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娟 何海燕 贾京鹏
无障碍环境(英文:Barrier Free Environment或Accessible Environment),翻译自英文,意思为一个可以让人通行无阻,而且易于接近及到达的理想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各类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1 关于美国盖劳德特大学
盖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文中简称GU)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校园面积99英亩,是一所专门为聋和重听者设置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的大学。作为一所私立的,拥有国家财政拨款的多元目标的教学机构和研究中心,该大学也为聋、重听、及健听者设置学术研究和公共服务。130多年以来,盖劳德特大学已成为一所学术机构,一个文化中心和聋人能力的象征,这里成为一个集教学、研究、学习及服务于一体面向全世界的聋人“乐园”。
该校创建于1856年,由慈善家,曾任邮政大臣的艾默斯·肯多尔捐出了他在华盛顿DC东北位置的两英亩地产和一幢房子,建立了一所聋校。艾默斯·肯多尔聘任托马斯·霍普金斯·盖劳德特(美国第一所聋校的创办人)的儿子爱德华·米勒·盖劳德特,作为学校的第一位负责人。1864年,亚伯拉罕·林肯签署法案批准盖劳德特大学学位授予权。三十年后,1894年,在校友会的要求下,学校以托马斯·霍普金斯·盖劳德特的名字命名为加劳德特学院。1986年里根总统签署的聋人教育法案中准许了其大学的地位。1988年,在学生领导的“推选聋人校长”抗议运动的影响下,学校董事会任命I·金·乔丹博士为盖劳德特大学第一任聋人校长。多位美国总统曾视察过盖劳德特大学,如罗斯福总统、约翰逊总统、卡特总统、克林顿总统等。克林顿总统被该校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现在,将近两千名学生在艺术及科学学院、交流学校、教育及人文学院和学校管理学院的50多个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进行学习。共有教职工228人,其中34%为聋人或重听人。该校及其全体员工在发展的过程中愈来愈明确如何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他们可为来自美国及全世界的听力残疾学生提供所需的高等教育。
2 听障人教学空间设计师的观点和应用
Mr. Hansel Bauman是美国著名的“听力残疾人校园空间”设计师,设计了GU的部分校园和教学环境,针对听力残疾人的特点在设计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观点:
2.1 空间(距离)要素
为听力残疾人服务使用的空间距离要较为普通人的要更大和宽,因为听力残疾人只能依靠视觉来观察周围和信息,例如在通道设计时,普通的为2人通行的通道最小为1200毫米,为听力残疾人就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尺寸。
教室空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有黑板这一边为长方形的宽边,而长边作为教室的进深方向,而GU的教室设计大多是进深尺寸短,看起来更宽敞的接近于方形的空间,这样的尺度关系是为了方便课堂上的手语沟通,桌椅会围绕黑板方向呈U型摆放,所以不需要进深过大的空间。
2.2 空间(聋人无障碍)要素
空间要尽可能的体现出通透性和可视性。为听力残疾人群服务的空间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空间隔断,尤其是校园的教学环境中的空间设计中隔断墙体要考虑设置垭口,尽量采用承重柱来替代承重墙,以保证视觉通透。
基于视觉隔断的多空间功能分割。该设计根据听力残疾人以视觉为主的认识特征,将各活动区域以高于视平线的隔断方式进行划分。从图1中可以看到,每个活动区域的面积并不大,但是由于听力残疾人并不会被相邻区域中产生的声音所干扰,该设计即实现了有效的活动区域分离,又很好地做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
而在开放式空间和通道空间中,所要获得的效果确是要最大程度的通透,为听不到声音的人们方便观察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从图2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纵向的走廊走向横向的走廊,还是从横向的走廊走向纵向的走廊,人们总能“看到”各个角度的情况。在GU的教学楼中,室内空间多采用弧线设计来替代90°角的转折处理,这样一来,听力残疾人就不会因为缺乏听觉能力而无法对后者空间中的运动体进行认知,可以避免来自两个方向听力残疾人由于听不到对方的脚步声,发生身体碰撞的现象发生。
2.3 采用具有反光的建筑装饰材料
考虑听力残疾人依靠视觉感知环境的特点,解决听力残疾人如何可以感受到身后(视力观察不到的角度)的情况,在室内装修的立面可以利用具有反光特性的装修材料,例如:玻璃、玻璃砖、不锈钢、镜面等材料,由于听力残疾人多年养成的习惯,对影像和光影微妙的变化都会做出反映,更方便他们感受到周围的信息。
2.4 灯光和色彩
大多数人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会认为听力残疾人的眼睛特好用,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感知外界信息主要依靠视觉,就认为他们视觉特别好,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由于听力残疾人每天都需要利用眼睛感受信息,所以他们的眼睛较之健听人更容易感到疲劳,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一点,在灯光和色彩的使用上要减轻由于设计不当加重带给听力残疾人的视觉疲劳感。
色彩使用要尽量采用便于识别的、对比清晰的、便于视觉分辨的设计。避免“利普曼效果”,利普曼(Liebmann,1927)发现:如果内外两领域的明度差相似,只是色相不同时,不易产生图和地(背景)分化,形也不易理解,称为利普曼效果(Liebmann effect)。例如红和绿色的明度值接近,当这两个颜色在搭配使用时,就会出现利普曼效果,也就会出现信息不易分辨的情况。
所以为了使听力残疾人更容易辨识环境以及其他文字或者图形信息,要尽量选择色彩属性(明度、纯度和色相)对比较强的色彩搭配,可以形成较好诱目性和分辨性的效果。
灯光要考虑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结合,避免强烈的光线造成视觉盲点和刺激眼睛,柔和的光照在保证有效光照环境的同时,也不会造成对眼睛本身的刺激和伤害。
闪烁的灯光成为有效的提示手段,教室中上课下课的铃声被频闪的提示灯替代,而宿舍的门铃也变为闪烁的灯。在这里屏蔽了听觉,开启了视觉模式,在此学习生活的听力残疾学生感受到的是真正的无障碍体验。
2.5 震动
目前我国根据听力残疾人的听力障碍程度分为四级,其中一级最重,四级最轻。对于听力残疾四级相关描述如下:“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dB分贝)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一般情况下在26分贝左右及以下的声响听力残疾人群基本上就听不到,声音虽然听不到但是听力障碍人可以通过感知能力来感受伴随声响的震动,利用听力残疾人的可以感知震动来传递信息成为一种不错的方法。例如:教室中的可震动的木地板可以成为替代声音成为很好的信息源,跺脚引发的地板震动可以快速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震动也被当作一种交流方式在听力残疾人教学空间中被有效利用。
3 结论
盖劳德特大学一直是高等特殊教育特别是听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导,在这里不仅拥有最著名的听力残疾人教育专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条件,更有对听力残疾人最人性的关爱,通过对盖劳德特大学校园教学环境的考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从听力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角度设计空间,从色彩搭配设计入手,保护听力残疾人重要的接受信息器官——眼睛,同时利用科学的配色方法和设计更好地为听力残疾朋友服务。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