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概念厘定与相互作用分析

2016-02-28 07:25孙庆民傅绪荣
心理学探新 2016年4期
关键词:言语意义差异

孙庆民,傅绪荣

(1.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2;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概念厘定与相互作用分析

孙庆民*,傅绪荣2

(1.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2;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容易混淆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厘清,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之间的质性差异与区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两种沟通方式传递信息的契合情况和相互作用进行了论述。重新界定与表述了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澄清了以往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探讨了两种沟通方式传播信息的契合性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文章的分析与论述对于重新认识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客观准确地把握两种沟通方式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特点,规范当前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有关内容的表述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区别;信息契合

1 引言

沟通是人类最基本传递信息与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也是最普遍的具有群体性特征的社会行为。英文沟通(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指“共同的”)和communice(意指“分享”)两个词(Martin,1982;Cayne,1983;Crystal,1991)。从沟通的词源上,我们可以对其原始意义窥见一斑:沟通时,沟通者就在与他人建立一个共同体并与他人进行某种资源的分享。这里的“共同体”其意义既包括某种共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空间背景和使用相同的、彼此均能够理解的沟通工具,也包括沟通双方的心理与情感上的理解与互容。共同体的建立是进行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是沟通双方进行交流的平台。而“分享”其意义则是指在“共同体”的基础上,沟通双方将属于自己的某种资源拿出来与对方进行交流或共享。沟通双方可以分享的资源有很多,诸如信息、情感、时间、空间、沟通的符号和意义等(Crystal,1991)。对于“沟通”一词的追根溯源,让我们窥视到了其最原始的意义和最本来的面目,这对于认识沟通的本质至关重要。

人类的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形式,前者是以言语内容为基础,借助有声语言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要素进行的沟通,后者是指除运用言语内容(包括说和写的意义)以外的其他渠道传递和接收信息的交流方式。对于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彼此间的差异以及相互间信息作用的情况,目前人们的认识尚有模糊未明之处。文章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两种沟通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2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概念的厘定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是一种复杂的、表现多样的社会现象,历来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表现为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有关内容的表述多种多样。因此,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澄清十分必要。

首先,在对“非言语”这个词的理解上就存有异议。有的教科书称之为“非言语沟通”,有的教科书则表述为“非语言沟通”。目前人们一般将二者不加区别地等同使用,显然这是不妥的。语言与言语二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语言(language)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交流所使用的工具,而言语(speech)则是个体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行为。前者是一种社会现象,后者是一种个体现象。同样,非语言与非言语二者的意义也是不同的。非语言(nonlinguistic)意指语言以外的,亦即不是语言;非言语(nonverbal)意指词语的内容或意义以外的,亦即非意义或非内容。非语言沟通(nonlinguistic communication)意指不使用语言的沟通,也就是使用语言以外的其它方式的沟通;而非言语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则是指个体使用除了词语内容或意义以外的其它形式的沟通(Burgoon & Saine,1978;Malandro,1989;Samovar & Porter,1998;Mark & Judith,2012)。社会心理学中的“非言语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并非是“非语言”的,而是包括语言中的有声部分,即除了言语的“内容或意义”以外的有声部分,是包括在语言范畴之内的除了词语内容或意义以外的其它沟通形式。因此,社会心理学中所使用的概念应表述为“非言语沟通”而非“非语言沟通”更为准确和恰当。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人们在对非言语沟通的认识和使用上是存在误区的。

其次,非言语沟通一词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其含义是有差别的。在最高位的概念层次上是指一门学科,意指专门研究以非言语形式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横跨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低位概念层次上,非言语沟通指的是一种与言语沟通相对应的、运用言语内容以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交流方式和现象。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使用这一概念,其内涵是有区别的。

