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齐鸣
内生动力继续增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文/钟齐鸣
我国实体经济总体来看已经出现过度金融化问题,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过分盲目引进不符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工具,造成生产要素和资源投机交易过度,价格波动过快,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极度不稳定,长此以往将导致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重,使企业承担较大的债务风险和违约风险。
2016年,我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展望2017年,从国际形势看,发达经济体不确定性增强,但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压力,趋弱态势依然难以扭转;从国内三大需求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将呈低速增长,投资增速小幅回升,消费总体略显乏力。当前工业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民间投资意愿不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等。赛迪智库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继续增强,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发达经济体方面。2016年三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增长2.9%,高于市场预期;10月制造业PMI产出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复苏动力增强。但特朗普对内主张减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计划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推升债务风险;对外声称退出TPP,提高关税,使得全球经贸规则谈判不确定性增多。再看欧洲,英国脱欧使得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尽管欧洲经济的核心德国保持稳步增长,但难民问题将继续困扰,甚至影响德国经济复苏速度。日本经济依然疲弱,经济观察家现况指数和前景指数均较去年同期水平有所下降,表明未来日本工业生产和投资活动将持续偏弱。
新兴经济体方面。2016年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不佳。巴西和南非PMI均处于荣枯线之下;俄罗斯GDP指数和工业生产指数均为负增长;仅有印度表现尚可,制造业PMI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但此轮回升主要是由于供给收缩而非需求扩张,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仍难以构成有利支撑。同时,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的逐步转向,新兴国家还将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等压力,预计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2017年将持续走弱。
综合判断,发达经济体不确定性增强,但新兴经济面临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压力,趋弱态势扭转难度加大。2017年德国大选、法国大选等事件,也加大了国际贸易格局走势不确定性。从我国国内来看,资源、人工、物流等价格上涨不断推高我国加工贸易成本,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不断减弱的同时,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产业发展面临“双向挤压”。预计2017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呈低速增长,全年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在2%左右。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速迹象明显
投资增长有望筑底,实现小幅回升。近年来,工业投资增长呈阶梯状下行的趋势,目前仅处于3%左右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方面,尽管目前仍处于消化库存过程中,但数据较2015年有明显改善。但由于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尚处于温和增长区间,因此并不会受到本轮限购限贷政策的剧烈冲击,这将有利于投资筑底。2016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4%,较上年同期增长10.1个点,受工业企业利润回暖的影响,预计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行的趋势将有所好转。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带动下,规划投资热点集中涌现,PPP项目、专项建设债等融资工具将进一步发挥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来看,2016年1~10月同比增速为21.8%,较2015年同期大幅提升17.7个百分点,亦对未来投资增长将构成利好。综上,预计2017年工业投资增长有望筑底,实现小幅改善,同比增长约为5%。
政策因素叠加,零售消费增长略显乏力。近几年,消费增速缓慢下行,2016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消费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尤其是享受型消费和新兴领域消费比较活跃,2016年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7%,天猫“双11”交易额更是高达1207亿元,较2015年同比大幅增长32%。“互联网+”、“宽带中国”等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的产生,尤其是网上零售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支撑消费平稳增长的利好因素。但考虑到2016年四季度房地产调控收紧,与房地产相关的下游行业如建筑装潢、家具销售恐将受到影响;由于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年底到期,汽车销量将难以延续2016年的增长趋势;此外人均收入未出现显著增长也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预计2017年消费整体趋稳,增长动力有所不足。
综合来看,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速迹象明显,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左右。
一、工业投资回报率不高,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2016年,我国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前十个月,工业投资增速基本呈逐月放缓态势,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五个月在3%水平上下波动。同时,我国投资率与投资效益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部分省份投资与GDP之比超过100%,最高达130%。而工业企业投资回报率却持续下滑,目前仅为4%左右,远低于2015年6.4%的水平。工业投资回报率远低于房地产投资,甚至低于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脱实向虚问题加重。
受行业准入限制、融资约束、投资回报率低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领域民间投资低迷问题更为明显。2016年1~10月,工业领域民间投资同比仅增长2.6%,连续八个月低于工业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占工业投资份额高达79.6%。如果民间投资持续低迷,会导致整个工业投资的萎缩,阻碍实体经济中长期增长。
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世界级工业品牌匮乏
我国境外购买力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中约80%发生在国外,高端购买力严重外流的根源是产品“弱品质”。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缺失、品牌意识淡薄、“工匠精神”匮乏等原因,我国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消费升级。
我国拥有生产世界级产品的能力,是全球制造大国,但世界级品牌匮乏,难称“制造强国”。在“全球最佳品牌榜”百强名单中,仅有华为、联想(工业技术行业)两个品牌入围,华为排在第88名,联想排在末尾。我国工业领域品牌国际化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企业规模扩张速度。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更热衷于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知名品牌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和隐忧。
三、部分过剩行业价格大涨,复产可能性加大
2016年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去产能进程不断加速。在煤炭行业,伴随7月份部分煤矿关闭以及一系列政策开始发力,煤炭供应大幅减少。2016年1~10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7%。而由于冬季供暖使得煤炭需求量升高,煤炭市场供不应求问题显现,再加上运输成本增加、天气因素等影响,煤炭价格超预期上涨。到10月底,焦炭、动力煤价格均较年初上涨一倍。在钢铁行业,由于成本攀升、环保治理加码、供应减量等影响,钢材价格逆势大幅上扬,带钢、热卷、中厚板价格分别较年初增长66.7%、75.5%、77.6%。
2016年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去产能进程不断加速
