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16-02-26 15:01谢尚果胡美术
学术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精准机制

谢尚果,胡美术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谢尚果,胡美术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扶贫机制及当前精准扶贫问题进行梳理,认为既要发挥政策、资金、社会保障、介入型社会组织等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更要因地制宜,大力发挥扶贫对象个体、内生型社会组织及乡贤等作用,实现就地扶贫、扶贫工作本地化,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效扶贫机制。

精准扶贫;民族地区;散杂居;社会治理;公共事务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是相对的、动态的、持续存在的,贫困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国际社会对减贫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2000年9月,由联合国倡导共计189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制定了到2020年至少使1亿贫困人口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的宏伟目标。扶贫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关系到国家及社会的有效治理,在“精准扶贫”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情况如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研究方面,杨定玉[1]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关于“精准扶贫”理论及思想的解析。主要涉及精准扶贫的概念、内容、特征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汪三贵、郭子豪[2]、唐任伍[3]等。其中,黄承伟[4]等认为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真扶贫、扶真贫”。按照扶贫的步骤,也可调整为“扶真贫、真扶贫”。二是关于扶贫历史背景与精准扶贫困境的考察。主要涉及扶贫政策的背景分析、扶贫现实困境及挑战剖析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杨占国、于跃洋[5]、左停、杨雨鑫等[6]。其中,王延中[7]等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及现实的困难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失为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有益探索。三是关于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实现路径的分析。主要代表人物有董家丰[8]、张静[9]等。其中,何丕洁[10]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专项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与秦红增[11]教授“文化农民”的培育理念不谋而合。四是关于对精准扶贫考核、评估的研究。其中,邓维杰[12]发现了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排斥”现象是导致“无法精准”的根本原因,创造性提出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的帮扶机制,并通过第三方全程考核监控机制;孙璐[13]认为要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和建立专业的扶贫绩效评估机构,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关支持。除此之外,一些专家新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对精准扶贫“六个精准”的解读[14]、系统思维精准脱贫机制[15]等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多从理论、宏观或单一视角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微观与个案研究较少,即关注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鲜见。本文拟从政府、社会、民间组织、“第一书记”及扶贫对象互动维度深入解析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从内生与回应、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突击式扶贫与渐进式扶贫机制利弊等角度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求教专家。

一般来看,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边境地区、西部地区及省际交界区,多以“大杂居、小聚居”或与其他族群形成嵌入式等居住形式,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由于受历史原因及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行的不均衡发展政策影响,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育投入严重滞后、人才匮乏、现代科技欠发展、人均拥有可支配收入低等格局,“老、少、边、穷”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经典写照。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大多为少数民族或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16]。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亟待开发。

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扶贫减贫机制概述

一般情况,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扶贫减贫多依靠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乡贤及能人的带动、教育和科技的推动,宗族组织等内生型社会组织在扶贫减贫工作中也发挥了评价、激励、兜底及协调作用。

(一)扶贫减贫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在我国民间社会,“好逸恶劳”与“不慈不孝”一样不被传统社会宽宥,由此而建立起来的“耻感文化”教化和激励着民众,大多数人不愿意被熟人社会贴上类似的标签,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由此,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事实上存在着非官方的、却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持续内生动力机制。而这种内生动力之所以持续生成并发挥实效,往往是由于这种内生动力来源于普通的民众智慧,同时上升为熟人社会的共识,基于共识形成的“耻感文化”不仅有其深厚的底蕴和根基,最重要的是在回应质疑或惩戒过程中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切实发挥“耻感文化”的教化与激励作用,激发和坚定贫困对象的脱贫意愿和内在动力,为外界“介入”帮扶发挥先导作用。

(二)注重发挥乡贤引导及帮扶作用

在21世纪以前,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着互助性、群体性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抵御风险。乡贤作为地方的“明白人”,深度参与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中,累积了一定的信任,从而拥有一定威望。一方面,乡贤通过教化引导知识水平有限的贫困村民组织农业生产,发展产业经济;另一方面,乡贤可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族人及邻里对劳动力短缺的困难户进行 “抢种抢收”方面的劳动力支援。这一传统的帮扶机制通过乡贤的作用在相对闭合的熟人社会中生成和运行,在传统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俗称“转工(换工)”的以交换劳动力为主而不以金钱为结算形式的互助,客观上解决了在劳动力、金钱等方面同时短缺所带来的困境。

