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香,林怀艺
(华侨大学 a.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陈心香a,林怀艺b
(华侨大学 a.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政党外交提供了新的舞台和空间。政党外交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外交、跨国政党双边交流以及多边政党合作等机制,来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意愿,从而铸就共识,形成合力行动,实现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引导作用。当然,政党外交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应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应以“中国梦”和“丝路梦”的相通共赢,创造良好政治生态;应因地制宜、慎重应对,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还应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襄助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
2013年9月至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应该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2015年初,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随即上升为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付诸实施。而在如何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问题上,学术界已经从历史、地理、军事、政府外交、法律、文化、海洋开发以及教育合作等视角进行了广泛讨论[1],相关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鲜有从政党外交视角进行讨论的。另外,政党外交往往被狭隘地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宣示活动,是寒暄务虚的政党会议活动,对于推进国家外交、发展国家间关系并没有实质性的功用。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进行探析,以便澄清当前关于政党外交功能与作用的认识误区。
一般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也是中国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有着原则性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政党外交并不涉及由政府来处理的具体的外交事务;其二,工作对象有所不同,政党外交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外国的政党及相应的政治组织,而政府外交则是外国的政府;其三,工作方式有所不同,政党外交更注重同外国政党和政治家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而政府外交主要是通过国家机构间的交涉来处理国家间的事务。也正因为上述区别,较之于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在提高国家地位、发展国家关系、塑造国家形象和促进党际交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优势,其作用不容小觑。就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而言,政党外交发挥的应是宏观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参与该战略的具体事务和工作,其宏观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交流沟通,铸就共识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更深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以此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深度开放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实践努力,它不是中国的“独舞”,而是中国与各国的“集体舞”。然而,必须清楚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涉及与60多个国家的多领域分工合作,若缺少意见、方法的沟通,忽视对现实障碍和问题的说明,各成员国彼此之间难免出现误会甚至抵制,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难免出现积极态度与防御心理并存的现象。正如有国内学者指出,“国家间彼此的认识以及之间共有的认识,是决定一国对外行为的最主要因素”[2];还有学者指出,“政党对外交往是一项前瞻性、积累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以建立、巩固和发展国家关系为着眼点,作国家关系的奠基石,加强与各国政治家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3]。就意义而言,交流沟通、铸就共识是政党外交的一个重要功能所在;就“一带一路”战略而言,政党外交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政党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其将展现中国文明观中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彰显“一带一路”战略的共享性,有利于打破各国的藩篱和猜疑。总之,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第一动力,而政党外交凭借其灵活性和思想沟通的独特优势,足可以成为这第一动力的首要发力平台。
另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可以通过政党外交,主动、平等地与沿线各国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交流和沟通,以自身的政党角色探讨治国理政之道以及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达到加深理解、改善国家关系之效果。例如,在促进与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过程中,政党间的交往既可以培育长期合作的良好环境,又能够准确把握各国的政策方向,引领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尤其在沿线国家中更应该着力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促使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共识。总之,政党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各国对中国以及中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猜忌和疑虑。
2.协调各方,合力行动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战略是沿线60多个国家的联合行动,即使各国在该战略上已形成共识,但也会因为一些国家不同的战略目标、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差异,以及具体项目人员的知识、经验、态度等差别,而导致在具体的战略事务合作中出现分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还应搭建各沿线国家相互调试的交流平台及其他一些相对畅通的沟通渠道。这种协调沟通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部门间、产业间、城市间乃至不同社会团体间多样化、不同层次的协调合作。这些协调合作就是国家间双方或多方的互动行为,其实质是国家间在求同存异前提下就各种事务进行相互协商,并形成合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非常重视同各国政党的交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型,并积极倡导和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政党协商,有利于各方在全球问题上或分歧事件上交换意见和交流看法,可以达致增信释疑、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之目的。就此意义而言,政党外交能够促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各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协商,淡化分歧,相互协调,合力行动,这也是政党外交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上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作用。
3.整合资源,互补共赢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既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目标,也是顺利推进该战略的基本保障。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的交往互动日趋频繁、紧密,人类所面临的跨国界问题、全球问题不断增多,互利共赢已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对此,毛泽东早就指出,“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合作就不能维持下去。”[4]而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也已经证实,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扩张,不结盟,不称霸。
