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连
什么是好的肖像照片?
艺术史学者理查德·布里连特(Richard Brilliant)的定义是,肖像应回答被摄对象自己的问题:“我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我是什么样子?”“我是谁?”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摄影师蒂姆·曼托安尼(Tim Mantoani),自2006年12月开始了他为期五年的摄影项目,拍摄158位知名摄影师与各自代表作在一起的肖像照片。而在摄影师纷纷弃用胶片,开始转向数字媒介之时,他却选择使用20×24英寸画幅的宝丽来相机完成这个项目。对曼托安尼来说,当摄影师的代表作品和他们自己的形象印在那带有怀旧意味的相纸上时,一方面这样的肖像更为直截了当地回应照片里拍摄主体的模样和身份,让观者再次品读那些名作;另一方面也表达他对摄影胶片时代的追思。更为重要的是,照片能让更多人了解:谁创造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以及他们在摄影史甚至是文化史上的位置。
照片背后的肖像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非摄影爱好者来说,或许看过一些摄影名作,却很少知道照片的拍摄者,以及照片和摄影师之间的关系。曼托安尼的《照片的背后》(Behind Photographys)项目是对这种情况的反馈。不仅如此,这个项目也是对胶片时代没落之际的影像记录,是对那些曾影响时代的摄影师们的记录。
在开始这项目之前,曼托安尼一直在为他的恩师迪恩·克林斯工作。迪恩因患癌症突然离世,这让他感受到随时可能逝去的生命的可贵。与此同时,在克林斯工作室工作期间,他还碰到保罗·瓦尔德曼(Paul Waldman),这位摄影师17年来一直为那些还在世的美国知名摄影师拍摄肖像。这些都触发曼托安尼想要展开《照片的背后》项目。与瓦尔德曼不同的是,这些摄影师会带上他们最喜欢或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一同入镜,并且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曼托安尼不会提前预设拍摄主题和方式,摄影师们自己决定选择哪一张作品以及作品的尺寸和拍摄姿态。如此,曼托安尼也是在用摄影的方式发现摄影师们看待自己与自己作品的角度,回应了查德·布里连特的定义。
在旧金山,曼托安尼拍下第一张肖像,是音乐摄影师吉姆·马歇尔(Jim Marshall)和他那张标志性摄影作品——美国乡村音乐创作歌手约翰·卡什(Johnny Cash)在舞台表演时“竖中指”这一极富挑衅意味的瞬间。后来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支持他的这一计划,已被拍摄的摄影师们还会向他推荐其他“模特”。曼托安尼多说:“与这些摄影师合作就好像在与一整个摄影师社区共同完成拍摄项目一样,我们共同讨论如何在宝丽来底片上呈现他们的肖像,感觉非常棒,这个项目不仅创造出让人满意的摄影作品,还见证了我与大师们所建立的友谊。”
最终,曼托安尼拍下158位摄影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每一张作品打印出来后,曼托安尼都会要求摄影师在宝丽来照片最下面的空白处手写一段有关所选照片的文字,每个人写的文字都不一样,这也让每张照片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曼托安尼认为这些字句与照片同样珍贵,因为“这段话不仅代表了这张作品,同样也代表了他们自己。”
胶片情节与宝丽来
大概在一样事物行将消逝,变得稀缺的时候,不少人会涌起一种追思的情感。
2006年底时,已经在商业摄影领域站住脚的曼托安尼注意到,自己在这一年完全被“数字化”了,所有的商业拍摄工作已全部由135画幅数码相机完成,以前常用的120中画幅相机和4×5大画幅相机已被放进柜里。可是,曼托安尼还是想要找回大画幅拍摄的感觉,便决定从旧金山租用一台20×24英寸画幅的宝丽来相机。而且,当时他也感受到摄影行业正发生的巨大转变,摄影史上两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老牌照相机和胶片生产商——柯达和宝丽来,正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危机,如果用独特的宝丽来大画幅相机保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画面将给已在更迭期的摄影留下一点可供追忆的材料,谁会知道这种相机还能在人们记忆中留存多久呢?况且,与曼托安尼合作的摄影师的代表作,也都是胶片时代的名作,这些大师不会有胶片情节吗?
曼托安尼选择的宝丽来大画幅相机全世界只产出五台,这款相机能够在60秒钟内拍摄20×24英寸的彩色照片,许多艺术家曾经争相使用它来进行艺术创作,而它的稀缺性和独特呈现方式也使很多人对其满怀好奇和好感。曼托安尼对此也有自己的盘算,“首先很可能发生的情况,胶片将在几年之后不复存在了;其次,这是一台超大画幅相机,如果你去邀请那些至今尚在世的知名摄影师,拿着一台35mm相机给他们拍照,他可能不会搭理你,但如果你说是用20×24英寸画幅宝丽来相机,至少他们会听听你的计划。”他还进一步强调,虽然底片价格昂贵,而且景深偏小导致构图会有一定局限性,但它依然是拍摄肖像的至宝,无与伦比的色彩和质感使得每张照片都显得独一无二。
在这个项目中,除了使用最初租来的那台宝丽来相机,他还拜访20×24英寸画幅宝丽来相机的拥有者:住在纽约的约翰·罗伊特(John Reuter)和詹妮弗·特劳施(Jennifer Trausch),以及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艾尔莎·多尔夫曼(Elsa Dorfman),并且借用他们的宝丽来相机拍摄肖像。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一台可以随身携带、有宝丽来后背的20×24英寸画幅威斯纳相机。只是,在这个项目拍摄期间,宝丽来胶片被迫停产,新胶片的短缺和老旧胶片的不稳定性带来很多困扰。
记住这些“标签”
曼托安尼在胶片时代和数字时代更替之际,使用20×24的宝丽来相机,给那些在摄影历史上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摄影师,还有他们那些有着社会影响力的照片拍摄肖像,这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和留存,也是年轻摄影师、年轻一代读者和老辈摄影师的交集。
于曼托安尼而言,通过这个项目,他和许多摄影师成为很好的朋友,“模特”们还很慷慨地把他们选择并印制好的照片送给曼托安尼;于观者而言,《照片的背后》是值得铭记的符号化的“标签”:宝丽来、名师、名作,驱使有心的读者去了解更多:摄影师所选照片拍摄时的时代背景,每位摄影师的心路故事,他们在历史上的位置,以及已变小众且带着文艺气息的宝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