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习 骅
专栏
笨拙的行贿
文/习骅
李鸿章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笨了。他的意思是,大清官场是贪腐的乐园,破坏法制一点儿不费脑子。同理,大清臣民如果连行贿都不会,送去的东西领导竟然不要,那只能怪智商有问题,会让人笑话的。在清朝267年的历史上,这种搞笑事件有过两回,鲁迅先生的祖父周福清、军机大臣毕沅涉案,意外地给后世留下了一道国民心理测试题。
1893年除夕,中央政府的处级干部周福清接到电报,他的老母亲去世了。周福清急忙赶回绍兴办后事,然后安安静静在家守孝。这天,有几个亲戚来看望他。
原来,这年秋天全国要举行乡试,据他们打听,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是殷如璋,周福清的老同学。亲戚们苦苦哀求,说这些年我们都看透了,有本事的人成绩不好也能上,我们的孩子个个出类拔萃,却总是名落孙山。家族里就出了你这个京官,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只好来麻烦你了!然后拿出一张一万两银子的现金支票,说这是我们几家凑的,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周福清自己也是官运坎坷。好不容易中了进士,派到江西金溪县当了县令,不久因为给领导提意见丢了官。回京后待业整整九年,咬牙借了一大笔钱送上,才得到现在这个打杂的工作,但是人也老了。他的儿子周用吉(鲁迅先生的父亲)是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周家眼看就没指望了。既有必要,又有条件,周福清决定抓住这个机遇。
按照政府的规定,各省的主考不得提前到达工作地区,避免留下打通关节的时间。但殷如璋的船刚到苏州,周家的仆人阿福早已等在了苏州码头。在没有电话、手机、高速路的时代,周福清同殷如璋是如何沟通的,至今是个谜。
阿福顺利上了船,恭恭敬敬地把周福清的亲笔信送到了殷如璋手上。副主考和苏州知府正在陪领导聊天,殷如璋接了信,若无其事地往茶几上一搁,向阿福挥一下手,继续谈笑风生。
本来计划已经圆满完成,可阿福走了好远突然开始思考:殷大人聊得那样高兴,要是忘了看信怎么办?要是这封信落到别人手里怎么办?阿福越想越不踏实,最后果断折回头,站在岸边大声叫喊:“殷大人,您一定要亲自看信呀,里面有好东西!”
殷如璋应变能力非凡,毫不犹豫地把信件推到副考官和苏州知府面前,算是举报,轻松地跟请托人做了切割。结果是,周福清被判死缓,从此家道中落;支票罚没,相关考生永远禁考。
同阿福一样搞笑的人,生活在阿福的太爷爷时代。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过60大寿。毕沅工作认真,爱好高雅,工资收入大都投到古玩字画上。早在生日的前一个月,他就向全省发了一个通知:拒收寿礼,违者严惩。属下不敢顶风违纪,社会反应十分良好。
突然有一天,有个姓王的小伙子推了一车东西来,说是某县令派来的。毕沅十分生气,责问来人:“大胆!没看通知吗?”
小王笑嘻嘻地说:“老爷误会了,我不是来送礼的。”
毕沅扯开外包装一看,古砖20块!厉声问:“啥意思?”
小王不慌不忙地说:“这两天俺那里下大雨,把老城门给冲垮了,碎砖破瓦一大堆,老百姓都拿回家盖猪圈。俺家老爷说了,巡抚大人学问高,不如拿几块请他老人家给鉴别一下,能废物利用最好,没用就扔掉。”
毕沅赶紧低头上手,一琢磨不得了:纹饰斑驳陆离,题识依稀可见,居然是秦砖!于是大喜:“抱歉抱歉,我误会你家主人了。工作那样忙还留心学问,值得提倡。现在有些干部俗不可耐,只会吃吃喝喝混日子,真没出息!几块烂砖头不算礼物,放这儿吧。”
临别,毕沅还亲切地叮嘱小王:“请代我向你家主人问好,让他好好干!”
巡抚大人如此态度,让小王得意忘形起来,像100年后的阿福一样,他也多了一句嘴:“我家主人好啊,为了给大人祝寿,高薪聘请了能工巧匠,在办公室旁挖窑烧砖,足足烧了大半年,挑了最好的让俺送来,嘿嘿。”巡抚大人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同毕沅一样,今天我们读到阿福和小王的故事,也会觉得可笑;与毕沅不同的是,许多人除了觉得可笑,还觉得可惜,心里会不自觉地寻思:你说这俩小子咋这样笨呢!要不是他们画蛇添足,周家的事情不就办成了吗?可怜的县令也不至于白费工夫。用人不当会坏事,教训啊!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实际上已把自己转换成了周福清和县令,所以对他们的功亏一篑,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假如他们是杀人、纵火、强奸未遂,我们会同情吗?这意味着,在下意识里,我们对腐败行为是认可的,下意识暴露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真相:我们平时对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别人的,是对别人拥有腐败机会和能力的嫉妒,跟道德判断关系不大。
腐败是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它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成熟而不断泛滥。思想意识是上层建筑中最顽固的东西。封建制度在中国的终结只有100余年,而要涤荡两千多年的思想污垢、铲除代代相承的文化基因,时间显然太短。人们下意识里隐藏着的错误价值观,正是我国现阶段腐败行为易发多发的第一顺位,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
根据我国惩防体系建设的目标,我们不但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不断压缩官员寻租行为空间,逐步去除滋生腐败的外在条件,还要通过对个体的思想教育,树立正常是非观念,彻底消除产生腐败的内在根据,在灵魂深处建立起拒腐防变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