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 娜
(西京学院 新闻传媒系,陕西 西安 710123)
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处理高校危机
贠 娜
(西京学院 新闻传媒系,陕西 西安 710123)
在融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危机频发,随之而来的社会风险也逐渐加大。面对严峻的危机形势,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高校危机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融媒体;高校;危机管理;策略
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概念从2001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飞速崛起,我国真正迎来了融媒体时代。今天的媒介世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主流态势,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身处在多元化社会中的高校,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环境,加之人员密集、人才集中,高校成为危机的高发地带。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社会风险也在加大。面对严峻的危机形势,高校如何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下,利用媒介平台,更好地化解危机、维护和宣传自身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必要课题。
(一)传播主体敏感性
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高校拥有大批有思想、有文化、关注社会发展的教师群体,还拥有大量有激情、有强烈好奇心、思想活跃但欠缺成熟的年轻大学生群体。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他们成为最主要的受众人群。也正因如此,高校师生往往成为危机事件的敏感易发人群,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疏导,可能会引起消极反应,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
(二)传播渠道多元性
新媒体的诞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融媒体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将所有媒体形式融合在数字化的传播环境中,既拓展了新媒体发展的多样性,又实现了即时传播。受众利用手机、互联网等介质,通过搜索引擎或消息推送等方式,能够获得消息的最新情况,与他人交流互动,发表意见和评论,参与程度大大增强。危机一旦发生,人们可以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上传播信息,发表评论,融媒体多种形式的传播手段为高校危机快速蔓延提供了渠道,这就导致信息管理异常困难。
(三)传播后果的破坏性
融媒体时代,一所高校内一旦发生危机,便会在极短的时间迅速传播并影响到其他高校乃至全社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事件。融媒体时代,手机与网络相融合,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较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快速、更加广泛。这也使得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带来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加之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在空间开放、全民参与、反应灵敏的互联网上,“议程设置”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动摇,“把关人”的功能也已经被严重削弱。特别是面对危机时,“把关人”的态势已微乎其微,这就导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片面、主观、失真的信息也容易夹杂其中。危机爆发之时也是谣言诞生最易产生之时。而谣言的诞生,往往又是严重性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一)建立健全高校危机的预警机制
媒体舆论具有社会预警功能。危机预警的目的是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及时发现危机,发出警报,把危机可能造成的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是作出危机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影响到危机管理的效果。第一,高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将会涉及校内外的方方面面,这时,仅靠个别相关部门是难以应对的。因此,高校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就显得特别重要。危机管理小组包括由校长或党委书记负责、校外法律界人士等构成的决策机构,和由学生处、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保卫处、学生处、宣传处、后勤处等构成的实施机构。第二,高校应充分利用融媒体时代广泛而便捷的媒体平台,监测校内外的相关信息,充分掌握校内外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危机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潜在的危机信息反馈给领导层,以便为领导层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高校危机的处理机制
在面对危机时,高校管理者要迅速反应,抓住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借助融媒体的多种传播手段,及时向校内外告知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澄清事实,避免谣言的发生,消除公众疑虑,维护自身形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高校对外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高校积极应对媒体、促进信息公开、预防和化解危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新闻发言人可以通过记者招待会、校园官网、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途径,就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向校内外公众发布事实、作出解释说明、消除谣言误解。另外,在危机事件初始阶段,由于人们对事件本身不够了解,容易引起猜疑。此时,高校掌握事实信息的主动权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高校必须在危机发生之后的48小时黄金时间内积极主动地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渠道向外界迅速准确地公开事实信息。这可以使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尽早全方位地了解危机事态的进展,对于高校表达观点、掌握舆论主动权、防止流言谣言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升高校的公信力都是有利的。
危机处理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过程结束。高校还需继续加强危机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危机的善后机制,重新塑造良好形象。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危机的利弊得失,从中挖掘可利用的机遇,进行危机公关,想方设法将危机转化为契机,促进高校形象的重新塑造。第二,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学校的最新发展信息,冲淡负面效应造成的影响,重新获得校内外公众的支持与肯定,增强公众对高校积极发展的信心。第三,发掘危机中的典型案例,利用网络新媒体引起校内外公众的评论与探讨,编制应对危机的学习手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应对危机,提升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1]杨彦.高校危机管理问题研究——基于K大学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许中华,雷育胜.高校危机的类型、特点及管理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445-447.
[3]迈克尔·里杰斯特(英).危机公关[M].陈向阳,陈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60-63.
G206
A
1674-8883(2016)16-0035-01
本论文为西京学院2014年院科研基金项目“微博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贠娜(1984—),女,硕士研究生,西京学院新闻传媒系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新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