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威,刘 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视阈与思想维度
杨威,刘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乃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解读与理论探索。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的宏观背景和现实条件,文章从四个维度,对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的基本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即从历史观视阈阐释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现实境遇和发展走向;从文化观视阈讲清楚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当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价值观视阈诠释传统文化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世界价值;从实践观视阈分析传统文化扬弃与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方式和途径。通过梳理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层次结构和内在逻辑,力图呈现和把握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使之在新时期彰显现实意义,焕发时代光彩。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并阐述了诸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观点、新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论断站在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评判、现实定位、当代价值和实践途径作出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代表了我党在新时期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史任务上升到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指明了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观跨越了单纯从时间维度来审视传统文化的藩篱,他以“历久弥新”来解释传统文化的特点,即继承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现实基础相结合,将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微观的现实条件相衔接,进一步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并且,他还通过凝练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神,赋予其以符合时代特征的独特魅力,从而彰显了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和发展前景。可以说,从历史观视阈出发,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把握和理解的理论前提和先决条件;以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发展维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把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传统文化科学态度形成的客观依据和现实观照。
(一)从历史维度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观即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特质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予以描述的——所谓“历久”,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谓“弥新”,则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3](P266)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维度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也给予充分肯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思想形成和发展所经历的先秦儒家、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等历史时期;第二,肯定了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学说及其对世界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三,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延续和发展,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宏大历史背景及纵向文化发展的考察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贡献的肯定,奠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基调。在“以古鉴今”的历史观视阈下,通过对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把握与描述,使得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时代性的共同彰显成为可能。
(二)从现实维度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与独特标识。一般认为,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经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对抗、交锋与融合之后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与区域性文化产生冲突,这一冲突正是由于不同文化自身的根源性差异所引起的。然而,这种冲突或矛盾不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成,而且还促进了民族主体性文化内源性动力的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即是说,一个国家抑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彰显其民族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他还进一步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6]这是因为,民族文化总是以其固有的结构模式、发展规律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一方面,民族文化影响着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从而成为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助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代,民族文化亦成为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选择的内在依据和本质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观视阈出发,对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了价值评判和理论论证。也正因为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今时代重新焕发光彩,这也正是其“历久而弥新”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三)从发展维度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时代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强国目标即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文化层面来讲,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体现在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中国梦。将中华民族的共同道路与共同目标建立在民族文化这一根基之上,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亦是当下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现实目标与任务。换言之,民族复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迸发于这个时代的复兴历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亦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力保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维度谈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他认为,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7]。另一方面,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8]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将民族发展道路和民族复兴目标统一起来,使三者形成不可割裂的内在逻辑体系。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从传统文化的历史观视阈出发,以其独特的文化特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内源性诉求,同时也诠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民族文化理性自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喻为“文化基因”,形象地表明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其意在强调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传统文化在现今时代的目标定位。他指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称其为“文化基因”,是因为文化固有的性质、功能与作用在其发展、传承的进程中起到了“文化遗传”的效果,这与生物学说中的遗传基因颇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传统文化依据其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在中华文明纷扰复杂的变迁史中演绎着文化基因彼此整合、衍生和演化的内在运作形式。正因为文化基因具有诸如此类的品质与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观,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判定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指向与定位,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基础。
(一)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9](P443)毛泽东提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论断,这其中理应将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在内,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0](P9-10)准确地讲,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体现“基因重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4]由此可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才能奠定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的思想基调和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亦不应囿于文化领域和思想维度,“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我们应找到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强国复兴的着力点,使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并赋予其以鲜明的传统特色。一言以蔽之,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之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文化观视阈内,正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
(二)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业已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和发展要求。如何将当代文化建设基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又如何使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第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历史价值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4]。第二,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P170)第三,传统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此外尚需指出的是,一方面,传统文化不等同于“旧文化”,不能同历史与民族割裂,唯西方世界马首是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固步自封,亦不能数典忘祖,停滞不前。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对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和明辨,进而更加准确地还原传统文化以本真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期间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全面、客观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通过一番现代转化使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之,传统文化唯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才能与现代文明相匹配;传统文化也唯有与现实接轨,才能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形成符合社会潮流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三)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1](P149)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能力的深度角逐[12](P44)。因此,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选择的内在根据和主导方向。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定位指向传统文化,进而彰显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深层原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首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形于中”而“发于外”,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3](P4)。其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以传统文化为立根基础和重要支撑,因为它能够为中华民族展示独特魅力并向外传播其价值理念提供持久动力。并且,提高文化软实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4]。可以说,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抑或是制度自信,究其根本必然是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乃至人类文明都产生过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能够认清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与民间交往等方式将蕴含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模式”传播出去,这无疑将有助于树立我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影响力、感召力与公信力。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观视阈讲清楚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益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基于其传统文化历史观和文化观构建起来的。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所谓“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5](P42)我们说,价值观念的实质是对事物价值性的把握,价值观念的对象是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价值观念的认知方式是理解和认同[16](P64)。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观是属人范畴,需在社会的现实境域下才能得以显现。与此同时,价值观亦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为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认同和价值评价等构成要素提供了内在的本质属性。因此,本文又从价值观视域出发,试图阐述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论断。从中可以看出,其主要理论贡献就在于能够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联系起来,等等,这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的真谛之所在。
