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方雪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新奇,“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大多数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网络和现实的交互融合,对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也产生了突出影响,也对这些领域的推动发展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互联网思维是近些年来商业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介的常态化,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其他行业领域。互联网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者以网络化思维开展教学的新方式,利用“迭代更新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实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中学德育教育;途径分析;互联网思维德育新方法
1互联网思维与中学德育相结合之原则
德育原则在孙俊三主编的《教育原理》一书中被定义为:是在开展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教学活动期间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正确提炼了关于德育的内容,明确了教学主体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德育方法,对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指导性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所提出的德育目的、德育目标,采用的德育方法也会因势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德育最高追求标准是永恒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君子”,并且将德育与政治相联系,提出“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与儒家提倡的“义”、“恕”、“仁”的道德精神是想通的[1]。虽然说德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德育的内容不断交替更新,但是,德育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却是一脉相承,延续至今。
互联网思维带给中学德育的是一种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方法上的推陈出新,但开展德育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依旧不会改变。德育原则概括了德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中的潜在规律,是一条贯穿德育教学活动的主线,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依据德育原则展开。
1.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求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德育不再是拘泥于课堂教学这唯一种形式,学生接受德育,教师传授德育的方式骤然增多,德育活动变得立体起来,也学会了“隐身”。我们已经步入网络时代,互联网俨然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都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它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罗了实时消息和各门各类学术知识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只要会使用网络,你就有了自己“麦克风”,可以随心所欲的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但是网络自身没有过滤功能,是非对错的观点都会被吸收进来,在借助互联网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育者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往主流的思想上靠拢,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开展的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也不能脱离我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让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2顺应性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和开展德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中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发育阶段,身心发育变化的同时,思想道德观念也在逐步建构过程中,可塑性极强但也容易受他人影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在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和道德的理解,所以在对中学生展开德育活动同时,要把握住其这一特征,正确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中学生思维跳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挑战和质疑,如果依旧按照“填鸭式”来灌输德育标准和德育理论来开展教育教学,即达不到效果,还会引起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反感,所以中学德育要在循循诱导中启发学生对道德的感悟,按照他们所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
1.3知行统一原则
德育是强调“践行”的教育活动,注重的是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说德育的途径不断扩宽,已绝非是单纯依照书本、依附于课堂上来进行教学,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化,道德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到学生的践行之上。持久稳定的道德认知,仅仅是停留在具备道德最基础阶段,当道德认知上升到道德情感,能够有一套自己主观的道德评判标准,随之内化作用于自己的道德意志,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生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回环。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实践出真知的特性,只有切身体会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悟出真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并非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替代试误”也是让学生能够感知的方式。因此,在道德、品德教育中,灌输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树立端正的品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成了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属。
2互联网思维引导下的中学德育新目标——以人为本
在我国,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集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段话意思是之所以能够开始我的春秋霸业,是因为做到了以人民为根本;做到了以人民为根本,国家就会稳固,这个“本”乱了,国家就会处在危险之中。“以人为本”也就是出自这里。但是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更多的是带有“奴役”、“驾驭”人民的意思,把统治阶级凌于人民之上,把“以人为本”当作是维护统治阶级和国家稳定的手段,和我们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区别。
2.1“以人为本”的含义
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中充当的含义就是要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做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要做到宏观把握学生群体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复杂性、特殊性、变化性,针对这些特点“量体裁衣”来着身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德育,最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是全面树立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指导原则。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以人为本”即是德育的方法,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通过以“学生为本”,全面了解认识学生,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鼓舞人”的原则,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2]。贯彻“以人为本”要避免走向“以个人为本”的误区,并非把关注点集中到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涵盖整个学生群体,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期间,应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化。
2.2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2.2.1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
对待传统的事物,我们一贯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教育上,“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通贯古今并且值得我们不断深究的。西汉教育家贾谊将人生的教育分为胎儿期、幼儿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阶段,胎儿时期的教育主要是注意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幼儿提倡保教并重,少年期应该严格要求,以学业为主,成人期应当实行自动自发的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要根据儿童在某一阶段的特点来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并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转换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贾谊的教育思想很直观的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中学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所针对的是一群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青少年学生,无论是对学生个性发展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所以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更需要汲取传统的教育思想精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育家思想的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育策略,以中学生为落脚点对其提供人性化的教育方法。