最后,由于非言语沟通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存在着各种杂芜的非言语沟通现象和容易混淆的非“非言语沟通”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澄清。(1)需要指出的是,非言语(nonverbal)并非是指非声音(nonvocal),而是指的“非内容”或“非意义”,因为非言语也可以包括有声的内容诸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因此,并不能依据是否发出声音作为判断是否非言语的标准;(2)在人体发出的所有声音(acoustic phenomena)中,有些声音是由人的嗓子发出的,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但有些并非是由人嗓所发出的声音,诸如击掌的声音、打响指的声音、按压关节的声音、拍大腿的声音、拍别人后背和拍桌子的声音、关门的声音、揿汽车喇叭的声音、肚子的响声等,这些由人嗓以外的人体其他部位或人体借助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同样能够传递出具有意义的信息。这些原本也应属于非言语沟通的内容,却被传统的非言语沟通研究所忽略了,今后应将这些研究内容反映进来;(3)并非所有的由人嗓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相同的,有些声音是由嗓子(声带)发出的,大多数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诸如“咯咯”声和“啧啧”声等被认为是嗓音。而有些声音诸如叹气声和说话时的呼气声则是由呼吸造成的,声带并没有振动,但后者也同样能够传递出信息和意义,这些内容也同样被研究者们所忽略了。人嗓所发出的声音无论是声带声还是呼气声,只要能够传递出信息和意义,均应属于非言语沟通的研究之列;(4)并非所有词语的内容都是言语的或有意义的,有些词语诸如“嗯”、“哦”、“唉”、“嗨”、“嘿”、“哼”、“嚯”、“呸”、“呵呵”、“嗡嗡”、“咕哝”等之类的感叹词和象声词,并非是言语的内容。它们并不具有言语的意义,而更接近于非言语的内容,将它们看作是非言语的表达似乎更为恰当;(5)并非所有的“非言语”现象都是属于非言语沟通或非言语行为研究的内容,诸如聋哑人、交通警察、潜水员、体育裁判、消防人员、飞机导航员等使用的手势语,并不包括在严格意义上的非言语沟通研究之列。这些身势语准确的说是“言语”,具有语言的特征,而非“非言语”。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非言语现象,是身心正常、健康的人在清醒状态下有意或无意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传递出信息的非言语行为;(6)非言语沟通所传递出的信息是复杂和多样的。在传统的有关非言语沟通的划类基础上,还可以依据其它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划类。可以将这些信息区分为物理性的信息诸如动作、姿势、声音等,化学性的或生理性的信息诸如出汗、气味、流泪和唾液等,心理性的信息诸如激动、快乐、胆怯、害羞、耻辱等。这是依据信息的自然性质所进行的划类。还可以依据传递或接受信息的感官进行划分,可分为视觉性的信息诸如身势,听觉性的信息诸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嗅觉性的信息诸如气味,皮肤觉的信息诸如触摸、出汗和眼泪等。不同的划类所依据的标准不同,这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进一步认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言语沟通现象十分复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兰佐等人(Malandro,Larry,& Deborah,1989;Collins,Schrimmer,Diamond,& Burke,2011)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下列四种表述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的表述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而已:(1)非言语沟通是不使用词语的沟通;(2)非言语沟通是个体间不使用声音的沟通;(3)非言语沟通是一个人所做的一切而另一个人认为其中含有某种意义的事情;(4)非言语沟通是对面部表情、动作、姿势、接触行为、视觉行为、时间行为、气味等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显然,这是美国式的对非言语沟通的实用主义和操作性的理解,能够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准确认识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3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差异与区别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均为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二者在信息传递的构成要素、特点和基本规律等方面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或区别要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这些差异表现在二者所依据的条件、符号系统、编码过程、传递方式、接收和译码等方面,这些差异使得二者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它们之间差异的探索,有助于对两种沟通方式以及人类社会互动行为的本质特点予以准确的认识。

3.1习得的与先天的(Learned versus Innate)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是,个体获得两种沟通方式的途经不同。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技巧,主要是通过后天专门的学习来完成的,任何人类个体不经过语言的社会化而掌握语言是难以实现的。而非言语沟通方式的获得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无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就可以掌握。Malandro,Larry和Deborah(1989)与Mandal(2014)认为,虽然我们通过观察、模仿和强化学到了大量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但这些沟通技巧很少是别人教会我们的。婴儿不需要成人的专门教育和训练便会用微笑表示满意,用摇头表示拒绝。成人也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却能够掌握像抱臂、叉腰、翘腿、握手、皱眉、变化声调、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及处理身体的距离等非言语行为以表达相应的意义。当然,说非言语行为的获得具有先天的和自然的性质,并非意指非言语行为是由遗传而来的,只是说这种沟通能力和技巧的获得无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即可完成。而言语沟通能力的获得则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在这方面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3.2左半球与右半球(Left hemispheric versus Right hemispheric Processing)

