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永福
城市之美,离不开生态之美、自然之美。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毫不客气地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有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绿水青山的殷切期待,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步伐。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加快拓展生态空间、强化污染治理,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的7.23%。综观京津冀区域全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一是京津冀的资源约束性。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紧缺、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的约束作用十分明显。根据规划,2015年南水北调进京水量将达10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供给量为36.8亿立方米。按照常住人口2018.6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供给量为182.3立方米。天津市如果通过合理配置南水北调、引滦入津两大外调水源,可增加供给量8亿立方米,全年供给总量增加31.1亿立方米,按2011年常住人口1354.58万人计算,天津市人均水资源供给量为229.59立方米。京津两个直辖市人均水资源量均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此外,京津两市人均耕地分别为0.17亩、0.83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亩,河北省7个环京津城市的人均耕地为1.33亩,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京津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未利用土地比例分别为12.63%、7.39%,大多属于难利用土地,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是京津冀的环境污染严重性。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北京、天津2011年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分别为114微克/立方米和93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据北京市监测中心数据,北京市2013年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的1倍多。
水污染局面依然非常严重。根据北京市2012环境状况公报,北京市全年监测五大水系河段、湖泊及水库中,劣V类水质的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2.1%,湖泊占监测水面面积的14.6%,水库占监测总库容的9.2%,中度及重度富营养湖泊占45.5%。
三是京津冀的生态脆弱限制性。京津冀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主体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其生态压力已临近或超过生态系统承受阈值。土地沙化、风沙危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生物栖息地受到严重干扰,本地乡土物种消失,以非乡土物种为主的园林绿化使生态系统单一,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地质灾害易发、频发,限制了城市发展和布局。
四是京津冀的生态关系模糊性、行政分割制约性。不同行政区的城市,同一自然单元分属不同行政区(如跨行政区流域的上中下游),邻近不同地形地貌单元(如山区与平原之间),同受某自然灾害影响的不同行政区(如受沙尘、洪水影响的城市),这些区域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生态关系。而长期以来,京津冀各自为政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京津冀内部在资源利用、产业配置、城镇体系规划等方面没有形成较好的区域合作和地域分工格局,缺乏跨行政区的统一规划,不重视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京津冀区域内部行政协调难度较大。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竞争力有待提升
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竞争力亟需提升。
北京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列全国城市第6位,可持续竞争力位列全国城市第4位。然而,就可持续竞争力本身而言,排名第92位的生态城市竞争力仍是一大短板。再加上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社会因素,使得北京市的宜居城市竞争力也仅位列第41位。在四个直辖市与两个特别行政区中,北京市的城市竞争力居于中上水平,次于香港和上海,但好于天津、澳门与重庆,其在知识城市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而在宜居城市竞争力及生态城市竞争力方面均在6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2,相对较差。由此可见,虽然北京市在营商方面环境优越,且经济发展强劲,但宜居方面的短板已成为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不尽快加以解决,最终必将危及北京市的整体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社会问题已成为北京市的当务之急。
天津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列全国城市第8位,但其指数不到排位第1的香港的一半,预示着天津经济发展仍有巨大空间,需从提升可持续竞争力入手。天津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21位,其中,和谐城市竞争力与生态城市竞争力是其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与这两方面的弱势表现相应的是,天津市的宜居城市竞争力相对下降,表明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天津市在这方面的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在四个直辖市与两个特别行政区中,天津市的城市竞争力次于香港、上海和北京,好于澳门与重庆,但是生态城市竞争力方面在6个城市中垫底。
河北省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2013年在全国除西藏外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13位,属于中上水平,但其指数均值仅约为0.1,是排名第1位的香港的1/10,差距很大。从可持续竞争力角度来看,其全国排名为第15位。从各分项来看,和谐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城市竞争力表现较好,生态城市竞争力则表现较差。受此拖累,省内各城市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仅排名第17位。总体来看,河北省各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项目,全域城市竞争力及生态城市竞争力方面更是明显的短板。因此,河北省需在全面提升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同时,着重解决城乡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问题。endprint
“一环、一南、一北、多廊道”:京津冀绿色生态空间结构
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一定要建立规划对接、资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布局。未来几年,在三地生态建设协同发展上,重点是“一环、一南、一北、多廊道”。
“一环”:整合自然保护地,首都周边打造“国家公园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三个“率先突破”之一,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区域将以三地接合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同时,三地将构建绿色生态隔离地区和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
京津冀三地为行政区划概念,但三地生态环境却是一个整体。如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京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都属雾灵山区域。因此,可以考虑整合京津冀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
同时,在城市之间、城市与功能区之间,通过大片森林、湿地的规划建设,构建绿色生态隔离地区,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
“一南”: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连接成生态过渡带
以大兴新机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等重要区域为重点,在河北(如燕郊、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等地)与北京(如通州、大兴、房山等地)相接壤的相关区域,加大造林力度,形成京津保地区大规模生态过渡带。
到2020年,使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规划建设的森林湿地有机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
“一北”:修复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水源林
京津冀西北部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今后,将以生态涵养区建设为重点,持续实施水源保护林建设。
按照《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规划》100万亩的任务安排,在2009~2014年完成50万亩造林的基础上,加强张承地区密云、官厅两库上游重点集水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持力度,重点推进环京6县绿化建设,到“十三五”末完成规划100万亩的造林任务。
同时,增加张承地区森林面积,增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增加水量功能,提高该区域整体生态建设水平,建成京津冀区域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此外,北京市会同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好坝上地区120万亩退化林分改造试点项目,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探索京津冀退化林分改造协同机制和技术模式。
“多廊道”: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互联互通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交通干线两侧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和“推进永定河、滦河、北运河、大清河、南运河、潮白河‘六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治理”的任务要求,重点在跨京津冀的30余条交通干线和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等四条重要水系进行绿化建设。通过加宽加厚、改造提高河道和干线道路两侧绿化带,使交通干线每侧形成宽度在5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重要水系每侧形成宽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并构建1000~2000米宽的绿化控制范围。
绿色生态廊道是一个城市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框架,是城市重要的绿色通风廊道和生物多样性通道。京津冀城市群内的生态廊道只有互通互联,才能在更大空间内强化其生态功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生态体系,进而在全面提升绿色廊道生态防护林质量和景观效果的基础上,将绿色廊道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共同构建平原生态廊道骨架。
(责编 / 傅建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