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浅析“IP影视”
张俊慧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时下,“IP影视”成为电影业一大热门词汇,众多与“IP”挂上钩的影视作品均取得了可观的收益。本文试图从什么是“IP”、为什么出现“IP影视”以及“IP影视”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勾勒出“IP影视”的大致构架。
IP;“IP影视”;粉丝经济
近年来,“粉丝电影”一词被反复提及,由于该类电影的目标受众更为明确,甚至出现了专门为某一亚文化群体制作影片的现象。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从被称为“粉丝电影元年”的2011年起至今,粉丝电影走过了5个年头,发展至今,粉丝电影的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其不再是单单依靠明星的号召力来吸引粉丝,而是加上了“明星文本”“优质IP”这一更大范围领域的号召力,由此也出现了“IP影视”这一新词。
自2014年起,IP成为中国影视界的一大热词,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而在本文中,IP是指拥有知识产权的作品,IP影视是指由原著衍生出来的多种开发项目,这里的原著包括小说、影视节目、音乐等多种形式,由此开发的项目也可能涉及电影、电视剧等。
近两年来热播的作品中,“IP”影视并不罕见,比如《甄嬛传》《花千骨》《盗墓笔记》《小时代》等,都改编自热门小说;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爸爸去那儿》,在其节目基础上也加拍了电影;2015年暑假上映的《栀子花来》,则是由同名音乐开发而来。如果最初的“粉丝电影”仅靠主创者(包括表演者)的明星影响力来赚取票房的话,“IP影视”则依靠各类具有“明星效应”的作品来吸引受众。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约有110余部网络小说被购买了影视版权,2016年已确定的IP网络剧有136部,其中IP电视剧共计96部,IP电影42部,题材涵盖穿越、校园、古装、科幻、悬疑、动漫等多种类型。由此可见IP影视的火热程度,但是,为什么会出现“IP影视”呢?
2.1行业外投资增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IP热潮其实就是电影发展、产业大热、行业外投资增多下的必然产物。”中国电影市场的光明前景,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蜂拥而入:以民营为主的各类投资主体就已经超过了1500个,而在十年以前,中国电影的投资主体数量还未达百个。“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公司、优酷、乐视等也纷纷进军影视行业。
2.2影视领域原创力弱
原创匮乏、创新乏力已是影视领域中的现实短板。IP影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给中国电影业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影片类型也呈现出多种风格。电影剧本的创作不再是单向的传统模式,而是出现了粉丝互动与大数据的反向影响。
2.3IP强大的吸金能力
2.3.1投资成本风险低
从制作成本来说,“IP影视”选用已经具有众多粉丝的“IP”进行改编,不仅省去了剧本写作的过程,也降低了投资风险。“与普通的文化消费者相比,粉丝们会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情感,并创造出更强烈的快感和意义。他们是不计成本的‘过度消费者’,也是‘馆藏式消费’的积极实践者(收罗一切与偶像有关的物品并收藏)。
在宣传造势方面,“IP影视”借助大量粉丝的自发传播,用社交媒体进行扁平化营销,很多“IP影视”从“即将开拍”起,粉丝们就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持续热议,不仅满足了原有粉丝“参与感”带来的“精神满足”,更是吸引了非粉丝群体的关注,在持续发酵的传播效果下,其累计的潜在受众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节约了宣传成本,也达到了宣传效果。
2.3.2“IP”带来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与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传统上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在IP影视中,被关注者可以是原著,也可以是明星。
可以说,IP影视是在已经成为品牌的作品上进行再加工,其本身就拥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例如《盗墓笔记》,原著即拥有千万粉丝、创下亿万点击量,从2011年至今一直保持着超高的网络热度,百度指数达6万以上。2015年6月,爱奇艺自制剧《盗墓笔记》先导集上线22小时后点击量突破一亿,成为爱奇艺有史以来最快破亿的网剧。
2.3.3可多个平台营销
“IP”在某一领域打开市场后,可以将产品延伸至多个平台,不同的媒介资源平台各自背靠其游戏平台、视频网站、书籍出版等文化领域,对“IP”在内容发展和发行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开发。
《爸爸去哪儿》IP项目开发成绩斐然,自引进韩国原版综艺节目后,《爸爸去哪儿》的广告费从第一季的2800万到第二季的3.12亿再到《爸爸3》的5亿,不断创下新高。此外,湖南台基于此IP进行系统开发:大电影票房逾7亿,跑酷手游下载量超过1.2亿次,共出版5本系列图书,涉及电影业、手游、出版多个渠道。
3.1影片质量有待提高
IP影视低投资高回报,影片制作者往往过度透支粉丝的关注度,“吐槽也是一种关注”,片面追求一时的轰动效果和短期的商业价值,忽略了影片的质量。
吸引众多目光的《盗墓笔记》先导集,其播出后拿下百度电视剧风云榜、微博热门话题榜、微博24小时热搜榜等众多榜单冠军。与原著书籍豆瓣评分8.4分相比,在人物设定、剧情均有变动的电视剧版评分仅为2.7分,甚至有粉丝吐槽道“每一帧都是槽点”“5毛钱特效”更是成为调侃影片质量问题的热词。
3.2受众商品化
IP影视实际上是制作方与粉丝共同生产出来的符合更多粉丝群口味的“快餐式”产品,它以“流行性+大众化+商业化+互动性+参与性+草根性”为基本特点,兜售的其实是被绑架的批量生产的类型化商品受众。“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之下,粉丝观众失去了思考和批判能力,变成了只会盲目认可和接受的单向度的人”。
3.3减弱创造热情
IP影视占据了电影业的半壁江山,将众人已经熟知的内容稍作改编转化成视频图像,依靠大数据和反馈,编剧只需投粉丝所好,用娱乐场面复制大众的兴趣,便可获得大笔票房,何苦埋头苦干细细耕耘,琢磨故事情节和场景设计呢?实际上,原著的存在本身就束缚了大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4哄抬版权市场
IP影视带来的可观利益使得大量IP被挖掘,在此过程中,优质IP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花千骨》出品人马中骏提及,到2016年,影视IP十年间涨价近百倍,由十年前的三四十万彪至如今的五六千万。甚至有公司以此来炒作IP版权,从中谋取利益,每当炒作价格合适,就会转手出让,这已经成为了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