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
论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忘初心”与“继续前进”
袁红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深化改革仍然是秉持不变的初心。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实现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两次历史变革,即从制度外部的斗争向制度内部的建设转变、从制度建设向制度运行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建设;制度运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的历史。当人们离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越来越远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其本心、迷失方向,或者会踌躇犹豫、停步不前。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否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1]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何为“不忘初心”,何为“继续前进”,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些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溯本清源、予以回答的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历史地探究中国共产党启动改革开放历程的初心,从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变革的长河中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不变的初心。
(一)毛泽东开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当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这就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巩固。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样的思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规律和当时中国的实际。然而,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逐渐发展,这一正确的思路没有能够坚持下去,而是很快被打断。
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路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虽然曾力图避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最终没有走出苏联模式的窠臼,而且对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深信不疑,未能察觉其中的问题。这样,基于苏联模式个别原则的坚守,毛泽东日益重视按照其原则来变革生产关系,并以此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又落实于阶级斗争。由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日益严重,这就使得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从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建设演变成一种捍卫制度的斗争,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谁战胜谁的阶级斗争,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
总体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新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始终深信不疑,具有强烈的制度自信。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最初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追求,还是后来阶级斗争的发展,其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二)改革开放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看到了以苏联为模板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完璧无瑕,也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天然发挥其优越性,他开始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进行反思。邓小平坦承,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2](P337),从而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坚信,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2](P337)。这种辩证的思考,秉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制度自信,也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改革显然不是改旗易帜、调转方向,而是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3](P241)。显然,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与之前的阶级斗争,其着眼点都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经过30多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至此,改革开放开启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二阶段终于结出硕果。
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仍然继续坚持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而这种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推开改革开放大门的精神动力。因其自信,才能不惧改革,自我完善;因其自信,才能不改方向,坚持初心。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如何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成果,就成为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对此,习近平的回答是:“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4](P75)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成果,但这一成果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存在一个需要继续完善的问题。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也要看到其内部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辩证态度和科学认识,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基础。
这种认识深刻地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从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60年来的历史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三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论怎样解读,都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一致,即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相连。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5](P15)社会主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方向,“强调社会主义这个限定词,并非是赋予它们意识形态化的色彩,而是强调在实现现代化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必须坚守什么样的精神秉持,解决好定位和定向的问题”[6]。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要害在于“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5](P20);“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5](P21),不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主张”“定力”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而是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进程之所以呈现出上述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历史变革而不断前进。
(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变革:从外部的保卫斗争转变到内部的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前,由于毛泽东把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攻看成是主要矛盾,因此,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当然就是阶级斗争,这是从外部来保卫这一制度。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毛泽东也曾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过一些真知灼见,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由于国内外政治环境的恶化以及认识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他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日益关注这一制度受到资产阶级企图推翻它的严重威胁。在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等事件的激化下,党内“左”倾思想日益发展,阶级斗争就成为这一时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方式。历史的悲剧就在于,毛泽东主观上是要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毛泽东的种种努力不但没能够达到目的,相反却使社会主义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不再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由于他对社会主义制度不巩固的原因重新作出了判断。毛泽东认为,阶级矛盾是主要原因,而邓小平认为制度本身不完善是主要原因。这样,邓小平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从阶级斗争转变到改革和完善制度本身,实现了从外部保卫制度的斗争思维向从内部完善制度的反省思维的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
(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二次历史变革:从制度建设转变到制度运行
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习近平手中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是当初邓小平所面对那个既不完善、又遭到破坏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完善性上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5](P27)。面对这样已经有很好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谈其“完善”,也就不仅仅是当初的制度建设问题,主要任务不在于创建新的制度,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7](P105)。
那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标准是什么呢?关键就是执行问题。制度的核心在于执行,制度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决定着它是否成熟定型。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习近平强调要严格执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4](P720)。所谓“破窗效应”就是指,如果有一人违反了制度而没有受到处罚,就会带来更多的人效法,久而久之,最终会导致制度形同虚设,这是制度不成熟、不定型的重要表现。可见,制度在建立起来之后,不能当摆设,必须有效运行,“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7](P104),要在执行和实施中达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效应。
当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明显弊端的时候,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以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就要转变到制度运行。从制度建设到制度运行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二次历史变革,这次变革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
从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变革的视角来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忘初心”基础上的“继续前进”,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4](P76),“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P92)。
改革开放30多年所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党的文件等书面文字中,其主要形态还只是制度原则,这是一种不成熟、不定型的制度形态。这种制度形态虽然确定了基本的价值原则,但由于没有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无法实现从纸上的原则向实际治理效能的转换。当然,这种制度形态是制度转型的必经形态。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必然首先是制度原则的转型,而实现了这种转型,也就意味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当完成了制度原则的转型后,新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个从制度原则向制度治理的转型,这个转型的意义就在于使“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二者相互结合产生合力,最终的成效就归于制度运行和治理效应。而且,这种转型所要达到的治理效应不是某一领域的单个效应,“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5](P27),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达到总体效应。
这样,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制度体系有效运行,全面成熟定型,相互协调,从而在整体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是外在的一时口号,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内在的持久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的“不忘初心”源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石。这种强烈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竭动力。有了这种自信,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正是这份坚韧不拔、闲庭自若的自信使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的历史征程仍然“不忘初心”,且愈加坚定。
洞察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就会发现,无论是建国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还是建国后被片面夸大的阶级斗争,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前进。因此,评价中国共产党95年来所经历的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都不能妄图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显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能偏离人民民主专政,不能走向所谓多元分治的多党制;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走向议会制、私有化的治理体系;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能走向西方‘宪政民主’”[8]。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诞生,直至奋斗至今,并将继续奋斗下去。
(二)中国共产党的“继续前进”源于创新精神
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不变初心,而且能够继续前进,实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两次历史变革,其活力源泉就在于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就在于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习近平经常引用的典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除旧革新、进步发展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与否,与创新精神始终紧密相关。当思想僵化、迷信泛滥的时候,则国家停滞不前;当思想解放,不断创新的时候,则国家充满活力。不仅实践的发展要依靠创新,理论的发展同样要依靠创新,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至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两次历史变革也是在创新中实现的。第一次历史变革是由于邓小平破除对领袖个人的崇拜迷信,打破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僵化认识,超越陈规,因时制宜,才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制度。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多的思想观念的障碍、部门利益的掣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唯有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特别重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创造的精神,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4](P279)正是由于这种创新精神,习近平才能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与问题,才能找到制度转型后新制度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实现了第二次历史变革。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中实现了两次变革。这两次历史变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即是“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变”就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实现突破和发展。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齐卫平.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色使命和责任担当[J].求实,2015,(7).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辛向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坚持“五个不能偏离”[J].求实,2015,(11).
[责任编辑:索原]
袁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后,北京100875
D6
A
1004-4434(2016)09-0035-04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SKXJS20140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