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琦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局中心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
刘 琦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局中心电视台)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融媒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是融媒时代重要的信息产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使电视新闻编辑取得创新性发展。
新闻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路径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由于新闻内容的编排比较单一,因而编辑内容比较空洞,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电视新闻编辑带来了创新途径。电视新闻编辑既可以创新新闻内容的编排方式,同时也可以加大电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
1.1 编排方式单一
在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长期不变,导致新闻的编排形式比较单一。单一的新闻编排方式易使受众出现收视疲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产生消极的影响。而造成电视新闻编排方式单一的原因就是新闻制作缺乏一定的创新力[1]。
1.2 内容空洞
目前,很多电视新闻所播报的内容缺乏实际的意义,内容空洞而又枯燥,不能吸引受众参与其中。同时,新闻的客观评价比较多,脱离了受众生活,大量堆积时政新闻,使得很多经验性的稿子被反复编排。久而久之,降低了电视新闻的吸引力。
1.3 传统的电视新闻不能与受众互动
在传统电视新闻编辑模式下,受众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新闻接收者,而随着科技的不断研发,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可以接收电视新闻,其互动性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所不能实现的。
2.1 新闻内容的编排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内容编排,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受众的新闻接收能力,想受众之所想,报道受众所关心的内容。同时,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处理好新闻解释、新闻评析、消息报道等,改革传统的编排方式,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其一,电视新闻编辑要创新思路。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其思路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充分结合新闻媒体的特点,创新新闻播出方式。例如,在播报新闻事件时,可以将现场与事件背景正反向相互结合,使电视新闻更为立体化。
其二,在新闻的实际编排环节中,可以采取对比编排和穿插式编排的手法,以长短信息结合的方式,增加电视新闻的生动性。例如,在两会召开期间,为了让移动终端的用户实时了解两会的内容与动向,浙江卫视对两会的内容进行策划、梳理,以及通过对信息的筛选,推出了《两会好声音》《两会在现场》等栏目,这些栏目在新闻内容的编排上比较特殊,既有特写,也有评论,节目形态较为多样化,因而一经播出,便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效果[2]。
2.2 注重创新新闻题材的挖掘,把握新闻价值
虽然新闻时刻都在发生着,但是,新闻编辑记者不能在生活中随时能够捕捉到新闻题材。换言之,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在社会新闻场景中不断学习和锻炼,才能提高其对新闻的发掘能力。单一的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培养良好的捕捉新闻的能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度,注重对创新新闻题材的挖掘,把握新闻的价值。
2.3 发挥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受众为核心,发挥受众在新闻中的参与性,实现新闻的互动。因而,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也需要充分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从而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微博出现后,其能够引导社会受众参与新闻发布中。由于微博新闻发布与评论的自由性,增强了新闻事件中受众的互动,在新闻舆论影响上,微博的社会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实现创新发展。在改革电视新闻编辑时,要分析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电视新闻编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创新新闻内容的编排;其次,新闻人需要把握新闻价值,发挥新闻的影响力;最后,发挥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互动性。
[1]曹佳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传播,2015(24).
[2]于衍博.关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6(5).
[3]黄东.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模式[J].内江科技,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