产能过剩行业价格快速反弹,导致过剩行业复产和增产可能性加大。今年以来,钢价上涨推动钢厂纷纷增产,一些停产但尚未关闭的“僵尸”钢铁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如果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恢复生产,将产能和库存再次推向高位,极易诱发新一轮产能过剩。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4%
四、进出口双降局面持续,出口“主力”疲软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明显下滑。IMF最新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连续第五年低于长期均值。WTO近期也将2016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预期下调至1.7%,为15年来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受美加息预期升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凸显、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政治经济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持续“双降”局面。2016年1~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下降2%,进口下降1.8%。对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表现疲软,对欧盟出口仅增长1%,对美国出口下降2%,对东盟出口下降1.8%。
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出现下降。2016年1~10月,占我国总外贸80%的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下降,降幅分别为2.1%和1.2%。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正在被东南亚国家所替代。一是由于东南亚地区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导致我国订单流失和产业转移;二是由于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不如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幅度大,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五、社融信贷规模放缓,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
2016年10月,社会融资和信贷规模增量大幅下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数据,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963亿元,环比减少824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513亿元,环比减少5643亿元。另外,M1与M2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资金利用程度不高。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6%,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3.9%,二者增速之差达12.3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如果融资持续下滑,企业将面临“流动性陷阱”困境。
我国实体经济总体来看已经出现过度金融化问题,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过分盲目引进不符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工具,造成生产要素和资源投机交易过度,价格波动过快,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极度不稳定,长此以往将导致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重,使企业承担较大的债务风险和违约风险。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很多投资项目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党的十九大将在下半年召开,为改革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内环境。针对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还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实施创新驱动,促进新旧动能顺利转换;同时也要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重塑我国工业竞争新优势,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工业领域新旧动能顺利转换,是新常态下保障工业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既需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也需要借力“互联网+”主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各地聚焦发展的新兴产业在高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产业基础,体现当地产业特色,努力打造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集群。二是积极创建制造业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加速解决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要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和提升工业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领作用;同时采取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优化政府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投资方式。四是推动传统制造业与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等深度融合,加强制造业网络化协同,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使传统产业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二、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进一步拓展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民间投资“有门可进”。二是通过搭建民间资本金融运作平台、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推动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加大政策担保力度等,加强对民间资本的金融服务,使民间投资“有钱可投”。三是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价格改革,完善财政支持、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探索项目经营权、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使民间投资“有利可图”,从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三、持续推进三品战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广建立重要工业产品追溯体系,在婴童用品、家电、药品、食品等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二是在家电、家居、家纺、食品等领域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产品供给品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需求。三是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开展众包设计、在线创客平台等设计创意模式,创新产品供给模式,实现供给者与消费者大规模高效互动。
四、继续深化产融结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产融对接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科技企业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加强政银企之间的对接合作,建设产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建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提高产融信息对接效率。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应收账款、存货、无形资产等质押融资,提高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折扣比例,扩大抵(质)押资产范围,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四是支持企业多元化融资,引导企业通过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可交换债、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五、顺应经贸规则趋势,重塑工业竞争优势
一是密切关注和跟踪TPP、欧加CETA等最新国际经贸规则的动态,准确把握国际经贸规则的未来趋势,积极参与、主导和推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二是鼓励工业出口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工业品技术含量,提升生产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形成新的出口优势。三是鼓励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交通、能源、电信、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购,提升装备企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