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处理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左半脑处理语言化和逻辑化的信息,右半脑处理形象化、动作化和情绪化的信息。这意味着,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神经心理工作机制和脑加工部位是不同的(Anderson,Garrison,& Anderson,1979;Hickson & Stacks,2010;Mandal,2014)。言语沟通所传递的是抽象的、符号化、语言化和逻辑化的信息,这部分信息的加工主要是在大脑左半球完成的;而非言语沟通传递的是动作化、形象化和情绪化的信息,涉及到空间、姿势、表情和声音等内容,这部分信息的加工主要是在大脑右半球完成的。左半脑意味着理性化、语言化、控制化、计算化的信息加工,是经过理智的权衡利弊和深思熟虑的行为;右半脑意味着非理性化、自动化、情绪化和形象化的信息加工,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情绪化随意行为。迄今为止,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这一差异的存在。当然,这种大脑两半球对不同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是否意味着这就是不同个体传递与接收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能力方面差异的机制所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3.3精确化与模糊化(Accurate versus Indistinct)

言语沟通使用语言,而语言是由丰富、精确的词汇和科学完善的语法规则构成的一整套表达工具。人类的任何思想和情感基本上都可以使用语言予以准确的表达,因此,言语沟通是精确化的。而非言语沟通使用的是身体的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空间距离、声音的变化等形式。非言语沟通传递信息并非是直接借助媒介完成的,而是通过非言语行为间接来实现的,同时,信息的接收者对信息意义的解码也是依据非言语行为间接推测完成的。另外,由于非言语沟通使用的“媒介”缺乏精确化的“词汇”和符合语法的、规范化的“语句”,因此,非言语沟通所传递的信息是模糊化的(Stephen & Marshall,1994;Manuel et al.,2014)。精确化与模糊化意味着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信息的类型是不同的。言语沟通更适合传递精确、具体、明晰的信息,诸如某种思想、判断、态度、意图、讯息等,非言语沟通更适合传递模糊、笼统、自然、本能的信息,诸如某种情绪、需求、感受等。

3.4表达思想与表达情感(Expressing Thoughts versus Expressing Affect)

由于言语沟通使用语言,而语言具有丰富、精确的词汇,同时言语沟通的过程和结果表现为更加深刻、精确、明晰、规范和详细的特点,因此,言语沟通更适合于表达思想和传递某种明晰的意义。而非言语沟通使用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所传递的信息是自然化、模糊化、弥散化和情绪化的。非言语沟通相对于言语沟通来说具有更自然、亲切、随意、非自觉和丰富的特点,更能够反映出表达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因此,非言语沟通更适合于表达情感和心理状态(Burgoon & Saine,1978;Mandal,2014)。由此可见,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二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需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如阐述思想、传递知识等,唯有言语沟通才能够准确、深刻和明晰地表达出所要传递的意义;相反,在需要使用非言语行为进行交流的情境如表达爱意和关怀等,则唯有非言语沟通才能够更自然、亲切、真实、丰富和细微地表达出某种情感、需要和意向(Palmer & Simmons,1995;Hall & Xing,2015)。这时的语言是多余的冗赘,“此时无声胜有声”即谓此意。

3.5具身性与离身性(Embodiment versus Disembodiment)

所谓的具身性(Embodiment),是指心理活动与身体行为的一体性或心理活动对于身体的依赖性,强调身体以及环境在心理活动尤其是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韩冬,叶浩生,2013)。离身性与具身性相反,心理与认知活动是独立的,基本与身体无关。具身性思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它强调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一体性和相互影响,“认知既是具身的,又是嵌入的,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它们构成了一体的系统”(叶浩生,2011)。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具身性,具体可以理解为:(1)身体参与了认知,影响思维、判断等心智过程;(2)知觉依赖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3)意义源于身体;(4)不同的身体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叶浩生,2014)。最近,具身研究又强调具身的社会性特征,即社会环境与社会性行为对于心理活动的影响。Ziemke(2003)提出了社会具身性(social embodiment)概念,强调手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在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生成性特征,并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看出,非言语沟通是具身的,无论是非言语沟通的表达信息过程,还是非言语信息的译码过程都是与身体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在身体的影响下完成的。而言语沟通则相对而言是离身的,是与身体基本无关的思维活动。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具身性与离身性特征差异,表明两种沟通方式对身体的依赖性程度不同,身体对两种沟通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及两种沟通方式的工作机制不同。

以上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差异与区别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我们准确地认识两种沟通方式和人类社会互动行为的本质与特点十分重要。除了上述介绍的五个差异之外,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区别至少还包括:有无结构、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是连续还是非连续的等。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社会交往需要传递信息,沟通是最具有生存价值的社会性行为之一。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是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两种最佳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两种沟通方式各具所长、各有特点、各有所用、彼此互补、缺一不可。二者传递信息的方式、条件、机制和特点不同,各自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作用也有区别。交往者唯有对两种沟通方式具有深入的了解,依据沟通的需要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才能够准确而有效地传递信息。