(三)注重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

相较而言,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融入市场的行为持谨慎态度,对于外族多保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惯性警惕。这种天然的对外界恐惧心理长期存在,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逐步消除,并非一日之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很多有能力为乡亲们服务、而且也愿意为乡亲们的发展服务的“能人”。这些能人在乡亲们的眼皮下长大,乡亲们对于他们的性格、能力及优缺点等非常熟悉。因此,建立在客观认知和熟人“面子文化”中的特殊信任关系得以有效建立,乡亲们的“大屋小事”都愿意通过“能人”搭桥来处理。因而,在传统的扶贫减贫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更多信任本民族能人的能力,也愿意通过本民族能人带动,求得自身发展。

(四)注重发挥教育及科技的引领作用

一般来说,传统的扶贫和减贫更加重视发挥教育及科技的引领作用,“耕读为本”是大多数农村传统教育的核心部分,被用来作为家训的大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概莫能外。传统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人们通过自身乃至家族的努力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农村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视通过读书摆脱贫困、获得认同的心理和实践客观存在。与此同时,由此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注重发挥宗族组织等的评价、激励、兜底及协调功能

提到宗族,大多会想到汉族宗族组织的强大作用,而少数民族也非常注重宗族等内生型社会组织的发展,部分少数民族更是通过族内通婚等多种形式强化宗族组织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宗族组织运行,客观上解决了恶劣生存条件下集中资源办大事的难题。因为在宗族内部,彼此比较了解,对相应问题的及时有效回应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能够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内生动力,部分因为懒惰、恶习等行为致贫行为客观上得到遏制或惩罚,在有限的条件下,期望通过读书改变贫穷状况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而且能够持续。有效的精准扶助、兜底、慰藉和奖惩族内个体功过的方式,对于扶贫减贫工作以及社会的有效治理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落实效果不好主要表现在政府大包大揽、错位越位情况时有发生、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制度保障不足、个体内生动力未充分激发、内生型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政策解读及落实不到位、问题收集及反馈能力差、扶智层面出现偏差,以及未将精准扶贫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一)制度规范及保障不到位

缺乏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减贫的法规。从当前来看,我国基层政府在应对扶贫减贫工作中,主要运用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等。尽管这些法律、条例、办法等大多得以贯彻落实,确实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减贫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需要一部适合民族地区扶贫减贫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以避免地方政府在应对动态扶贫减贫工作中出现缺位、越位、错位及滥用公权行为,也可以有效避免部分介入型社会组织利用国家政策漏洞套取扶贫减贫资金,从而造成国家政策无法落地的困境。

(二)传统社会扶贫减贫机制未得到有效应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未完全激发,在扶贫实践中存在沟通障碍;二是内生型社会组织的功能未充分发挥;三是当地的能人带动效应未充分显现,特别是从当地走出来且通过创业成功的群体未得到当地官方及民间的认同和支持。

案例1:一位中越边境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贫困村民讲述

政府一直在扶贫,可我们一直还贫困,很多干部都给了很多承诺,但最终都杳无音信。不愿意参与产业发展,是因为见过太多发展产业的最后都血本无归的案例,经常成为花自己存款或借款帮助培育种苗公司发财的傻大个,被骗怕了。

这种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并不少见,扶贫干部却管这种想法叫做一根筋,政府急、驻村“第一书记”急、扶贫后援单位急,但扶贫对象不急,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要打消这部分扶贫对象的顾虑,需要当地经济能人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当地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扶贫,可快速搭建政府与扶贫对象沟通桥梁,建立信任,推进扶贫工作。

(三)介入型社会组织参与及考核机制缺乏

这里的介入型社会组织特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等组织形式,对这部分介入型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减贫工作应该加大规范和考核的力度。

