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云
我们一般把植根于中华大地沃土之上,由中华民族创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得以保留下来,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称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真正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是真实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炎黄子孙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为大学生德育规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1、德教为先的理念。主要表现为以德为首的思想。如孔子要求学生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礼记·学而》),主张先行德育,后行智育。又提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前三项讲“德”,后一项讲“才”,可见孔子在教育弟子时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司马光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卷一),进一步从德与才的关系方面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2、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等方面。比如《尚书·泰誓》中周武王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说明管仲认识到了民众的伟大力量;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大学生德育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和需要,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启示。
3、知行合一的理念。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孔子认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不能夸大其辞,要“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治长》)、“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不是一般地讲认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更多地侧重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孔子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的人生态度是十分乐观的。他的物质生活非常贫穷,但活得非常快乐。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人只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才能勇敢地面对和战胜生活中挫折和困难。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各类心理障碍及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2、持守气节的独立人格。我们的祖先,注重培育人格独立精神,形成了持守气节的优良传统。“气节”包含志气和节操两层含义。孔子非常重视“立志”,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可见孔子把立志看成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认为即使是平凡的“匹夫”,也不能无志。关于节操,古代更是有“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绝代佳句。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文化、有思想的新一代,应继承古人传统,时刻持守气节,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弘扬正气,反对邪恶,做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中流砥柱,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都是自强不息的体现。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古代的很多仁人志士都遵循这一精神,为后世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有益借鉴。当代大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尤其需要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4、诚实守信的基本修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先说“诚”,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大学》中明确指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把“诚”作为修身的起点。再说“信”,孔子十分强调“信”的重要性,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就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自古皆无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由此可见,古人把诚信视为立人之本、治国安邦之本。在今天看来,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5、孝老尊师的传统美德。孝老尊师自古以来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孝老”主要指孝敬父母,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把孝当作人类高尚道德“仁”的根本。《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明确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法则,至高无上,尤为重要。“尊师”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古语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尊师”的传统,对当代大学生略有滑坡的“孝老尊师”意识具有启发意义。
6、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怀。从贾谊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陈政事疏》),到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的精神曾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挺起脊梁,去私尚公,关心整体利益,献身于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当代大学生同样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岗位,立足本职,为国家的发展尽心效力。
1、启发诱导。所谓启发诱导,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发展过程和道德培育的内在规律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发诱导是孔子首先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其中所“愤”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心中已有了一套想法,但尚未完全思考明白的一种状态。所“悱”是指学生想说又未能说清楚的状态,此时老师加以启发,告其一隅使其推知其它三隅,最后使学生全部透彻地弄清问题。《礼记·学记》进一步论述了这一方法:“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施教应授之以法,导之以途,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其独立思考,以达到教学之目的。
2、因材施教。施教应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能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之注入特定的教育内容。这种教育方法,在儒家那里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孔子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来进行教育,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些人的资质、个性各不相同,他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如,孔子在针对不同人关于“孝”的提问,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方式。孟子认为在教育方法上,应根据对象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
3、以身戴行。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的行动示范来影响、教导受教育者。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墨子认为,“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子·兼爱下》),他认为只有“以身戴行”才是道德高尚的表现。当代青少年大学生,易受到熏陶感染,而且模仿性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教育必须有好的思想作风,要做到身教示范,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