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2016-03-01 12:08:47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杨明晔
新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数学

□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杨明晔



数学作业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杨明晔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学生在作业中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作业的开放程度

1.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允许学生突破常规,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做作业,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批改中不是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探究中作出判断、选择,从而理解使用这些方法的优势。

(1)条件开放作业。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做?学生探讨交流后,引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体验到应用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

(2)过程开放作业。在有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充结果。如学生在发到新书时,教师可让学生计算一下“包新书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3)结论开放作业。在作业的呈现方式上,教师让学生利用结论或答案进行。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出示多边形示意图,让学生看图求面积,看谁将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不同平面图形的方法多而巧妙。

2.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作业、练习、参考书、网上资料等构建学习资料,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3.作业时间的长期性。如以问题为中心的、能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的、需要花一番艰苦努力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作业。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学生养成规律性作业的习惯。如:

(1)写数学日记。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是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可以是解题中想出的新方法;可以是学习中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也可以是课堂中有价值的问题与答案……组织学生定期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加以验证。

(2)写数学预习作业。例如,在每次学习新知识前,提前组织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通过批改、订正、反思、修改,不断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不能搞“一刀切”,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开始就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随便提问,对于优等生没问题;但对于中后等学生来说预习就是抄书,形同虚设,根本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所以,过渡阶段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预习模式,让其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习。

如:预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今天预习的什么知识?

②书上提供了几个例题?分别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不同?

③通过看例题,你学会了什么?

④你认为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⑤哪些地方你还不是很明白?

⑥有什么疑问或不同的看法?

⑦尝试着做一下“练一练”。

二、作业的合作程度

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等合理搭配,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则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

1.生活性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有的专门把信息进行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然后根据收集的内容制成制成一份调查报告,从而一起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

2.开放性探究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做到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给组内每个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三、作业的差异化程度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角度设计数学作业。在探究中,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甚至同一学习内容,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学生处在不同的层次。如果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差异,容易导致好的学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丧失自学的乐趣;差的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不再接受作业带来的自学机会。

2.重视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完成每一次作业,自学能力提升就很快了。

3.作业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在数学作业评价中,要采用多种结论的方法,如作业上的自评自查、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的互评、开放题的解决问题方式评价等,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相信只要教师能明确目标,认真制订每次的作业计划,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结合不同的作业内容,采用多方位全面的作业评价,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作出调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将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数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