案例2:一位参与扶贫工作的后援单位技术人员讲述

在扶贫过程中,不乏有企业希望通过扶贫工作大捞一把的愿望。一般会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游说地方政府和扶贫对象购买自己的种苗、畜苗等,许之以技术跟踪服务、定价回购、包购包销等诱饵,让地方政府和扶贫对象“上钩”。但结果是卖掉种苗、畜苗、肥料等后一走了之,留下烂摊子给地方政府收拾,从而导致农户经济损失、上访等问题随之而来,一个好的政策被移花接木式做坏、做烂。

这只是众多介入型社会组织依靠扶贫产业发展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路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众所周知,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大多数参与政府项目的企业都希望通过相关项目的运作实现预期的利润。要形成实现双赢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准入及考核机制。

(四)教育及科技扶贫减贫作用未充分发挥

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两方面的问题,致使教育及科技扶贫减贫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是过于注重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心智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科技传承和推广方面作用的重视不足。

案例3:一位乡村小学教师的讲述

部分短时间支教打乱了原本学校的节奏和原有教学方式,还可能会造成学生认为本地老师差,支教老师好的现象;再者支教老师通过各种渠道给学生带来一些文具或生活用品,得到学生的喜欢,故而会造成本校老师没本事,没能力,无法改变现状的印象,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不尊重本校老师或不听本地老师话的情况,这都会影响当地教育的长远发展。

尽管当前的教育扶贫主要重视对在校学生的扶持,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扶贫与扶智应紧密结合起来,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应同时重视起来,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应有机统筹起来。

(五)协同治理机制未良性运行

扶贫协同机制不顺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单位和部门扶贫不力,沟通不畅;另一方面是扶贫减贫工作没有与城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有机结合,形成有机的协同治理机制。

案例4:一位扶贫干部对后援单位援助情况的讲述

我们的后援单位资金紧张,本身的专业性强,但与扶贫工作相关专业不相关。因此在资金援助、产业扶贫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在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各扶贫村对比,与当地干部和扶贫对象沟通存在障碍。

在下达对口扶贫援助任务时,没有综合考虑单位的经费支持能力、技术对口衔接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给部分后援单位力量薄弱的驻村干部工作带来了困惑和阻力。除此,扶贫不可避免地会“养懒人”。由于存在机制问题,导致争当贫困户乃至“越贫困越光荣”的情况出现。在调研过程中,也遇到扶贫对象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认为学不会、不爱学、学了用不上,不怕贫,有人扶,扶贫是一阵风,这回吹了下回来等,这种现象要引起足够重视。

(六)参与扶贫干部政策解读能力不强及执行力不足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缺乏有效培养和教育,他们长期忙于应对事务性工作,致使国家大力培养民族干部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表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使基层政府干部应对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不好、应用不足、把握不准、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是对口支援单位所派精准扶贫干部良莠不齐,地方工作经验不足,农村工作方法不娴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在开展工作时不够顺畅。在扶贫过程中,有部分工作不力的对口支援干部被撤换,乃至后援单位被警告。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批对口支援干部的选拔、激励及培训工作没做到位。

四、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的讨论

从我国扶贫工作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的救济扶贫、改革经济体制减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基本贫困消除,乃至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政策得以延续与调适,足以说明我国历届领导集体重视扶贫工作[17]。而从所有的扶贫阶段的力度来看,精准扶贫不仅突出了“六个精准”,还综合考虑了扶贫的路径、方式和具体措施,力度无疑是最大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传统扶贫减贫机制与国家扶贫政策互补

1.互为补充,形成多样化扶贫减贫模式。传统扶贫减贫机制之所以长期存在,有较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这种扶贫减贫方法是传统民间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的可行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成为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的补充。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工作,更应该借力传统扶贫方法,最好形成长效的机制,上升为制度。除此之外,一是要强化国家政策的落实,保证国家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偏废、不走眼、不踩空;二是要加强与扶贫对象的互动,使他们真正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致力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决心和共同奔小康的愿景,加大干群互动力度,特别是省部级高层与扶贫对象直接互动的频率;三是要加大对扶贫对象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做好给予资金、技术等输血型扶贫减贫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扶贫对象造血能力的培育,防止“扶贫干部出村、扶贫对象返贫”的情况出现。

