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定
维度·价值·取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论析
张世定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博弈错综复杂,而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是一种新的趋向。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却与综合国力不相匹配。为了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提升其国际话语权,是一种有效的战略选择。因此,立足西方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二重维度,具象考量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意蕴,科学认识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取向,必会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文化软实力
话语权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词,指的是话语传播主体通过构建一套世界观以及社会关系,形成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场域中,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具有基础性地位。
探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命题,离不开西方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二维空间。在国际学术界,主流的学术研究往往立足于西方的视角进行分析与叙事,非西方国家与地区都以西方的视角被观察,如基于欧洲视角建构起的近东、中东、远东等概念就是如此。
(一)西方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
从文化安全视阈看,当今的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各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1],文化话语权的国际表达也就成为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2]。为了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学术话语权的国际化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被西方国家建构起的西方中心话语体系就是如此。
从19世纪开始,英法等西欧国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规则的制定者,认为西方世界具有先天优越性,西方中心思想开始形成,一个由资本主义文明主导的全球性大冲撞和大交汇的文明整合正式开启。之后,随着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欧洲中心论和欧美中心论,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都是源于欧洲或欧美,西方文化殖民时代出现。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殖民,在于西方是一个权力主体。西方具有的这种权力,对于学术界表述、建构其他国家提供了持续的力量。
关于西方中心主义,德国史学家兰克认为,有些民族完全没有能力谈文化,人类思想只有在伟大民族中才能产生,世界的统一性就是拉丁和条顿民族开创的西方文化的统一性[3](P86)。兰克之后,韦伯认为,理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西方国家才能发轫,普世价值文化的镜像只能源于西方[4](P30)。
探究西方中心主义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西方主导的进步论、目的论、普遍主义为代表的理论范式的普遍流行,使得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呈现出集体无意识,或者套用西方理论研究本国问题;第二,西方理论界歪曲、贬低非西方价值理念,竭力推崇西方价值观念,以西方为核心型构世界历史图景;第三,西方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构了其世界话语霸权体系。
西方中心主义话语逻辑,是从先验预设的观点出发,将西方建构为文明和先进的地理单元,将其他区域建构为野蛮和落后的地理单元,实质就是阐释西方主导世界的合理性。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西方价值倾向的观点,如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处于温带地区的欧洲适合生产率的提高,热带地区不适合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欧洲理应处于领先地位;东方专制主义论认为:落后、野蛮、非理性、被动的东方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专制主义,先进、文明、理性、主动的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就是民主政体。因此,非西方国家只能依靠西方国家才能完成现代社会转型。西方中心主义立论的基础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和种族文化优劣论。他们认为欧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白种人创造的先进文化,注定欧美是世界历史的中心[5]。总的来说,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下的学术研究,就是要塑造西方人的优越感,传播西方价值理念,宣扬普世价值,进而影响非西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空前高涨,一些西方传统强国的国际地位开始下降。这就促使西方学术界重新解释、反思自身的传统,全球史观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理论界域,从全球视角而非区域视角审思不同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如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提出,工业革命之前东亚是世界体系的中心[6](P1);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认为,1800年以前的多元、非经济中心的世界中,西方没有任何完全为其独有的内生优势,19世纪工业化后,欧洲中心才开始形成[7](P5)。
可见,在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进程中,国际学术界开始抛弃原有的理论预设,以客观的态度看待非西方区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理论范式转换的实质是在西方中心主义框架下进行反西方中心的,客观上助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历史视界
古代中国,其哲学、文化和艺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亚洲儒家文化圈就是典型。但是,16世纪以降,中国逐渐走向衰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处在边缘化,并最终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1],中国文明稳定、独立的传承逻辑被打破,中华文明的单一线性发展由此中断。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主导中国学术研究格局之下,探求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克服西方中心,改变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失语状态成为历史任务。19世纪的西学东渐,在以资本主义学说为主流的背景下完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全球性转换的第一次否定和超越。而马克思主义为构建既非西方中心又非中国中心的理论范式提供了逻辑支撑,在吸收西方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创造性转换。
当下的世界学术舞台,中国学术发出的声音与其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打破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战略制高点[8]。为了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早就进行了探索。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大量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培养了大批的理论研究人才,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远景规划,形成了《科学工作十四条》《高教六十条》《文艺八条》等纲领性文件。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制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全方位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对话。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鼓励学术创新,加强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管理,全方位资助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对外学术交流增多,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9],在批判西方中心话语体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构建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基础,缺少哲学社会科学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薄弱的,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毛泽东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视,提出学术研究机构要由马克思主义者来领导,并提议设置了一些学科研究机构。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他的关怀下,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泽民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10]。胡锦涛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中共十八大前夕,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15年4月27日,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审定委员会发布《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2015年第一期)》,在专有语汇外译标准方面做了规范,为中国在相关研究文献方面提供了标准,有效地助推了话语权的提升。2016年5月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了文化自信、强化了问题导向、增强了创新意识,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动力。
