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与变化趋势

2016-02-28 13:5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谣言舆情网民

张 桢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75000)

新媒体视阈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与变化趋势

张 桢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750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的传播形态。2016年上半年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点,涉及地区、领域、媒介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形式多样、受众关注周期缩短、网络谣言畸形和裂变等新特点。这些变化要求政府采取新的舆情治理范式。而这些新范式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管理机制的根本性变革。

新媒体;网络舆情;舆情危机;谣言

一、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征

舆情是社会的皮肤和反映社会时事的“晴雨表”;是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表达;更是公众对舆论事件的情绪、行为、意见和态度的集中体现。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

(一)舆情表达形式多样,舆情数据迅速增长

各种新的传播媒介丰富了网络舆情的表达,如微博、微信、论坛以及“秒拍”等多种媒介形式,丰富了传统的以文本和图像为主导的信息形式。微信凭借“免费”“快捷”等特点以及形态各异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势,拓宽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丰富和发展了多元化的社交方式。“知乎”“果壳”“分答”等网络社群和网络问答社区甚至有成为网络舆情源头的趋势;微博、微信在二次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地凸显出来。

网站、社交网络、移动媒介等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平台给网络舆情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渠道促进了网络舆情信息的快速汇聚和发散,展现出了“短、平、快”的独特魅力;微博“小、灵、通”式“最热、最火、最快、最酷、最新”的资讯传播模式,使网络数据得到了迅猛增长。

(二)舆情事件的关注周期越来越短

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暴增,受众的注意力在同一舆情事件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舆情的周期也随之迅速地缩短。在网络舆论场中,舆论焦点此起彼伏,热点话题更迭迅速,而网民一哄而上的行为更是透视出整个社会的浮躁与焦灼。情感宣泄大于理性判断,网民往往一窝蜂地感性关注、评价,并迅速地消散;网民面对理性共识往往失去了信心与耐心,破坏了舆论环境和政府公信力。

(三)谣言的畸形和裂变,为舆情危机推波助澜

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手段的丰富化与多元化,让一个个此起彼伏的谣言,轻易就成为“蝴蝶效应”里的一双双翅膀。几乎零成本的复制与粘贴方式使一些网民在无意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各类“实时直播”通过血缘、学缘、业缘、趣缘、地缘等“圈层结构”,以“波纹式”“放射状”方式共享传播,使得“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走红网络”;各类媒体交互营造的媒介空间,将不确定的网络信息升级为鲍德里亚式的“超真实”。“科学类”的谣言披着伪科学的外衣到处行骗,而“爱心类”的谣言则让广大网民爱心泛滥。个体之所以选择相信谣言甚至参与谣言的接力传递,实际上是受到其内心的焦虑、偏见等深层动机的驱使。谣言一旦被激活,对公共利益的杀伤力将呈现病毒式增长。

二、网络舆情发展的最新趋势与特点

(一)热点舆情事件涉及的地区

通过对2016年上半年的舆情事件的梳理发现,北京、江苏、广东始终是舆情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其事件的影响范围波及全国;河南、山东等省份则是舆情多发地区的第二梯队。由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发展速度领跑全国,这些城市也是全国外来人口的集散地,其贫富分化加速,社会矛盾凸显——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底层民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挤压。而河南、山东、四川既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人口输出大省,其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公共管理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受教育水平低以及公共资源贫乏等因素,都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的源头和导火索。

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也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摩擦。作为舆情主体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处于获取和接受信息的上端,而普通民众则处于下端,两者之间的“知沟”逐渐形成并扩大,导致了舆情信息的不对称、立场和认识不共通等缺陷,这加深了双方的矛盾和误解,加剧了舆情危机。

(二)热点舆情事件涉及的领域

反腐类舆情逐渐降温,尽管反腐新闻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以及多位高官的落马,网民从“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中获得的快感在逐渐地衰减。