2.培育内生型社会组织。部分内生型社会组织是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民族地区人们的需求,也在扶贫减贫的具体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替代传统的宗族组织等传统组织的扶贫功能,有益于国家政策的落实。具体可对内生型社会组织提供无息贷款的资金支持,对骨干成员进行免费培训,对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技术指导或政策保障,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供由政府购买的新的保险产品及法律咨询服务等,以培育长效的“造血功能”。

3.促成新乡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新功能。现代意义的乡贤内涵日益丰富,不仅包括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包括本地培育的企业家等。长效的扶贫离不开乡贤的支持,就地扶贫和扶贫工作本地化应成为建构长效扶贫机制的重要战略之一。一方面,当地成长起来的企业与当地人们有着天然的信任,可快速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企业背靠当地的人力资源成本、信任及其他方面的资源,益于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政府层面应该有意识地培育本地企业,引导其通过产业发展参与扶贫减贫工作,在税费方面、政策落实方面等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荣誉方面也要加大奖励力度,引导乡贤在精准扶贫及长效扶贫减贫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制度规范和引导介入型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

1.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对参与扶贫减贫工作的主体特别是介入型社会组织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由于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少数别有心机的介入型社会组织利用政策漏洞、信息不对称等,走偏门、钻漏洞,依靠种苗阶段、施肥阶段等将大量扶贫资金卷走。如可通过扶贫对象就地建立种苗培育基地,在育苗阶段就实现部分扶贫对象脱贫;也可建立政府购买,介入型社会组织对口支援并承诺扶贫减贫目标,第三方及政府监督验收双重验收模式的制度和机制,直接将扶贫款划拨至对口扶贫介入型社会组织,通过建立考评标准、考评步骤及奖惩措施,规范介入型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2.建立奖励资金池,引导有实力的介入型社会组织先扶贫,验收后结算的项目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政府层面可制定相应政策,进行相应引导,以项目化形式培育公民的社会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单就精准扶贫工作来看,多元主体参与是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的有效路径。因此,在下一阶段扶贫政策制定中,可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以项目运作形式进行精准扶贫,减少政府层面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也有利于长效扶贫机制的建立和延续。

3.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惩戒法规和机制,对相关越轨行为进行惩戒。当前,我们更多以文件形式要求参与精准扶贫队员恪尽职守,否则将进行纪律和法律处分,但没有一部单独针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惩戒法律或规范。尽管这些文件对体制内的党员干部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可能会有其他环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国家政策不能落地的情况。如扶贫对象套取扶贫资金而无法追责,会导致社会失信、政府公信力下降等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以现有制度为基础的专门的扶贫法规和惩戒运行机制,增强威慑力,从而营造诚信的扶贫减贫环境,为长效扶贫减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更加重视扶智在扶贫减贫中的作用

1.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大高中、大学教育扶持力度。一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特别要注重加大学生心智方面的培育投入力度。二是要从法律层面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保障教师的权益不仅要保障教师享有与付出相当的收益权益,而且要有效保障教师真正教授学生的权利,保障教师的人身安全,保障教师的荣誉和社会地位。三是要建立健全教师免责法规和机制。将教师从当前纷繁复杂的漩涡中心解放出来是发挥教师作用的重要方法。

现代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了信息化战争,而全息投影极高的仿真性、极强的空间感的特点,可以被用于飞机、船舶、陆地设备的伪装,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这弥补了传统伪装过于死板的缺陷,在现代军事领域的应用拥有显著地效果。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改变过去职业教育无用论的观念,国家层面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正面引导宣传职业教育为社会做贡献的成果,构建全社会了解职业教育、理解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和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培育新一代“文化农民”,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3.推进继续教育进屯入户工作,发挥科技扶贫减贫作用。鉴于大多数扶贫对象没有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可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依靠现有科技宣讲团队基础,建立健全以高校、研究单位、企业等为主体的继续教育进屯、入户工作,将科技下乡工作推向深入。可在相关地区建立产、学、研及服务扶贫对象于一体的试验田,试验田由继续教育实施单位以项目形式立项建设,从而将教学科研人员、学生、企业技术人员、扶贫对象等以试验田为圆心组织起来,益于继续教育的进屯入户工作开展,有效发挥科技的扶贫减贫作用。