另外,就“一带一路”战略而言,各沿线国家会因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对该战略存在不同的理解与期待。在如何整合各沿线国家资源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工作必将大有作为。通过政党之间的交往与协商,可以帮助政府收集到更为丰富的外交资源和信息,这有利于发现共同利益、达成共同观点,使之最大化。同时,政党外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或影响到各国的政策取向,使之趋向共同的价值判断,这有利于各方积极发挥优势,实现合作共赢。总之,通过党际交往渠道,推进各国资源的整合、推进社会各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达致互利共赢,是政党外交的特殊优势所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交资源对于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出来。可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政党外交既是整合多方资源的转换器,又是促进外交资源有效利用的“孵化器”。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国际环境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经济圈的创造性介入,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球共同参与和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探索与实践。在这里,还必须对所谓的“政党外交搭台,经贸合作唱戏”的提法做出阐释和说明。政党外交旨在“通过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侧重于做人的工作,为建立、巩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5],因此,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虽然有其优势,但并不能取代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政党外交服务于国家利益、塑造执政党形象的客观要求。在国家交往的实践中,形成共识则心齐,这是思想观念的整合,合力行动则是对资源的整合。可见,互利共赢是沟通的前提,也是协商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政党外交融“交流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三维于一体,旨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阐释“新丝路”文明的共享性,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铺路搭桥,铸就“共享发展”的共识,实现互利共赢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宏观引导作用,既体现于政党外交的基础性和积累性上,也体现于政党外交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上。
如前文所述,正是融“交流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三维于一体,政党外交才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铸就共识、合力行动、互补共赢”等宏观引导作用。但是,政党外交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就涉及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实现机制问题。所谓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实现机制,就是指为了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所开展和推进政党外交的一切形式和方法。具体而言,这一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参与政府外交
纵观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趋势,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是相辅相成的,其工作宗旨并不局限于维护政党利益,还有以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为首要前提、以服务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就此意义而言,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的作用,其出发点就在于追踪和掌握国家发展动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和国际关系的宏观建设。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一带”主要是由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组成,而“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的是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边接壤的是成熟的欧洲经济圈,涵盖沿线国家达到60多个。这里除了各国经济参差不齐之外,还存在两大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一是战略需求多元化、文化差异显著化等问题特别突出;二是部分国家存在边界纠纷、恐怖主义泛滥、宗教冲突、政局不稳等问题,致使区域安全与稳定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加剧了“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风险。正如有国内学者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治理的成效决定着‘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成与败”[6]。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府外交,参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治理。当然,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有着原则性区别,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政府外交事务,但政党外交可以与政府外交并行,或积极开展活动,促进政府外交的顺利开展或发挥自身优势,弥补政府外交的不足,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2.推动跨国政党双边交流
采取智慧灵活的方式,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政党双边交流是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又一重要作用实现机制。如前文所述,沿线国家数量众多,形势错综复杂,各国政党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加之地区内复杂的宗教冲突、恐怖主义泛滥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党外交的开展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党的交流,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党外交的开展要采取更加智慧和灵活的方式。
为此,首先应加强对沿线各国政党的研究,尤其是对较有影响力的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力量构成、党派关系进行全面研究,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政党双边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不断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政党的双边交流层次,不断拓展交流内容,创新交往形式和交流渠道。在广度方面,既要有经济、生态、科技方面的交流,也要有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既要与已经建立党际关系的政党保持良好的关系,也要与未建交的政党加强交流,特别要增进与欧洲经济圈主流政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增进了解、消除分歧,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扩大共识。在深度方面,既要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深入探讨和分享各自的治国治党经验,也要配合各国政府处理好相关领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3.促进多边政党合作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党的舞台首先主要立足于国内,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政党都会有视野广阔、容量宏大的对外战略考量,决不会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一国范围内[7]。多边政党合作机制作为政党外交和政党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为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诸多灵活、多样的交流渠道。应该说,多边政党合作机制既可以解决国家和政府不利于解决的国际问题,也有利于实现对国际组织和意识形态的积极影响。
此外,多边政党合作也是政党外交助力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又一重要实现机制。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体现就是2015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此次会议借助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这一多边论坛机构,对亚洲各政党、智库媒体、工商企业、民间组织等不同的社会主体积极宣传“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与前景,并以探讨政治、经济、民生话题为契机,增进各国的合作共识,凝聚行动力量,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开展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开展政党外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政党国际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政党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个立足于“一带一路”战略、面向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开放的丝路跨国政党组织,该组织成员既包括沿线各国的政党组织,也包括愿意致力于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其他国家政党组织。