现代社会科学是西方现代化的产物,以西方社会制度为逻辑前提,主要的概念与理论范式,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实践抽象出来的,有其特定的语境。而这些理论逻辑在解释中国问题时显得比较苍白,解释的效度有限。同时,中国自己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又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法国驻美国前外交官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揭示了美国的文化战略以及隐藏其后的政治竞争,提出:“以文化与信息传播为手段赢取地区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11](P366)欧美发达国家构建了话语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话语权的缺失状态。在新闻传播领域,约80%~90%的国际新闻资讯的解释权被西方媒体控制。美国控制了世界75%电视节目的制作,占据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并垄断了60%~80%的国际新闻[12]。在亚洲,国际话语权的角逐正在激烈进行。韩国宣布将在海外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日本向外界积极地增建“日语学习中心”,印度为营造21世纪“印度的世纪”而加大文化输出。
当下,受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主流的国际话语词汇及其理论如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软实力、巧实力、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等,严重干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期刊档次成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致使国内大量优质论文外流,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产生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学术自信,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陷阱,构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立场观点的概念、范畴和逻辑结构。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澍获得了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同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汉语文学水准和文化承载力获得世界的认可。但是,在目前多样化的写作中,对于建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民族记忆文学叙事的作品不多见[13]。同时,在国际学术界,SSCI收录的3216种期刊中,美国1364种,占42.41%;英国979种,占30.44%;中国大陆11种,仅占0.34%。3216种收录的期刊中,语种为英语的期刊 2883种,占89.65%;没有一种以汉语为办刊语种的期刊。A&HCI收录的1898种期刊中,美国为629种,占33.14%;英国为438种,占23.08%;中国大陆5种,占0.26%;以英语为办刊语言的1266种,占66.70%;以汉语为办刊语言的3种,仅占0.16%[14]。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力量不够强劲。
通过学术话语权来消解思想话语权,是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渗透的重要特点[15]。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于中国的观察,在话语上存在“围城现象”,在讨论上存在“非理性”,在传播上存在“蝴蝶效应”,在价值评判上存在“模糊化”。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方经济学居于绝对支配地位。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西化倾向明显。甚至一些国内学者倡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去政治化,如在讲坛、课堂、学术刊物和流行话语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倾向是否定哲学的阶级性(党性)、客观真理性,突出其所谓的“主体性”(价值性)、相对性、当下性[15]。面对这种冲击,理论研究缺乏应有的创新,造成工具与价值的分裂,以致出现失语状态,缺乏批判的能力。
全球化打破了中国传统学术单一的线性发展,使现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产生的原初逻辑与西方资本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学术三条线索交汇在一起[8]。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指向性。所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才能增强理论的解释力和话语的支配力。
(二)中国历史学研究国际化的哲思——基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分析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于中国由民族史向全球史转换的实践。因此,从历史学研究国际化的视角透视中国学术,是一种科学的分析路径。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久远。17世纪以前,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领先世界。康乾盛世以后,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1840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60余年,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在2010年经济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受到世界的关注度不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8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济南召开,世界学术界将焦点从当下中国转向历史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国际历史学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历史学会议,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始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次,每届参会的各国历史学家都有1500~2000人,中国历史学会于 1980年申请,1982年正式加入了该组织。1985年以刘大年、季羡林为正副团长的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参加了斯图加特举办的第16届大会。在中国举办之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亚洲国家举办过。以前会议的选题,主要反映欧美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第三世界国家历史研究的选题基本空白。20世纪30年代,胡适等人曾以个人身份出席过大会。
2005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欧美国家之外的澳大利亚的悉尼举办,大会专门举办了一个分论坛探讨中国历史与现代化问题。2010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其中一个特别讨论会的议题“中国、印度与日本的现代化:一项对比研究”就是由中国史学会主持的。应历史科学国际委员会秘书长Jean-Claude Robert教授的邀请,清华大学李伯重教授出席并作了题为“Water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的基调报告,中国学者第一次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报告。
2015年8月在山东大学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这次会议的开幕式主题“自然与人类的历史”和大会的第一个主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由中国史学会提供,中国学者主持的相关会议有16场,中国人作为评议人或论文提供人的超过70位,论文明显涉及中国历史的超过90篇,开启了聚焦中国历史和历史学研究的序幕。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致开幕辞,这是历届大会都没有的。
会议的举办,一是缩小了中国与国际历史学研究的差距;二是参与了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合理重构;三是有助于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国际表达,并寻求国际学术界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在尊重东西方价值理念差异化的基础上,找寻不同价值体系中的平衡点。
基于当下国际学术生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需要选择科学的路径。习近平从宏阔的视角提出,既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又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从事相关项目研究,才能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一)增强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轫于中国卷入全球化的历史逻辑,而它发展的动力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4]。因此,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加强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习近平也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6]。只有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解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中国探索、中国奇迹和中国故事。
