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超码的我》

2016-02-26 01:03耿涵
西部皮革 2016年6期
关键词:快餐麦当劳试验

耿涵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评《超码的我》

耿涵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超码的我》中试验列举出的麦当劳对人的影响、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评和思考,然后从主题的角度进行拓展并列举了手术桥段以及对中式快餐的分析,最后就部分对本片持怀疑态度做出了个人的解释。

关键词:超码的我;麦当劳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美国导演摩根·斯普尔洛克大胆地将自己作为小白鼠进行了为期30天的试验,在这30天内,他的三餐均来自麦当劳,包括饮用水;尝遍麦当劳的套餐和花样食品;除非售货员介绍否则不购买超大装;每天按照普通美国人的5000步左右的行标准运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他挑选了3位医生对他的健康状况做了跟踪调查,即使摩根之前的身体状况十分健康,然而30天后,他的身体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超重、高血压、眩晕、食欲不振、失眠烦躁等等,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快餐对人的肥胖和健康是否有着某种可怕的联系。

在这30天的试验期间,摩根仅仅在第二天就已经在车里吃吐了,没过多久就吃到了超大装,18天时出现肝功能失常,21天时被医生警告停止试验,否则会对健康产生致命伤害。而这个实验的起因是因为一场诉讼,两位女性发现自己在食用麦当劳后日益肥胖,于是向法院起诉麦当劳,结果是法院以证据不足没有判给她们赔偿款。根据调查,在美国,麦当劳占有43%的快餐店市场,每天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食用麦当劳;麦当劳在全球6个大陆100多个国家有3000多家连锁店,每天就有4600万人消费;经常吃麦当劳的72%都是胖子;37%的美国儿童和青年人吃太多的快餐,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体重超标。①而美国大约有3亿人口,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受到肥胖带来的健康困扰。这是因为美国人自身的问题还是应该怪罪麦当劳呢?

本片通过分析麦当劳食品物理成分和化学作用以及热量不难看出让人变得肥胖的原因所在。大量的数据和细节例如“8茶勺苏打水”、“600—800的可乐”、“11%的油脂”等等很容易让人们将麦当劳与肥胖划上等号,就算麦当劳销售的沙拉也容易让人发胖。然而麦当劳却把这些全部隐藏起来:基本上所有的麦当劳门店找不到一张事物营养成分表却能轻易看到新品宣传册。不禁让人感叹麦当劳营销策略的伟大,每家麦当劳都能在显眼的位置找到儿童乐园,于是麦当劳的饮食文化潜移默化地植入儿童的心里,使儿童对麦当劳产生归属感,把儿童的快乐与麦当劳捆绑在一起,麦当劳就这样成功的培养起未来的消费群体;而在麦当劳门前,都会有一个可爱的麦当劳叔叔的小丑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企业文化,更是为了招揽“回头客”顾客。《超码的我》对麦当劳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利用幽默风趣又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比如最后的晚餐快餐版)以及图表向观众展示了麦当劳每年投入宣传十亿美金的巨大耗资,不过不得不说这种营销模式真的作用非凡:街头随机抽选的路人反复多次背不出国旗下的宣誓词,却对麦当劳的广告语朗朗上口;小孩子们认不出耶稣、小布什,却对快餐人物麦当劳叔叔十分熟悉。很容易判断出麦当劳的这种营销模式是对顾客心理的侵袭,麦当劳的文化无孔不入,就算店面的巨大透明玻璃的存在,也是为了方便让路人看到麦当劳顾客在食用麦当劳的一剂“活广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麦当劳叔叔正在潜移默化地操纵着人们。曾经有过一些家长控诉麦当劳开心乐园送玩具是在诱惑毒害儿童多食用快餐,但是麦当劳发出声明称就算点餐不符合标准也可以加钱换购玩具,以取巧面对控诉再一次维护了麦当劳“阳光健康”的形象。

作为一部影视纪录片,导演身体力行地完成了整个麦当劳的试验并将它围绕主题经过精心地编排和剪辑展示给了观众。整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真人秀”,利用了大量强有力的材料和精确数据、权威人士访谈和随机采访以及动画和图表来使本片的关键情节演示更加合理有说服力,也让受众群体更加地广泛。同时在题材选取上选择了麦当劳不失科学严谨,也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导演所要表达的不单单是对麦当劳的控诉,而是对整个快餐业以及推波助澜的人的控诉。片中多座美国学校给学生提供垃圾食品作为午餐,有些还用罐头提供,为了利润效益而丧失了学校该有的引导性;反而一所问题学生的学校向学生提供绿色健康食品,这所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胖子,生活和身体良好健康。胃是有记忆的,就像曾经有部纪录片在说中国儿童被美国父母领养却还是对中国的事物亲近,有一颗“中国胃”;快餐将美国人们的胃转化成为可以无限填塞蔗糖和脂肪并且能想快餐企业还以回报越来越多金钱回报的神奇机器,这一点在片中肥胖患者切胃的桥段被刻意放大并且加强。小约翰·施特劳斯原本明快优美的《蓝色多瑙河》被植入进医生切割肥胖患者的胃时的背景音乐,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美感,医生的微创刀在视镜下和着音乐挥动,它所带来的批判力度和娱乐性的融合加强了《超码的我》的可看性与深刻度,这时观众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力之强。

当我们在控告麦当劳肯德基以及汉堡王时,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现在也出现了不少中式快餐,比如永和豆浆、真功夫。在这些外在噱头上宣传健康饮食的中式快餐里,真的就是那么健康吗?在《超码的我》花絮里麦当劳薯条可以放置几周不变化腐烂,那么同样属于快餐行业的中式快餐里的豆浆粉,油条等等就不会和麦当劳的薯条一样吗?

在《超码的我》明快幽默又略带讽刺的整体氛围下,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导演单靠食用麦当劳的试验计划过于片面,当然这种“用力过猛”的试验让观众思考长期使用快餐是治标不治本的,让观众产生“快餐有害,要改变自己的选择”这种认知,与接收实践这种认知完全是两码事。可是如果不拿出一份塞满研究数据和实例的强有力报告来证明快餐与肥胖的联系紧密,政府又怎么会碰触会带来可观利润的快餐公司?摩根就像是一个高喊“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而真正牟取暴利的是制作隐形衣骗子。但是,单从麦当劳在本片播出后就取消了超大装并且声称与本片无关来看,《超码的我》的意义还是不容小觑的。

注解:

①数据来自《美食周边一电影推荐超码的我》唐风

《美国纪录片<超码的我>分析》张红军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219-01

作者简介:耿涵,四川大学2014级编导专业。

猜你喜欢
快餐麦当劳试验
一只鸡的IPO
麦当劳的小吃货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快餐式读后感被打败了
CS95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麦当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