4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契合与相互作用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是个体传递信息的两种方式。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可能只使用其中一种沟通方式,但多数情况下是两种沟通方式同时并用。这就出现了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契合以及信息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所谓信息契合,指的是两种沟通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相互吻合的程度,表现为两种信息完全一致、有差异和相互矛盾三种情况。两种信息的契合度不同,会影响到各自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可信度。有关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信息契合与相互作用的情况分析如下:

4.1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一致

在这种情形中,两种沟通方式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是完全相同或一致的,也即是说信息的契合度非常高,一种沟通的内容是对另外一种沟通内容的重复和印证。当然,这里所说的信息或意义的一致,指的是一种主观“认知”上的契合,也就是信息接收者“感觉”到的两种信息的相同,而并非实际的相同。属于两种沟通信息契合度高的事例有:点头伴随言语的“同意”,摇头伴随言语的“不同意”;鼓掌与言语的“欢迎”;OK手势与言语的“很好”;V字型手势与言语的“胜利”;竖起大拇指伴随言语的“了不起”;敬礼动作伴随言语的“敬礼”等。当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所传递的信息契合度较高时,信息的传播者主观意图是欲通过两种沟通渠道来加强信息的意义,强调主体对信息内容的认可和确定。这种情况下,两种信息相互融汇,彼此加强而相得益彰,所传递出的信息和意义更加明确和强烈,信息的接收者一般对这类信息的解释和领会也是确定的,鲜有疑惑。

4.2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不相一致

两种沟通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和意义不一致或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同一信息内容在不同的沟通渠道表达程度上的差异,即量的差异。所谓“量”的差异,指的是相同意义的信息在不同渠道表现的程度上具有差别,而信息的“性质”或意义没有发生改变。这种情况意味着两种信息的内容或意义的表达程度有差异,信息传递的契合度不高。现实中属于这种情况的事例有:当某人说他很幸福或很痛苦时,但面部却没有显露出任何愉悦或悲伤的表情;当某人口中对客人说表示欢迎时,但面部却冷若冰霜且没有表现出热情的姿态;当某人说自己观念很保守,但却穿着打扮时髦开放;当某人嘴里说喜欢对方,但却逃避与对方的目光接触且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当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不相一致时,往往投射出当事人两种相悖的态度信息,流露出当事人复杂、矛盾的心态。有研究表明(Galasinski,2000),当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不一致时,言语信息往往是为了迎合社会期望而作出的表面敷衍,是对非言语信息的一种掩饰,而非言语行为所传递出的信息才是当事人内心真实心理的反映。另外,当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不一致时,信息的接收者往往会更相信非言语信息的真实性。

4.3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的信息完全相反,相互矛盾

这是上述第二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当两种信息之间的差异发展到一定阶段,由量变达到质变时,便进入到了相互矛盾的阶段,表现为两种信息的意义截然不同或完全相反。当然,这种截然不同和相互矛盾是信息的接收者所感受到的心理量,而非信息实际的差异量。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互矛盾的情况,往往使得信息的接收者困惑不解,不知如何判断和解释。其结果便是在言语与非言语信息相互较量抗衡的过程中,彼此的意义都被减弱和淡化,而非言语的信息往往占据上风,赢得信息接收者的“青睐”。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反,昭示着当事人内心各种因素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心理的紧张、焦虑和痛苦等(Depaulo,Rosenthal,Green,& Rosenkrantz,1982;Mark & Judith,2009)。这种情况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有经验的咨询师正是依据患者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互冲突的情况作为诊断的线索,来判断其心理异常的程度(Griffith,Wilson,Langer,& Haist,2003;Stephen et al.,2012)。

以上对沟通的界定,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之间容易混淆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两种沟通可能出现的表达契合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沟通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个体行为,既涉及到心理学,也涉及到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对这一复杂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分析,有必要进行各种宏观与微观以及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协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洞察其本质;(2)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是个体两种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交错,错综复杂。对两种沟通方式之间的差异与区别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对两种沟通方式本质的认识与把握;(3)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所传递的信息契合情况复杂多样,两种信息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对信息的彼此强化或减弱。对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传递信息的契合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两种沟通方式信息传播情况客观准确的了解;(4)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均为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两种沟通方式的本质进行探索,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对容易混淆的现象进行澄清,有助于对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本质的准确认识并促进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科学发展。

韩冬,叶浩生.(2013).认知的身体依赖性:从符号加工到具身认知.心理学探新,33(4),291-296.