同时,由于政党外交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引导作用不仅体现于经济的共赢上,而且还会外溢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而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加之,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政党外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宏观引导作用的实现机制,并不局限于参与政府外交、跨国政党双边交流以及多边政党合作上,还会有不断更新的表现形式。
如前文所述,政党外交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外交、跨国政党双边交流以及多边政党合作等机制,实现交流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为“一带一路”战略铸就共识;提供合力行动,实现互补共赢。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政党外交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还应遵循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就是指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四个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对外交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原理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政党外交工作中处理不同类型、不同信仰政党之间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在政党外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坚持独立自主。这是我们开展政党外交的立足点,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前提。其次,应坚持完全平等原则。不推行大党主义,主张中国和沿线各国的政党不论大小、执政与否,均应享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再次,应相互尊重。不应抹杀各沿线国家的发展国情,不强行要求对方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尊重各沿线国家自由选择并发展其经济、政治及文化制度的权利,尊重各沿线国政党依据本国国情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权利。最后,应遵守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一带一路”战略的各成员国政党之间不能以任何理由干涉他党的内部事务,不能介入别国国内政党之间的具体事务,更不能利用党际交往干涉别国内政,尤其是不能直接干涉别国是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部决策事宜。
另外,还要重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政党意识形态问题。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在国际关系中,“无论是出于善良愿望的主张,还是气候的暂时变化,都不会抹去意识形态的对立”[8]。可见,政党是意识形态色彩最浓厚的政治组织,对政党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各沿线国的政党之间免不了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甚至对立。就此意义而言,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基本原则的实质,就是要求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反对以意识形态挂帅的政党外交,坚持超越意识形态的政党外交。具体而言,首先,应承认并尊重意识形态多样性及其差异,尊重各沿线国政党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对意识形态的自主选择。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不搞意识形态争论,不扩大既有的差异,不搞对立,把政党交往的注意力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共享发展这一共识上;坚持求同存异,通过交流减少或搁置差异,增加各国在思想、利益方面的交集,加强了解与互信。我们要充分解释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并充分利用这一共识,突出发展利益的共享性,反对唯意识形态化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倡导超越意识形态的国家合作。为此,在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文化传媒手段,积极推进中国文化、治国理念和开放战略的外宣工作,增加沿线各国对中国治理模式与开发战略的了解与认同;在内容上,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包含国家间的经贸合作、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等,必然涉及沿线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甚至一些问题将对“一带一路”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政党外交应在当事国意愿的基础上,扮演好协调者与负责任国家的角色,着力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保驾护航。
2.以“中国梦”和“丝路梦”的相通共赢来创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般而言,政党外交是一个政党对内政策的延续,其与国家内政有着紧密的关联,并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建构性关系,尤其是执政党的外交战略选择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将表现出一种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决定和影响了执政党的外交战略选择;反过来,执政党的外交战略选择正确与否又会促进或制约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深入客观地研究本国实际、认清基本国情、认清本国在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但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及战略目标。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依据这个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政党外交,服务于国家利益。总之,中国共产党在从事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相关的对外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循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从某种意义而言,发展是世界共同的追求,是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梦”和“丝路梦”相通共赢的基础。在中国产能过剩、深化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促进经济发展、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中国梦”和“丝路梦”既共通于中国实现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核心利益之中,同时也共通于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界各国国家核心利益之中。这就需要政党外交发挥交流沟通、铸就共识的功能和优势,消除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威胁”的疑虑,铸就共享发展的共识和积极性。另外,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政党外交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允许某些试点先行先试,但避免对某国或某一政党甚至某一项目的过度聚焦,而应统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主要目标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加以协同推进。同时,紧密结合沿线国家的具体国情、党情与民情,制定交往规划与策略,避免自说自话,影响外交效果和国家形象。当然,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同时,还应兼顾政党利益和国际利益,妥善处理好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和国际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而又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例如,在明确并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就非核心利益进行协商和妥协,以兼顾相关国家、地区的利益。
