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意义。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长征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诸如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清廉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又启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形成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红色文化体系产生了特殊作用。从途径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到啃树皮、吃野菜,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坚定信念的精髓予以发扬光大;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遵循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到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作坚决斗争,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听党指挥的信条予以发扬光大;从长征伊始就明令“严格执行阶级路线,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到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红色文化中清廉为民的宗旨予以发扬光大。可见,长征精神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长征精神既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与火铸成的红色文化,有引领前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长征铸成的长征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缘由的一个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显红色文化价值的一面旗帜。
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不畏强暴和不怕牺牲的写照。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受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扯断自己的肠子后壮烈牺牲;在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的笔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的场景。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爱国爱民、勇于担当和顾全大局胸怀的展示。长征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交织缠绕,我们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以民族利益为重,高扬北上抗日的大旗。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耻后勇、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再现。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长征既是一场与国民党军队真枪实弹的较量,又是一次与国民党政府争取民心的博弈。长征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深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和白军则军纪涣散、盘剥百姓,失道寡助。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反法西斯的中国力量壮大为一支争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华。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长征中,我们党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文化,遵循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并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长征呈现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有平均每三百米就倒下一名战士的纪录;有冻死的红军战士仍紧握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费的场景;有泸定桥上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链冲锋的身影;还有张闻天“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这一发自肺腑的话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促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力量。
要弘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期间,武器简陋的红军将士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四百场以上的战斗,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指出,长征是“震惊世界的行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是长征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品质能够使我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在曲折的局面里得到勇气,在失败的逆境中振奋前行。
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长征途中,红军没有飞机和足够的枪支弹药,缺医少药,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却在极其艰难的自然和战争环境中,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红军中传唱的“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的《牛皮腰带歌》,恰好证明了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的评论,“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证明了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在《长征》中的赞叹,“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可或缺的品德。这种品德能够使我们不忘根本站得牢、不移壮志立得住、不忘初心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