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强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其实早在前几年,张颐武、朱永新等学者就提倡要建设书香社会,但把此项举措上升到国家层面,总理报告还是第一次。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历时久,体量大,门类全,乃世界当之无愧的文化奇迹。在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书籍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种实物载体。中华文化的精粹与核心,莫不深藏于书籍之中,我们的祖先也始终对书籍抱有一种天然而特殊的情感。但我们能否依此就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书香社会?在新时代建设书香社会,是不是就能一蹴而就?答曰:非也。中国自古不乏书香门第,但很难说就形成过稳定的书香社会;而今天,我们离书香社会也还很遥远。建设书香社会,我们依旧行走在路上。
在古代社会,读书是一件高贵之事,更是一件奢侈之事。传统中国,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缓慢,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对老百姓而言,头等大事便是吃饱穿暖。阅读并非人们生活之主题,精神需求往往得不到开发,遑论满足。另外,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老百姓日常接触的多为熟人,彼此间只需要言语交流就够了,文字“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换句话说,在熟人社会,承载文字的书籍,对于关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言,意义并不大。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渐成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方式,读书做官受到天下人的热烈追捧。客观来看,科考的确大大便利了文化的普及,在一国范围内也提高了世人对读书的重视程度。但囿于百姓家境的普遍贫困、考试教材仅限于儒家经典、考察形式僵固化等因素,科考对大范围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虽然加快了书籍的印制步伐和知识的传播,但这依旧难以在乡土中国缔造出一个完全的书香社会。尤其是一些重要或者大部头的书籍,单靠民间力量难以编印、保存,只有国家方可提供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去从事文化典籍的编纂、整理与保存工作。如宋初“四大类书”、明初《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皆为官家之作。书成以后,许多书籍被封藏在了藏书楼中,很难流通到民间,根本不能流入寻常百姓家。这些书,不一定完全被束之高阁,却除专业人士或特许人士之外,一般人难以接触到。有些藏书,经受阴雨天气、战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损毁严重,“书香”甚至变成了“书臭”,令人生憾!
近代以来,旧新社会交替,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湔洗国耻,追赶世界发展潮流,改变贫困落后所招致的一次次凌辱、挨打。欧风美雨来袭,西方的实用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革命学说引进中国,使中国人得以睁开眼看世界,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终于取得民族之独立。据相关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是80%,全国绝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语,建国初期的中国,民间大部分地方的真实情况或许是“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文革”结束,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之终结,中国真正安稳发展的时间,其实才三十多年,不足半个世纪。三十多年中,改革发展是主题,经济建设是中心,求真务实是基调,国人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改善和满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这也为老百姓重新捧读书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可能。但自科考以来,受务实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的读书多偏重实用,就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当今书籍市场上,谈成功的书多,谈生命的书少之又少。昔日宋真宗为了鼓励天下读书人考取功名,还曾作《劝学篇》,把阅读的收获直接具体化为了“黄金屋”“颜如玉”等。时下各种所谓的成功学书籍仍有这般金玉的影子。
在今天,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就会发现,许多书都在教育人怎样高升,怎样致富,却少有好书去教人涵养生命、陶冶情操。而能够满足后者需求的书籍,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经典。
走进高校自习室,也会发现,几乎所有学习的学生,都在为准备某场考试而读书,捧读的全是各类工具书和辅导书。这里丝毫不否认考试对于学生成长和人才选拔的作用,通过一些有压力的读书和学习,还能一定程度上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系统学习能力。但从人的整个身心成长及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提升来看,那些如钱穆先生所说的“培养情趣、提高境界”的非功利性图书,无疑更具有捧读的价值。这些对人的影响往往是随风潜入夜,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而易为人所忽视,而恰恰这些,方才是营造书香社会之急需。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知识化、知识常识化、常识碎片化的时代,信息来源多样化、媒介形态多元化,尤其对于90后、00后而言,纸质书或许不再是他们阅读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优劣比较、纸质书生存空间及价值的讨论非常之多,不管结论如何,书籍作为阅读对象和文化载体这一角色永远不会改变。捧读一部纸质书,自有其雅致和风韵,而那些电子阅读器等新兴工具同样具有便捷的阅读功效。重要的是,电子化时代不应该降低人们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度和渴求度,过目不忘、腹有诗书、知识渊博从来都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行文至此,或许有人会发问,书香社会到底有没有具体标准?实话讲,这个问题或许没人能够准确回答,因为其本身难以量化。然而,可以肯定,单单从人均阅读量、扫盲率等一堆干巴巴的数字变化,根本不能断定是否已跨进书香社会的殿堂。但这些丝毫不妨碍我们对书香社会的畅想和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所以阅读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经典,应当是我们建设书香社会的头等大事,这或许决定着书香社会的底色和走向。
经典阅读是有为人生的正宗起点。
当下我们每年都会出版大量书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因此取舍变得很重要。传统经典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它们可谓最具使用价值的收藏品,是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最精华之精神财富。传统经典,大多语言精练,思想深邃,文笔优美,有着以一当十的效用和价值。这类书籍,激励着我们的斗志,涵养着我们的品质,荡涤着我们的灵魂,有作为有意义的人生,自当不能让经典缺席。
综上所说,严格意义上的书香社会,中国自古就不是,现在离我们也很远,但书香社会绝对不是一个乌托邦,只要我们肯向前走,总有到达的一天,况且今天我们也更有条件去营造它。都说中华民族和犹太人一样聪明,但犹太人的阅读量比我们要大得多。就一个民族而言,其实天赋的差别微乎其微,关键在于能否具备对文化的热烈推崇和热切渴求。
以经典阅读为支撑的书香社会,很远,也很美,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物质乐土,更是一片安宁祥和的精神家园,值得我们去憧憬,去构筑。
(责编 / 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