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遭遇恐怖杀戮,全球为之伤痛。11月14日傍晚,与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同为世界高塔协会成员的上海东方明珠亮起红、白、蓝三色灯,悼念巴黎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
但令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此举竟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对恐怖主义的无声谴责,是对无辜受害者的深切哀悼,体现了爱与正义这一人类普遍遵循的价值。反对者则表示,法国遭遇恐怖袭击固然值得同情,然而当中国遭遇暴恐的时候,埃菲尔铁塔亮灯祈祷了吗?
不难发现,与多年前美国纽约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同,这一次,隔岸观火甚至幸灾乐祸的言论在我们身边已经不多。这说明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愈加走向开放,随着各种信息与理念的充分流通,人们已经拥有了更加成熟的心态。但是,这种对东方明珠塔亮灯振振有词的“质疑”,让人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存在认知撕裂、缺乏底线共识。
事实上,利用地标建筑的灯光对灾难表达哀悼,是世界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除了东方明珠塔外,世界多地的标志性建筑都亮起了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为法国祈福。而过去,东方明珠塔所处的陆家嘴建筑群,也曾为“马航MH370事件”、“长江之星沉船事件”等亮过灯光。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反恐是一场全球性的持久战,如果不能赢得这场战争,每个人都将生活在恐怖主义的阴影当中。所以,谴责恐怖主义不需要任何前提,不需要任何等价交换。这种“人家当初不如何,我们如今也不能如何”的锱铢必较,呈现的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狭隘气度,也不符合起码的道义——连为死难者“亮灯”这样的善举都要遭到无端指责,这种觉得自己“吃亏了”的灾难伦理,往轻里说,是显得过于小家子气;往重里说,是潜意识里的一种对生命的冷漠,缺乏必要的人性温度。
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培育“世界公民”心态。虽然我们还会常常被国家、肤色、语言、信仰等标签所包裹、所区分,但灾难应当能让我们抽掉所有附加的标签。恐怖主义没有国界,怜悯与爱的人性之美更加不应有国界。如果说恐怖主义是最高形式的罪恶,那么缺少对生命起码的悲悯情怀,不能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每一个具体的“人”,则是一些人与现代文明最大的距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过2万名犹太人逃离被纳粹占领的欧洲,来到当时的“开放口岸”上海寻求避难,许多以色列人心目中因此对上海有着特殊情感;而今,东方明珠塔“亮灯”之举告诉全世界,我们始终与正义站在一起。可以说,这是国家形象的一个“宣传片”,大国之“大”,有时候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大”国民心态,更多地实现理性精神的回归呢?
观点运用:反恐;爱与正义;悲悯情怀;人性温度;现代文明;国民心态;理性精神……
(本文原载2015年11月17日《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