(四)进一步健全协同机制

1.建立派出单位、后援单位、管理单位及具体负责基层组织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扶贫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纵向的联席会议沟通机制,一方面是让相关单位熟知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原因及解决思路,各部门能够承担的责任和可以提供的支持,解决的实效等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纵向联席会议的定期召开,并将其工作进度、投入力度等工作进行量化,可以对各单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所作的努力一目了然,也是强化对相关单位及干部考核的有效方式。

2.建立健全针对乡村都市化、旅游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对口的城建部门、旅游管理部门、金融部门、产业扶持部门等在内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沟通相关项目进度及资金执行情况并向社会通报。一是可以协同处理攻坚难题,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率;二是可以将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协调,防止重复建设、重叠工作造成的资源浪费;三是便于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一个整体的全局的把握,从而益于扶贫减贫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项目落实,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一是就地整村推进脱贫。主要是在动员每一户扶贫对象脱贫基础上,加大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整村居民的生活条件,降低生活成本,从而实现整村跨越式增收,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异地搬迁整村推进脱贫。一般来说,搬至旅游景区门口,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设计,以参与旅游发展为基础的整村推进工作可进行尝试。搬迁至县城、工业开发区、互市贸易点等周边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加强参与扶贫减贫干部对政策的解读能力建设

2.加强对口支援干部基层工作能力培训。鉴于大多数对口支援干部没有乡村工作经验,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培训主要涵盖民族工作政策及方法、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群众工作方法及危机应变能力建设等内容。具体形式可通过理论授课和集中讨论方式进行学习,理论授课选聘相关专家,集中式讨论教学可选聘长期在一线工作,且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干部主讲或引导讨论,也可采用一帮一、传帮带的形式进行。

3.在实践中检验扶贫减贫干部的学习成效及理论水平。学得好不好,主要看用得好不好,在对两支干部进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检验培训成效。在互动过程中总结经验,将培训成效与实践经验进行对比,形成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和优化后更具有借鉴性价值的培训素材,促进扶贫减贫工作的学习、实践进入良性循环。

(六)建立动态的返贫预警与脱贫申报诚信机制

1.建立返贫预警与脱贫申报诚信机制。仿照个人信用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对象个人诚信考核机制。建立个人申报、第三方机构核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返贫预警机制和个人申报、第三方监督的脱贫申报诚信机制,制定相应的违约惩戒措施,逐渐形成良性的返贫预警和脱贫申报基本架构,构建诚信的扶贫减贫帮扶的运行机制,符合扶贫减贫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2.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诚信教育及约束机制建设。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约束机制,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形式可根据技术培训期间加入相关内容、“一对一”教育、社会监督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目的在于不仅使扶贫对象在物质方面脱贫,精神方面也真正脱贫,从而实现扶贫资源利用最大化,社会运行更趋良性与协调。

3.加大对返贫及脱贫申报数据的分析与研判力度。加强对申报数据的分析与研判是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整体把握不同时期返贫和脱贫情况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术界对相关个案的研究,可有效掌握不同时期扶贫减贫的工作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这是国家及地方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1]杨定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评述[J].民族论坛,2016,(2).

[2]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3]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

[4]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5,(1).

[5]杨占国,于跃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09,(5).

[6]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

[7]王延中,等.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挑战、问题及对策(上)[J].广西民族研究,2015,(5).

[8]董家丰.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7).

[9]张静.精准扶贫与地方扶贫理念创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5,(9).

[10]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0).

[11]秦红增.农民再造与乡村发展——文化农民系列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05,(2).

[12]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6,(6).

[13]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D].中国农业大学,2015.

[14]汪三贵,刘未.“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

[15]许源源,彭馨瑶.基于系统思维的精准脱贫实施机制:一个分析框架[J].行政论坛,2016,(3).

[16]刘永富.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是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EB/OL].http://www.scio.gov.cn/xw fbh/xwbfbh/wqfbh/2015/33909/zy33913/Document/1459277/145927-7.htm,2015-12-15.

[17]郑瑞强,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8).

[责任编辑:刘烜显]

谢尚果,广西民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南宁530006;胡美术,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广西南宁 530004

C913

A

1004-4434(2016)09-0118-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边疆跨境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研究”(15BZZ02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精准机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