为了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着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中国实际为逻辑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加快完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建设;三是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四是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五是发展冷门学科,最终构建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同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学术系统和中国传统学术三者共构其科学性基础。以加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为具体案例而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是西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了解西方关于中国共产党若干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通道。关于土地改革、“反右”、大跃进、“文革”等一些敏感历史话题,国外著述颇丰,但中国人自己写的外文版著述在海外难以见到,一些真相就被掩盖了。加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有助于缩小自我认知与外部认知之间的差距,全方位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宏阔的国际学术为视角,以改革发展的实践为素材,加强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提炼出富有学理性的理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树立研究的国际意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论是研究群体、论文数量,还是政府投入规模,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学术命题、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方面却较为薄弱。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17](P188)学术话语体系、话语权建设,绝非“造词”运动,不是简单地提出几个概念[14]。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产生的逻辑原点是全球化,将其融入全球哲学社会科学格局是科学的选择,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学术范式。因此,中国学者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需要树立国际意识,方能有助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目前,美国学术界就具有高度的国际意识。如美国大学、智库约有3000多人从事中国问题研究,中情局、国防部等机构从事中国问题的研究人员也在2000人左右,代表性的成果有《干部与腐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献与分析》《培训中国的政治精英:党校系统》《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演变的轨迹与内在的困境》等。近来,尤其是对中国梦的解读从正面、负面和中立三个面向呈现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但在西方学术研究中,大多是将中国视为他者来认识中国威胁或中国机遇的。建构中国威胁的叙事逻辑就是论证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挑战;建构中国机遇的叙事逻辑就是论证西方社会模式对中国的效用,从而改造中国。这种观点,都是西方学者用棱镜折射中国,非透视中国。因此,中国需要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意识,让国内研究的问题与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同频共振。只有在价值理念上与外界实现沟通与理解,才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而在长远利益上为中国稳步走向世界夯实基础。
中国学术根植于中华灿烂的文明,根植于百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根植于改革开放的探索。以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就一定能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在世界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助于打破国外学术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理念,形成面向中国实践的研究范式[13]。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国际意识,构建中国话语,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影响海外准确合理地观察中国。
(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潮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起着关键作用[18]。而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不容小觑。因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它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自2002年至今,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吸引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万名青少年参加,已经成为中国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被誉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为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2004年开始,中国借鉴英、法、德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但是,要持续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学者在世界舞台上出场。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利亚塔·希耶塔拉曾言:“很多人问我,怎样让中国历史引起世界关注,我想,如果中国学者能以更多其他语言介绍学术成果,而不仅仅用汉语,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的更多。”[19]
从宏大叙事来看,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中国学术研究要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作为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需要国际化,需要引导国内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向世界展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学术研究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和话语力量。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成功在国外发行40万册,被外国读者视为了解中国的工具书,就是很好的范例。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更需要软实力的支撑。软实力中,文化的感召力是关键,这就需要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知识与理论支持,来更好地提升国际话语权。
[1]邓正来,黄琳.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J].对外传播,2009,(1).
[2]苏娟.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J].当代世界,2013,(9).
[3]利奥波德·冯·兰克.拉丁与条顿民族史(1494-1514)[M].付欣,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韦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对西方学者中国经济史研究新趋向的思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6]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韩源,县祥.构建中国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9]陈奎元.继承优秀传统 创造新的辉煌——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60年的成就与启示[J].求是,2009,(14).
[10]王伟光.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2).
[11]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刘成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2]王泠.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态势[EB/OL]. http://new s.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59/4/class0159-00002/hw z349027.htm,2016-06-06.
[13]欧阳雪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5,(1).
[14]建设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N].学习时报,2016-05-23.
[15]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
[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8]刘国新.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9,(10).
[19]各国历史学家齐聚山东济南 [EB/OL].http://new s.lskxdh.dzwww.com/,2015-08-20.
[责任编辑:陈梅云]
张世定,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
G125
A
1004-4434(2016)09-01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