(一)把传统文化的个体价值融入德育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现实之中,规定了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价值取向。与此相应,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德育要求亦将个体置于家、国和“天下”之中,从而试图凸显人的价值属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传统文化对于个体价值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思想对个体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7]通过大力弘扬上述优秀思想,使全社会上下共同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从而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至真、至善的美好生活。第二,强调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德育效果。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18]。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人的主体性因素密不可分,不但要发挥和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等作用,还要发挥文化的凝聚、润滑和整合作用。第三,强调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与精神标识,将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8]。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传·彖辞》),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能够取得较好的德育实效性,使得“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传》),进而引领社会群体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可以说,强调主体“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是价值观现实运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价值观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具体体现。
(二)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毫无疑问,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9]也就是说,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的选择、价值目标的实现关乎本民族对待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并且,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都是对以往价值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12](P192)。此外,深入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使命,能够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丰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凝练与升华。换言之,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与理论支撑。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科学论断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能够起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三)将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传播出去,在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文明体系,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与世界文明相融通,并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特质与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中华文明如欲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就应该在尊重和包容的前提下发掘其自身的内在潜质,并在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认清本国文化的优势和局限,同时获得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具体而言,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维护和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不论是中华文明,抑或是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其次,要尊重和包容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文明是平等的,文明亦是包容的,“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20]。第三,要在学习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可以说,越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就越是存蓄着持久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不仅是促进区域性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共创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与日俱增,中国文化应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展现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世界价值的同时,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且具有更多选择性的美好未来。
以上分别从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视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论断进行了层次分析。从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完备、健全,且具有内源性发展动力,这是传统文化的本体价值;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符合现实条件的客观需求,能够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有效地统一起来,并一以贯之,这是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学理上说,无论从历史观、文化观,抑或是从价值观视阈出发,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的立场、观点和内容等要素进行较为清晰、合理的阐释。但就其目的而言,关于传统文化论断的真正立意则在于其实践价值,即是否能够以当代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实践、认知、转化和创新。从这一角度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和再创造才是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应该“通古今之变”,“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换言之,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与继承性互为一体,只有“返本”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打通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才能“开新”出传统文化的新纪元。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实践方法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一)深度挖掘和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稍加梳理,就不难发现,传统文化所蕴藏的丰富哲学思想、教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内容相互匹配、相互影响,彼此整合并演化和生成独有的内在逻辑体系。这种逻辑形式和思维方式不但反映出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精神,还折射出基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发展的各种道德理念和精神品质。“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资治通鉴》),通过深入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期达到运用于今日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中尚需深度挖掘和详尽阐释的内容有哪些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等等。上述诸多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4]。更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其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与特有的精神标识。因此,要“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4]。
(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从传统文化的实践观视阈出发,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原则。具体来讲,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P202)。其次,继承和发展是互为一体的两种实践途径,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2](P202)一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先决条件与前提基础,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谈厚古薄今,亦不能厚今薄古,更不能以绝对主义的态度全盘接受或全盘抛弃,要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另一方面,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成果和目的所在。应当视传统文化为活态的精神文化系统,要以时代的眼光和创新观念揭示其具体应用与实践的方法,这样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P201)。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即是对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破旧出新,并结合现代社会之所需,使之转化为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文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即是要按照当今时代新进步、新进展的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在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养分并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从而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观视阈下,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体有三个方面内涵:其一,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并使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4]其二,赋予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底蕴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从而形成人们喜闻乐见、符合大众需求的新文化形式。并且,还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12](P209)。其三,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将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总而言之,从实践观视阈出发,探讨和分析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问题,既反映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亦指明了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与实际运用的最终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论,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明这片沃土之中,其理论不但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继承“文化基因”,还从“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养料,进而形成其“通古今之变”的责任担当与战略眼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与立场不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还将其置于世界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下,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境界,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新高度。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文化精神薪火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亦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断,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凝聚不竭动力之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国家的经世安邦、国泰民安增添新的维护力与保障力,从而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1]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党建,2016,(6).
[2]习近平.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 [N].人民日报,2013-06-0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9-25.
[5]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6]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4-02-18.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6]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8]习近平.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J].党建,2015,(4).
[1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0]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责任编辑:陈梅云]
杨威,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德育与青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刘宇,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G122
A
1004-4434(2016)09-0137-07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宋明新儒学普及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路径研究”(15KSD06);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项目“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6KSH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学经典与高校德育研究”(GK22202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