叶浩生.(2011).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心理学报,43(5),589-598.

叶浩生.(2014).“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心理学报,46(7),1032-1042.

Andersen,P.A.,Garrison,J.P.,& Andersen,J.F.(1979).Implications of a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6,74-89.

Argyle,M.(1990).Bodilycommunication(2nd edition,pp.213-256).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urgoon,J.K.,& Saine,T.(1978).Theunspokendialogue:Anintroductiontononverbalcommunication(pp.11,56).Boston:Hughton Mifflin Company.

Cayne,B.S.(1983).GrolierAcademicEncyclopedia(pp.142-145).Vol.5.Grolier International.

Collins,L.G.,Schrimmer,A.,Diamond,J.,& Burke,J.(2011).Evaluating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in anethnogeriatric OSCE.PatientEducationandCounseling,83(2),158-162.

Crystal,D.(1991).TheCambridgeEncycloprdiaofLanguage(pp.395-4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paulo,B.M.,Rosenthal,R.,Green,C.R.,& Rosenkrantz,J.(1982).Diagnosing deceptive and mixed messages from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8,433-446.

Galasinski,D.(2000).TheLanguageofdeception:Adiscourseanalyticalstudy(pp.18-23).Sage Publication,Inc.

Griffith,C.H.,Wilson,J.F.,Langer,S.,& Haist,S.A.(2003).House staf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 satisfaction.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18(3),170-174.

Hickson,M.,& Stacks,D.W.(2010).Biological Views of Communication.ReviewofCommunication,10(4),263.

Hall,J.A.,& Xing,C.(2015).The verbal and nonverbal correlates of the five flirting styles.JournalofNonverbalBehavior,39(1),41-68.

Johnson,M.,& Rohrer,T.(2007).We are live creatures.In T.Ziemke,J.Zlatev,& R.Frank(Eds.),Body,language,andmind:Embodiment(vol.1,19).Berlin:Mouton de Gruyter.

Malandro,L.A.,Larry,L.B.,& Deborah,A.B.(1989).Nonverbalcommunication(pp.7,38).New York:Random House.

Mandal,F.B.(2014).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s.JournalofHumanBehaviorintheSocialEnvironment,24(4),417.

Manuel,G.C.,Aida,Gutiérrez-García.,Andrés,Fernández-Martín.,& Lauri,N.(2014).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s Related to their Frequency in Everyday Life.JournalofNonverbalBehavior,38(4),549-567.

Mark,L.K.,& Judith,A.H.(2012).Nonverbalcommunicationinhumaninteraction(8th edition,pp.31,88).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Martin,M.,Killheffer,J.V.,Morse,J.M.,& Rauch,R.(1982).BritannicaJuniorEncyclopedia.Vol.4,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413.

Palmer,M.T.,& Simmons,K.B.(1995).Communicating intentions through nonverbal behaviors:Conscious andnonconscious encoding of liking.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22(1),128-160.

Richard,H.(2013).NonverbalBehaviorandSocialPsychology(p.231).Springer.

Samovar,L.A.,Porter,R.E.,& Stefani,L.A.(1998).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3nd ed).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tephen,N.,& Marshall,P.D.(1994).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f affect:The diagnostic analysis of nonverbal accuracy scale.JournalofNonverbalBehavior,18,9-35.

Stephen,P.,Leanne,B.,& Brendan,W.(2012).Secrets and Lies:Involuntary Leakage in Deceptive Facial Expressions as a Function of EmotionalIntensity.JournalofNonverbalBehavior,36(1),23-37.

Ziemke,T.(2003).What’s that thing called embodiment?In R.Alterman & D.Kirsch(Eds.),Proceedingsofthe25thAnnualMeetingoftheCognitiveScienceSociety(pp.1305-1310).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Concept Definition and Interaction Analysis

Sun Qingmin1,Fu Xurong2

(1.School of Psychology,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on Science of Jiangxi,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2.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The essay analyses and sifts the complicated and confused content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dissects the nature disparity betwee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expounds the correspondence and interaction of information by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The essay redefines and sifts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their relat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clarifies the blurred cognition to the chao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to the communicat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correspondence from two communication forms.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recognize some basic concept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and to grasp the nature and intera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ommunication forms.

verb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disparity;information correspondence

孙庆民,E-mail:csun8888@sina.com。

B848

A

1003-5184(2016)04-0372-06

猜你喜欢
言语意义差异
一件有意义的事
相似与差异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诗里有你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