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悦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国内灾难性事件的外媒报道简析
——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
李 悦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过去对于中国国内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外媒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可谓亲力亲为,新闻内容的产制完全独立。然而近年来,情况似乎有所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事故中的外媒报道,发现近来外媒在对中国国内灾难性事故的报道中,对国内社交平台(微博)等新媒体上的话语极其关注,甚至全文转载或引述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
外媒;微博;灾难性事件
2014年12月31日的最后几分钟,当人们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时,上海外滩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因人员聚集过多导致的踩踏事件。事件发生后,除国内媒体迅速作出反应外,一些外媒也迅速对事件进行了报道与跟进,且报道形式多样。本文对此次事件中外媒的报道状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与分析。
先来看看国内大众最先能想到的BBC和CNN两家大型新闻机构。BBC在此次报道上海外滩事件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它对事件的持续跟进比较完整,在事件发生初始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后,BBC在之后不断跟进事件的后续发展,如习近平责令调查此次事件,援引中国媒体中人们对此次踩踏事件的愤怒,事故遇难者家属去往事故现场,事故遇难者家属赔偿问题以及中国官方对此次事故的处理结果等。报道从英国当地时间1月1日第一条“Shanghai new year crush kills 36(上海新年夜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一直延续到1月22日的“Shanghai stampede:victims’ families compensated(上海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获得赔偿)”。而CNN则是较早开始跟踪报道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31日晚间就第一时间报道上海庆祝新年发生踩踏事件导致35人死亡,随后也在第一时间将死亡人数准确更新至36人。CNN将重点放在“上海新年踩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当晚人群的规模与数量没有得到准确预估,面对人群,上海当地政府措手不及(illprepared),同时对事件发生后的余波也处理不当。相对来说,BBC和CNN在此次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中都表现平平,值得借鉴和分析的地方较少。
比较有特点的是英国的《卫报》。“关于造成踩踏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社交网络上出现了‘撒钱论’等传闻,但后来现场录像显示,观景平台只是太拥挤了,并最终不堪人群的重压,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卫报》注意到并在报道中指出了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插曲,《卫报》都给予了关注,并在报道中有所呈现;另一方面,卫报的用词很有特色,“人间地狱”这样一种形容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将踩踏事件发生的那种惨烈感直接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用词方面的精心设计算得上是《卫报》的一大特点,《卫报》往往在报道中斟酌用词,以试图为读者尽力还原事件的本身,并“用事实说话”,在精心选择的词句中潜移默化地传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此外,《卫报》还注意到了网络时代的一大新闻信息来源——新媒体,它提及,在“中国的Twitter”新浪微博上,“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话题页获得了2.9亿的阅读量,很多微博网友都在反思为何这样的惨剧会发生在上海——中国最发达的国际大都会。对新媒体给予一定的关注,也能够更加清晰完整地还原新闻事件。
另一家较多笔墨提及中国国内新媒体中上海踩踏事件相关信息的是《每日邮报》。作为英国著名的小报,刻画打造出最为吸人眼球的报道是《每日邮报》惯有的传统。《每日邮报》在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中,直接引用了新浪微博网友的声音,直观地呈现了中国网民对事件的看法,以此来吸引眼球。例如,“‘我起初以为这种踩踏事件只能发生在印度的朝圣之路上呢’,中国一家工程公司的经理在微博上写道。‘中国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变成了印度,而上海成为了孟买’,另一位微博网友写道”。这种社交平台上人们观点、话语的直接引用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从而达到制造噱头、引起读者注意力的目的,这是小报历来的手段。
新浪发布的《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中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已达到10,307万;截至2010年8月,共有466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118家报纸、243家杂志、36家电视台和69家电台,此外还有41家政府机构(不包括公安系统)开通了新浪微博,国内公安微博的数量达到了60家。[1]如果说爆炸式扩增的微博用户数量预示着微博使用的大众化,那么一些媒体和政府机构官方微博的出现——这些传统信息权威的进驻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微博话语的公众化。在这些不同的话语力量涌入微博平台后,就逐渐形成了微博舆论场,并迅速成为现代中国社会重要的舆论场之一,触发了外国媒体对中国微博的高度关注。私语化、个人化的只言片语的微博很难引起外媒的关注兴趣,与其说国外媒体关注的是中国微博,不如说他们关注的是中国现如今的公众话语表达。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家外国媒体的报道内容中看出来,其报道的主体并非只是某一条或几条微博本身,而是引起交流与议论的微博话题。换句话说,对于外媒来说,微博更多的是被作为一个消息来源,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微博平台是当代中国的民间意见集散地。这些民间的意见对官方的话语进行了补充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话语的垄断性有所消解,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出官方话语的权威性。这就形成了官方与民间两种话语在报道中的一种微妙互动。可以说,微博上的中国是外媒眼中的另一个中国,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中国,因为它代表的是来自民间的声音。
外媒除了将视角投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上外,一个新的改变是出现了全文转载国内新闻机构新闻稿的现象。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关注了中国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视角,并全篇引用新华社、京华时报等媒体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官方媒体也承认了上海政府在公共安全和人群安全管理上的不足。文章援引了中国青年的报评论文章称,“在搜索关键词时,‘踩踏’这个词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发展落后、管理落后的一种符号,没想到竟然发生在头顶着‘国际性大都市’光环的上海,对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拷问。”前文提到过的英国《卫报》也在其一系列报道中出现过此类情况,它直接翻译了新浪网的独家原创报道,通过外语学院大一新生小黄的视角还原了事故发生的全程。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一定层面上来看是外媒对我国国内主流媒体新闻事件报道能力的一种肯定,是我国本土新闻机构的一种进步。过去,在外媒的眼中,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能力是不足的,选题不够新颖,报道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都使得国内的新闻稿无法进入外媒的视野。如今,全文转载、原文直接翻译都体现了我国新闻稿件质量水准的一个上升趋势,这的确是国内新闻界的一个好势头。
此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还有一个亮眼的外媒报道就是《南华早报》。作为总部在香港的境外报纸,《南华早报》在报道外滩踩踏事件时,旧事重提,用大量文字回顾了兰桂坊惨案(发生在1993年的兰桂坊踩踏事件,造成21死63伤)发生的全程。这种拉通历史,将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与当前事件对比的报道方式,也是新闻写作中常用且效果不错的方式。同类事件的对比能够直观地展现出今昔的不同。官方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效率等方面的比较,过去与现在事件发生的不同原因的分析,今后的预防措施等,都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总的来说,此次事件发生后,外媒的报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注意力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转移;二是对国内稿件的认可度提高,出现原文转载和翻译的现象。这两点在之后类似事件的报道中依然在不断加强与提升。除此之外,外媒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切入角度、报道手法等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1]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DB/OL].新浪,2010-09-09.
[2]王薇.外媒报道与作为信息源的中国微博[J].东南传播,2013(05):1-3.
G212
A
1674-8883(2016)16-0071-01
李悦,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