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花/文
新时期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发展路径
■李维花/文
杭州都市圈是“十三五”时期浙江省重点建设的四大都市圈之一,当前区域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六大都市圈之首。自启动规划建设以来,在交通先行和带动下,都市圈规模效应不断释放,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全方位联动发展取得瞩目成绩。目前,《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节点县(市、区)融杭步伐加快,产业共兴稳步推进,环境共保成效显著,跨地区医保结算、通信同城化、公交一体化、市民卡合作深入推进,各项重大任务亮点突出;建立了以市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工作会议、协调会办公室议事、专委会合作执行等协调机制,推进了区域专项规划融合,搭建了都市圈数据和信息交流平台,各方共同参与下实施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正高速迈向区域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的新常态。“十二五”期间,杭州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14497.18亿元增至2014年18775.75亿元,2015年完成20121.6亿元,占全省46.9%,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块。
“十三五”期间,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杭州都市圈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及困难,如跨行政区划协调机制效能缺乏,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略显缓慢,“大而全”“全而弱”产业结构凸显,产业梯度分工模糊,重大改革试点成效有待扩面,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投入分担和收益分成机制、系统整合和强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机制等。
绍兴距离杭州仅60公里,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目前已经实现1小时通勤;杭绍轨道交通、杭绍台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建设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辐射流动,同城效应更加显现。“十三五”期间,绍兴将坚持新型工业化,突出绿色、高端、智能、高效,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绍兴行动计划和“互联网+”计划,重点提升发展高端纺织、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等产业,突出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效应,形成以互联网新经济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新时期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圈,走出立足优势、特色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之路,大有可为。
新时期,绍兴融入杭州都市圈面临着难得的新机遇。一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和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新旧接续带来政策机遇,更为经济增长拓宽了发展空间。随着《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杭州都市圈列入“五圈”之一及杭州都市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国家战略、“两会两区”相继实施,2016年第八次市长联席会议进一步描绘了“同城行动”2.0版路线图,绍兴融入都市圈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二是都市圈成为城市化主体形态。新型城市化战略背景下,都市圈建设将是最重要的载体,城市群崛起及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城市空间发展大趋势,外围与中心城市对接、相邻城市同城化发展已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取向。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将从块状经济为代表的县域经济上升到以产业链为代表的城市经济,未来竞争将是以核心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三是新工业革命来临、信息时代开启。发轫于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转变生产过程和商业模式、推动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机遇。“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将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区域经济”淡化了区位概念,重塑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用好数字经济红利并广泛分享为互联网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四是开放对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前,全球价值链正向全球创新链拓展变化。以全球视野整合资源、推进开放式创新、融入全球创新链,为有效弥补创新资源短缺提供了机会窗口。顺应全球价值链分工新趋势,高水平“引进来”集聚整合全球创新要素、大规模“走出去”就地虹吸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有利于企业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内在化,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五是杭州都市圈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杭州城市综合实力、创新活力、人文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时期,杭州都市圈推进理念将由本土视野向国际化转变、推进机制将由自下而上主动协商发展向自上而下联动推动、推进路径将由自由竞争向协调联动特色发展,“十三五”末经济总量预计占全省半壁江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新起点上,绍兴需要找准定位精准发力、积极有为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确保在更大格局中谋求更大突破。
(一)构建“互补”“开放”“联动”“共赢”融合思路
一是在优势互补上下工夫。围绕绍兴经济转型升级压力,挖掘周边区域优势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发展需求互补性,通过企业走出去、园区共建等多种途径,加大产业强链、补链、建链工作力度,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凭借发展日臻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培育打造共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统一市场体系。二是在内外开放上下工夫,进一步实施区域品牌共塑共推战略,共同参与四市重大活动,共享产业、文化、旅游、会展等品牌资源;以国家推动发展长江经济带为契机,整合规划港口资源,研究和统筹布局四市内河岸线开发,拓展海河联动,探索建设国家级内河型临港经济试验区。三是在城市联动上下功夫,重点做好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三篇文章,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努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都市圈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在共赢发展上下工夫。借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效应,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公共服务跨区域互认,搭建都市圈人才平台和人才信息库,结合绍兴特色,集聚一批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本、人才要素资源;用好“数字红利”、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双创”打造经济持续发展新引擎;发挥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辐射作用,加快建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为实现“到2020年成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柱”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
顺应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大势,以杭州都市圈为更大空间平台找准位置、精准定位、承担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高端为目标,合力推进圈内纺织、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根据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四市实际共同制定产业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差别化产业准入机制,共同制定都市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指引以及招商引资、产业布局、财税支持、要素保障等政策措施,明确各市产业发展重点,防止产业结构低水平重构。加强圈内区域水质、大气、土壤污染联防联治。以特色小镇为平台,做优做强黄酒、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生命健康、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依托特色小镇,加强制度设计,增强微观基础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新经济。探索建立“杭州都市圈产业园区联盟”,推进异地园区联合共建,推进各园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互认,加快形成产业园区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创新型都市圈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重视省级层面实施领导,统一组织编制都市圈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指导创新政策实践、统筹协调重大事项。
(三)协同推进重大事项实施与谋划
重点推进跨行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争取杭州至柯桥等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杭绍台高速与杭金衢高速连接线规划建设;另一方面有效整合高铁交通优势、战略潜能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既要借力都市圈促进协同发展,也要明确定位、彰显特色、避免虹吸,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加强杭甬运河萧绍复线等水运基础设施对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更好发挥交通在区域开发布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城市空间开发等方面先导作用。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模式,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体设施相互开放,发挥G20效应,借杭州举办亚运会契机争取更多国内外重要节会、重大赛事落户绍兴。创新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借鉴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模式,搭建杭州都市圈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圈域的一体化产权交易网络。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存取款体系、支付与资金结算体系和信用体系,建立都市圈金融防范和协同处置机制。
(四)转变社会治理模式
坚持高标准规划,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整合,放大公共政策同城效应。正确看待竞合关系,互动开放,减少地方保护,积极探索都市圈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在交通一体、户籍管理放开、社保政策衔接相对统一、旅游资源联合开发等方面继续突破,特别是加快区域教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政策制定,构建开放、公平、透明的区域公共政策体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搭建都市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打造名师工作室,探索建立多元化跨区域教育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医疗资源、医疗诊断、医疗信息全域共享机制。积极推进都市圈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同网同价。积极探索都市圈内各地市民卡互通互用路经,探索以都市圈“居民身份”享受圈内城市待遇的可行路径,构筑一体化的工作都市圈、生活都市圈和休闲都市圈。
(作者单位:绍兴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