份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通过内“培”外“聘”等多种途径,吸收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和各类专门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并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加深教与学的交流,将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能娴熟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普通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和高职院校的再培训、交流,充实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再次,为了稳定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在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发放教职工工资的前提下,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在各级政府的保障下,努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实现向西部边疆地区教师有所倾斜的工资待遇。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缩小我区与内地省市职业学校间师资队伍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并逐步提高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四)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尽快编撰地方实用教材
首先,我区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年限较短,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控制与评估。而在监控机制薄弱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缺少校内外的竞争压力,教育教学质量缺乏保障制度成为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区也应借鉴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进行监督评估,督促其改善。其次,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由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决策提供咨询。同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尽快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一系列符合我区职业教育实情,具有我区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职业教育系列用书。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及时做好教育教学调整,更好地培养技术人才,服务社会。
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