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编者按: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实质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目的是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取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各地按照中央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实施了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我们选编了部分省市的做法,以方便各地在实践中学习参考。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增强市场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简政放权持续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取消和下放223项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布了保留的302项行政审批事项,与2012年相比精简了48.6%。二是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先后有1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并向社会公布了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目录;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平均注册时间从26天缩短到3天。三是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明显加快。先后3次取消企业投资天然气储存设施等核准事项20项;取消银行贷款承诺等18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国家顺利对接,已有84个非涉密项目通过平台试行联网审批;成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管理中心,进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项目382个,总投资3136亿元。四是收费制度改革逐步规范。免征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42项,年减轻企业负担4亿元。
(来自人民网)
2014年以来,杭州一马当先全力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政府的权力清单、政府的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浙江政务服务网),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权力事项清减率达70.8%。今年,浙江政务服务网这张网在全国率先向村一级延伸,基层百姓、企业办事只需上“一张网”,尤其是缴违章罚款、缴学费、缴水电煤气费,使用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目前,政务服务网已形成“2+4”的功能板块。个人办事、法人办事两个主体板块,按主题、按部门对全省政务服务资源进行全口径汇聚;阳光政务、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数据开放四个专项板块,分别体现网上晒权、网上行权、网上惠民、数据利民的功能。政务服务网手机端APP里面集合了全省12000余个政府组织机构和超过10万名工作人员,以满足企业和百姓的办事需求。
(来自腾讯大浙网)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创新“6+1”“9+X”项目联合审批机制,设定“模拟审批+联合审批”快捷方式,打通“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绿色通道,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一是实行“6+1”“9+X”会商会审和分级协调制度。“6+1”会商,主要从产业政策、节能、环保、土地等多个方面对项目“能不能上、要不要上”作出评价;“9+X”会审,主要解决项目“怎么上,怎么批”的问题。二是打通项目审批的“最后一公里”。简化6类审批、7类前置性环节,合并8类审批环节,减少7类项目审批申请材料。今年又取消前置中介服务事项53项,取消前置条件材料114项,取消102项兜底条款。三是对特定项目采取“模拟审批+联合审批”的运作方式。在土地报批等环节同时启动后续或相关联的其他审批程序,实行提前介入、联合审批。对于余姚万达广场、火车站宁波枢纽工程南广场项目等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模拟+联合”的方式,加快项目进度。四是集中研究同类项目或特定项目审批办法。对无法对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审批的项目,组织研究出台专门解决办法。
〔来自《宁波通讯》,2016(15)〕
商丘市坚持“能减则减、该放尽放”,着力推动简政放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以来,商丘市先后4次优化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14项精简到100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县级审批事项由1078项精简到945项,平均每个县(区)保留120项左右。二是精简行政职权。市政府行政职权由4896项精简到2648项,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所辖各县(区)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由22417项精简到17643项,平均每个县(区)保留2200项左右。三是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由50项精简到33项,编制并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四是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市级公共服务事项由272项减少到190项。
(徐洁)
近日,焦作市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多、审批效率低、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探索实施模拟审批办法,有效助推了项目工程建设。一是成立并联审批领导小组,加强对各审批部门开展模拟审批情况的全程跟踪督查,实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做好企业与审批职能部门对接,利用审批前辅导会形式,指导企业准备相关材料,避免企业走弯路、多花钱。三是增加模拟审批实施项目数量,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修订工作细则,促进模拟审批更好运行。四是组织开展观摩学习,积极开展模拟审批实施情况观摩学习,对好的做法予以宣传推广。目前,焦作城际铁路南广场、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建设工程领域重点项目正按模拟审批程序顺利运行。
(杨磊 秦磊)
今年以来,邓州市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创新推进“四化双评”工作,助推“放管服”改革走向深入。一是社会治理网格化。在全市626个村(社区)划分6111个网格,建立健全包村联格、联系服务群众、案事件处理等机制,推动人员和资源下沉基层。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和若干网格员,政府部门人员下沉网格,乡镇机关人员包村联格,村(社区)干部分包网格,“点对点”为群众提供服务。二是服务群众信息化。建立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以信息化实现市、乡、村和网格互联互通。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信息,整合公安、民政、人社、工商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基础数据库。三是服务群众全程化。首批梳理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育服务证登记、农机购置补贴、临时救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60个办理事项放在网上办理,其中行政审批事项29个。四是服务效能公开化。把信息平台与事项服务审批单位、乡镇、村(社区)和党员群众的手机连接起来,实现所有服务审批事项全程短信提醒。五是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党组织、党员均划分为五个星级来争创,把服务群众质量、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内容,每季度一评,年底一总评,为“四化”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谢殿波 魏新征)
责任编辑 朱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