医疗、教育问题始终是舆情危机的重灾区,涉及这两方面的社会民生问题频繁地触动公众敏感神经。医疗领域,随着“济南非法疫苗案”与“魏则西事件”的爆发,本已备受关注的医疗监管、医疗改革的问题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诸多医疗乱象与监管漏洞让网民倍感焦虑。教育领域,未成年人安全与校园暴力案件、高考与招生录取等问题一直都是舆情关注的焦点。高招指标跨省调剂事件引发湖北、江苏等多地的考生家长上街集聚;网上对教育公平、统一高考分数线的呼声十分强烈。未成年人受伤以及各类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地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引发了网络舆论的热议。在公安司法领域,“雷洋事件”从2016年5月7日发生后便一直是各个媒体热议的焦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雷洋被冠以“人大硕士”“环境专家”“中产阶级”“初为人父”“身体健康”等标签,也使舆情在网上进行了深度的发酵。舆论强烈地指责警方,警方的数次回应也均遭质疑,双方不断争鸣,舆论一边倒的局势导致谣言四起。但是,归根到底,其争辩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法治;舆情的焦点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平与正义。多起司法案件暴露出由公民“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态而产生了极度不安全感。

(三)热点舆情事件涉及的媒介

新媒体不再仅仅是微博、微信,知乎、网络电台、AB站弹幕、网络直播、网络字幕组、笔记类分享应用(如印象笔记等)等已然兴起。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这些渠道都是公开监测所兼顾不到的,其影响力被低估。知乎等知识社区在公共事务中开始扮演重要的源头作用。微博是信息“二传手”,微信则是自媒体人观点齐发、show“才华”的地方。

(四)舆情反转凸显“反沉默螺旋”的特征

2016年上半年,舆情反转现象接连不断,如“上海女逃离江西”(假新闻)、“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江苏丢肾事件”等。互联网的匿名性让各种舆情表达游走于不同的舆论漩涡中,从众心理明显减弱;少数意见在网络空间一旦发生逆袭,“沉默的螺旋”将迅速“倒戈”,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的特征,使得舆情表达最终发生反转。

舆情反转现象频发折射出网络情绪的躁动与当前网络舆论场的复杂多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舆论场中信息的不对称。由于碎片化的传播以及网民兴趣点的不同,一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走样甚至背离原有信息的情况,如果核心信息能够在舆情被炒热之前就充分地揭示和报道出来,网络情绪就不会被滥用,反转也就不会发生。

(五)舆情本身的畸形繁荣

截至2016年8月,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超出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中国网络的发展空前繁荣。同时,面对网络上反映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网民往往反应激烈,有时甚至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网络舆情可以发现,我国的网络承载了过多的民意表达,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众民意表达的途径不畅通。正是由于现实中相关制度的缺乏,才使网络舆情呈现出畸形的繁荣,而政府的社会治理过分倚重网络舆情,使真正有价值的体制内的沟通渠道和模式不被重视,进而成为恶性循环。

三、结语

网络舆情呈现出的新的特点与变化体现出了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这些新问题的解决不是以“平复”舆论作为管理的唯一归依,如果把网络舆情危机简单地归类为舆情的控制和引导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舆情应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应对技巧和应对方式的问题,关键在于对整个社会系统管理机制的根本性变革。

[1]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3.

[2] 翟云.网络舆情治理的未来愿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15(1):63-68.

[3] 陈小强.网络谣言问题研究新进展[J].学习时报,2014(7):18.

[4] 2016上半年网络舆情分析[DB/OL] . http://yuqing.people.com. cn/n1/2016/0706/c209043-28530486.html,2016-07-06.

[5] 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86-288.

[6] 赵欣,梁阿李.网络“舆情反转”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新闻传播,2016(5):66.

[7]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08-03.

G206

A

1674-8883(2016)22-0077-02

张桢(1982—),女,河南开封人,硕士,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网络舆情等。

猜你喜欢
谣言舆情网民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谣言π=4!
消费舆情
谣言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