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讲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博士)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既阐明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也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干部和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当前执政党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内容。
1、网络技术引领时代变迁。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民数量逐年递增,手机网民成网民主体。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后来居上,吸引了大批网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它意味着我们从“信息时代”迈向“知识时代”,再走向“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这种变化也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数字化浪潮下的社会时局。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和虚拟经济异军突起。网络政治不断升温,从网络问政到微博问政,互联网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态,构建了中国的第二大舆论场。网络拓宽了公民的意见表达渠道,公民的权利意识增长的同时,传统权威的离心力增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挑战传统,网络文化的短平快优势,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快媒体兴盛的同时,传统媒体遭受冲击,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被削弱。网络心理复杂多元,各种社会心态在网络上得以自由呈现、甚至无限放大,社会信任指数不断下降,社会情绪反向的现象在网络上体现突出。
1、享受数字化生存,不满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说教。一部分人以信息代替知识,以知识反对信仰。不相信意识形态的说教,甚至不再相信信仰本身,成为网络时代的犬儒主义者。一部分人主张思想多元化,“我的地盘我做主”。一份调查报告归纳了当前国人思想上的五个“同在”:观念更新与价值取向错乱共处,对成就认同与对现实不满相随,乐于奉献与讲求实惠相伴,忧患意识与失望情绪交织,共同理想与信仰多样并存。在人们思想多元化和自主性不断发展的今天,凝聚共识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2、反思信息过剩的思想混沌,期待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引与创新。人们在信息轰炸中,需要指引与方向。我们面临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产能最大的莫过于信息。由于信息的足够丰富,人们得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但与此同时也患上了信息强迫症。很多时候,信息的狂轰滥炸与真相的暧昧不明,让人疲惫,而失去方向。社会转型期,人心思变而不得正解是一种普遍的思想状态。理论抉择、道路选择,是困扰改革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在社会转型期,需要真理与信仰。如果缺乏对真理的认识和坚持,缺乏对信仰的信奉和坚守,社会变革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指向标,导致人心不安,局势不稳。因此,社会转型越是推进,人们对于真理与信仰更为渴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有更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渠道,选择的自主性成为互联网给大众学习带来的最大福利和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思想政治工作客体自主性的增强,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创造了契机。
1、拥有坚定的信仰和可靠的素质。自无可信,难以服人。自信是他信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思想工作,也是立场工作,思想以多元为贵,立场则以一元为准。思想政治素质,应包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法治意识、纪律观念、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要形成可靠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赖于政治工作者加强学习和严于自律。网络时代,知识老化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工作主体具备扎实的知识。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这个理不是虚空的大道理,而是在深入学习基础上,对自身知识储备加以提炼,经得起分析推敲的学理事理。
2、具备民主的理念和平等的姿态。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注重灌输和控制。灌输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灌输理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而在信息来源广泛和各种思想理论交流碰撞常态化的今天,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一味强调灌输,则会招致工作对象反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民主平等的理念,尊重工作对象的需求和想法,把工作做到对象的心里去。
1、阶级性到大众性: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的,党既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给人们的思想、价值以健康正确的引导,同时也要增强意识形态整合社会的包容性,将主流意识形态纳入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资源,增强意识形态理论的竞争性。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也是党的指导思想在阶级意识形态方面祛魅化的过程。
2、由虚转实:从宏大叙事到人性关怀。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一种无所不包的叙述。宏大叙事的政治特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关于国家及社会治理的政治内涵,更是隐含某种意志强加于人的以强凌弱的权力政治内涵。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以人为本,从人性的根本需要破题,不断深入探索,从个性化的精神生活上升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
3、由高到低:革命话语到常识语言到网络潮语。“语言可以败坏政治,政治也可以败坏语言。”革命话语是片面强调阶级性的意识形态的衍生物,也是宏大叙事常用的语言格调,虽然革命话语的遗产仍对当下政治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但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改变文风会风、不说官话套话等方面率先垂范,给各级党政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实处,在语言上也需要放低姿态,用常识语言甚至是网络潮语接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实现良性沟通。
1、政治营销,形象示范。政治营销,行甚于言。一张嘴、一个本、一支笔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刀切”“一锅煮”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借助大众媒体垄断公共话语权的历史也成为过去,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树立营销意识,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内容、选择具有竞争力和生动性的营销手段,将主流价值推送和渗透到广大干部群众之中。
2、祛形式化,添人性化。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弊端的形式主义严重,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普遍存在,听报告、做笔记、看影片等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很难起到实效。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没有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需要,缺乏人性关怀,因而工作手段也很不人性化。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人性化,工作手段要更加丰富,要更加符合客体认知习惯、贴合客体的兴趣爱好。
3、活用网络工具,善用舆论场。网络工具应用门槛低,具有开放自由、多边平等、直接交互等特性,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实现价值的共享和互塑。思想政治工作要灵活运用多种网络工具,加强与工作对象的直接交流,在动态交往中把握对象的思想倾向并针对性开展工作。同时,互联网作为当今中国的第二大舆论场,在引导社会意见走向,塑造社会共同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牢牢把握互联网舆论场的作用,通过多元化渠道推广主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