此外,在统筹好各国间彼此核心利益的同时,还应协调好战略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而言,战略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商业利益、企业利益等局部利益或短期利益。“政党外交搭台,经贸唱戏”所遵循的即是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地位,而市场总是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显然,市场所追求的商业利益并不总是与国家的战略利益相吻合,甚至有时相悖而行。因此,有必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战略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战略利益包含决定着商业利益,而商业利益又会影响战略利益。政党外交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立足于“一带一路”的整体战略目标,防止商业利益损害整体利益,同时又要重视市场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商业利益对整体战略的推进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原则上,做到“攘内安外”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在跨国项目合作中,在为企业提供投资指南时,力促中国企业和人员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承担起传播“丝路精神”、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使命。总之,政党外交应该以“中国梦”和“丝路梦”的相通共赢来创造良好政治生态,助力“一带一路”战略。
3.因地制宜、慎重应对,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
宇宙间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间亦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问题都应该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辩证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将推进的是包括亚欧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参与国应共担建设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将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涉及面之广、影响面之深,绝非一般战略所能比拟。“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政党外交既要看到国家利益的同一性,也要看到国际关系的斗争性,要善于处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就“一带一路”战略的中枢节点——中西亚而言,它具有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优势,这一战略特点使其成为美国、俄罗斯、欧盟等竞相角逐之地,致使中西亚各国长期以来政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严重的政治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在地区内部相互交织,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问题特别突出。面对纷繁多变、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政党外交要懂得掌握和运用好唯物主义辩证法,始终坚持因事施策、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原则。总之,政党外交既要根据当今东亚、中西亚、欧洲等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性质、不同政治战略和不同的政党结构,因地制宜、精准定位,以实现有效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之功效;又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理性面对从未停止的亚欧大陆地缘政治之纷争及其背后的大国博弈根源,因事施策,统筹兼顾,促使国家间从负和博弈、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为“一带一路”建设锦上添花。
4.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襄助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的开放战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不仅需要正确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准确把握其中的各种因素和各种关系,也需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汇聚力量,积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下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之一,他们与中国共产党政治方向一致,是共同致力于中国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聚集了各个领域的精英,具有广泛的社会、政治资源,并积累了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在联络感情、促进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民主党派这一重要的政治资源,以其有别于执政党的民间身份和联系广泛的特点、优势,必将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外交合力,搭建广泛的交流与对话平台,不断增强广大海内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对“丝路精神”的共识,协调疏通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渠道,整合多方资源,共同筑起“丝路梦”。就东南亚地区而言,该地区多为新兴的经济体,虽然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地区内存在严重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如基础设施落后、政局不稳定、南海问题、金融风险等都是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当然,该区域内也存在着诸多有利条件,例如,地区内有4 000万的华侨华人,他们是中国发展和建设的宝贵资源,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意义重大,用得好,这些资源能够助力畅通瓶颈、有效控制发展风险。显然,民主党派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而言,民主党派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开辟活动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沟通,铸就共识、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还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优良传统和坚定信念,彰显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政党声誉。
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主张真诚合作,而不是借机控制和干涉他国内政;坚持平等协商,不以领导者自居,不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妥善处理好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和国际利益三者关系;主张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摒弃唯意识形态的做法。当然,这既不意味着放弃意识形态,也不意味着被同化,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坚持因事施策、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只有遵循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国家利益至上、反唯意识形态等基本原则,采取因地制宜,汇聚多方力量等策略,政党外交才能真正通过参与政府外交、跨国政党双边交流以及多边政党合作等机制,发挥交流沟通、协调各方、整合资源之功能,为“一带一路”战略铸就共识,形成合力行动,实现沿线各国的互补共赢。
[1]刘兵. 观察“一带一路”的多维视角[N].解放日报,2016-02-05.
[2]潘洁敏,陈多友. 试论东亚地区文化的共性与特性[J].东南亚研究,2010, (5).
[3]曹天禄. 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 (3).
[4]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67.
[5]林怀艺.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 (1).
[6]杨思灵.“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治理及挑战[J].南亚研究,2015, (2).
[7]周余云. 论政党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7).
[8]尼克松.1973年对外政策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1.
[责任编辑:巩村磊]
2016-05-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BKS038);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陈心香(1982—),女,博士研究生,从事政党政治与侨务政策研究;林怀艺(197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政党政治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D820;D05
A
1002-462X(2016)09-00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