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长征精神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董必武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长征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长征精神的锻造者。
习近平同志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革命理想主义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在长征途中,董必武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献身理想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当中央还在做长征的准备工作时,何叔衡问董必武:“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还是愿意从军去呢?”董必武坚定地回答道:“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党团书记约他谈话,通知他两件事:一是组织上决定他随军长征,让他担任后勤部卫生队干部休养连党总支书记;二是决定把他的新婚妻子陈碧英留在根据地打游击。董必武表示完全服从组织的决定。尽管跟新婚妻子的情感难以割舍,但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董必武毅然决然地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
年近半百的董必武跟普通战士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坚定的革命理想主义是他克服环境困难、胜任繁重工作的精神支柱。长征胜利结束后,董必武在《长征纪事》中动情地写道∶“在长途中遇到一切天然的人为的困难,不曾令我丝毫沮丧过,同着大家一齐克服过了。到瓦窑堡后,东征时还是跃跃欲试。这样看起来,即在出发前知道路很远,时间很久,险阻艰难很多的话,也未必能变更我随军的意念吧!”这段简短而坚定的自白是董必武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是相辅相成的。董必武心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行动上便展现出了英雄般的大无畏气概。在长征途中,董必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万难、敢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行军途中,董必武展现出过人的英雄气概。1935年春,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党中央下达了强渡大渡河的命令。在强渡大渡河的前夕,董必武所在的连队经过一条半山腰上的狭窄小路。小路下边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有摔下去的危险。在这个连马都畏缩的地方,董必武却毫不犹豫地大踏步前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可见一斑。
董必武还有着英雄般的牺牲精神。在他们抵达卓尔基少数民族地区,宿营在一个小镇上时,有特务放火烧房子。面对险情,他沉着冷静,组织大家迅速将伤病员转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抢救伤病员,逐一检查每间住房。有个班住在楼上,他亲自上楼察看,同志们拉着他的手说,这太危险了。他却说:“干革命总会有牺牲,一事当前,不能首先考虑自己。”话虽短,但掷地有声!
有了坚定的信仰,有了革命的斗志,有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红军就有“一定能胜利”的自信,这就是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董必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不灰心丧气、悲观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藐视困难,坚信必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董必武身上得到了彰显。
作为后勤部卫生队干部休养连党总支书记,董必武任务繁杂,有时候要前后往返跑别人几倍的路,因此时而摔跤,甚至满身泥浆,但是他却自称“泥人董”,这种自嘲式幽默为队伍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尽管环境艰苦,可是他仍旧保持着文人本色,经常和徐特立、谢觉哉吟诗作赋,乐观精神可见一斑。
过草地可谓长征途中最艰险的一段路程,但寒风肆虐、沼泽遍地的草地,不仅没有浇灭董必武心中乐观的火焰,反而使他的思绪飞扬在革命胜利的遐想之中:“革命胜利后,有专门人才来这地方考察一次,一定有许多适用于人类的东西发现出来。”哪怕是行走在令人心生绝望的大草地,董必武仍旧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憧憬着革命胜利后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董必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绝佳写照!
董必武坚强、无畏、乐观,但他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相反,他诠释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尽职尽责、先人后己、团结统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他担任干部休养连的党总支书记,尽职尽责,被誉为“三不停”——脑子不停、手脚不停、嘴巴不停。他先人后己,很少骑中央配给他的马,经常让马驮书或者驮粮食,或者把伤病员劝上马,自己拉着缰绳在前面引路。
董必武十分注重革命队伍的团结统一,极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和宗派活动。1935年夏,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张国焘将中央的决定置若罔闻,企图独揽带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分道扬镳。董必武毫不犹豫地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逃跑主义,坚决拥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曾教育感到困惑的干部休养连的连长侯政:“北上是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张国焘要分裂党,要南下逃跑,就是错误路线;逃跑是右倾机会主义。我们要团结争取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北上抗日,孤立张国焘。”这彰显了董必武顾全大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第一,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是我们走好今天新长征路的明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董必武心中有理想之光,在恶劣的环境面前“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敌军的围困之中“我自岿然不动”。今天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也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在理想信念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用理想之光照亮前途,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第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走好今天新长征路的武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英雄气概是董必武的“枪”,他用这把“枪”战胜了“雪山”、“草地”等穷凶极恶的“敌人”。今天新的长征路上,各种困难与考验仍然层出不穷,我们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没有大无畏的气概和敢于牺牲的精神,在一系列的考验面前就会畏畏缩缩、停滞不前。因此,我们需要高举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宝剑披荆斩棘!
第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我们走好今天新长征路的支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开朗乐观、坚信必胜是支撑董必武走完长征程重要动力。今天新的长征路上,不可避免会遭遇到挫折与失败,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因此,我们应有董必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四,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走好今天新长征路的保障。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董必武的一言一行无不以集体为先、大局为重。以老弱伤病和妇女为主的干部休养连能够胜利完成长征,与董必武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今天的长征路上,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吃苦与享乐孰先孰后的选择问题,个人利益至上者遭人唾弃,个人英雄主义者难成大业,只有胸怀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乘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