2.2.2对时代发展的呼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同时新课标对德育提出了“让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德育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与健康的公民是德育的基本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德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一个角度了解到,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社会人,培养的范围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的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把握了“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终极发展,也就把握了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在教学工作开展时,往往会出现,教师利用多年的教学思路,给学生设立一个学习思考模版,学生往往按固定的思路展开讨论,长期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创新思考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培养,缺乏个性,得不到全面发展。现代教育要的是现代人、社会人,能够服务于社会,只有从“以人为本”入手,不再压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自学所长,才能对培养现代人有一定的积极现实意义。
2.2.3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
我国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会了读书写字,会算数,了解基本生活常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懂得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到了更多的学科知识,知识面扩展的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更加思辨的对待道德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德育的内容由简单到丰富,有浅入深,通过生活阅历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每个人都在逐步充实自己的德育观念,也在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德育行为。
3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
3.1明确“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
中学课堂上,老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来纠正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而要把重点放在与如何吸引学生将目光放在课堂以及如何让提高教学效果。“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间教室,一位老师”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这样过时的教学只是将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精致,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所以会产生老师讲老师的,学生想学生的现象,看似和谐的教学气氛,但教学三要素并没有合力作用。为了要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就必须要树立“学生主体性”的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到底是什么是课堂上的“学生主体性”?有学者认为:“学生主体是指学生在学习、认识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是学生这些特性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到尊重和发挥”[3]。我个人简单理解为就是要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不再走过去教师这只“有形的手”掌控整个课堂的老路,而是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做到“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思辨来发现道理。做到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肯定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思考的乐趣,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
3.2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这样一个教育教学原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大多数教学活动中,没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上文说让学生成为教学开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之间也存在这激烈的个体差异性。从小范围看,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就像温室的花朵,没有了解过社会的黑暗面,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成熟,能懂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这些不同的因素就会造成每个孩子产生不同的道德认知以及道德意识,如果单一运用一个教学案例,会出现有的同学能够及时领悟到老师的中心思想,有的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单一给出一个衡量道德的标准,那么有的同学对自己道德认识和评判标准就会产生紊乱。教育不是复印机器,而是通过教师的手将学生们塑造成不同的人,在教学活动开展同时,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成长经历,要学会去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学生实际。
3.3发挥同伴群体效应
中学生处于一个心理动荡时期,向往自由却也依赖同伴,觉得自己独树一帜也同时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同。这一阶段,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甚是密切,在交往中也相对容易形成对社会、学校、家庭等周围一切人与事物的一致性见解,并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在对待这一特殊时期的群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决定德育开展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与学生之间更首要的关系是朋友和父母。一旦教师在心中树立了这种角色定位,那么教师就很能融入学生之间的小团体,才能更准确的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心中所想,明白学生心中所想,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教师如果能准确定位学生群体中的“领头羊”,那么利用“领头羊”的标杆作用,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然后利用同伴群体效应,那德育实践工作开展就更加高效了。
4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中学德育新方法
目前中学开展的思想品德课中,德育通常按照智育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把道德定义化,文字化,呆板化,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道德,学会分辨善恶,仅仅是片面的让学生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生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牢记心中,形成自己道德认知上的观念。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常是以“聆听者”的身份,很少能够参与到课堂上,“带着耳朵学德育”已是一种常态。但我们都了解,道德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展开,单单形成道德认知是不够的。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正是一种新鲜的思路,改变我们过去对德育的认识,让“分享”、“体验”、“交流”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让德育和智育区分开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形成整体意识,建立完整的道德结构。
4.1体验式德育教学方法
体验式德育教学方法就能解决上述说的问题,让德育和智育区分开来,让学生改变过去“带着耳朵”学德育的状态。实施体验式德育,关键在于有效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通过道德冲突,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域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而且在实践中发展,实践建构着主体的精神世界[4]。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学生往往会面临心理、生理上的诸多问题,其中必然有无法通过亲历来让学生去了解其中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虚拟体验来感受。
通过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学生利用学号登录这一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模拟出校园、家庭、社会等多个场景,并且设定多个情境,让学生在网络世界去经历现实世界中不能轻易尝试的行为,比如“吸毒”、“早恋”、“打架斗殴”等,当学生做出种种行为,系统会给出放大化的惩罚,让学生仿真的感受到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直观的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后台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这些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都会在这些虚拟的网络世界呈现出来,老师可以分析出学生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给出引导。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再是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通过将“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网络中的“他”成为一种替代试误榜样,让学生仿似亲身经历过的感受到道德准则。比起老师强硬的灌输知识,这样一种参与式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会更好。
4.2多维度品德评价方法
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能不能够用“优”、“良”、“中”、“差”来评价,或者说应该怎么去衡量学生品德的好坏,一直是争议较大的问题。从政策上来看,1986年,我国政府在“七五”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价和监督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4条规定了“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用法律的形式把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基本制度肯定下来,但这些规定并没有提升德育评价的含金量。社会上也有鲜活的案例,“马加爵”、“药家鑫”,都是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成绩都不错,老师给出关于思想道德的评价也都是优秀,但他们却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并且情节严重。为何会出现这种笑话呢?中小学教师在学期结束时,都会给学生出具书面评价,包括各科成绩、学期表现、思想表现等,往往高分学生每一项都会是优秀,但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教师就会或多或少指出其有缺点。难道成绩不好是因为思想品德不过关吗?其实不然,这里我们必须纠正一个观念,品德的好坏不与学习成绩挂钩,并非学习成绩好,道德评价就高,也不是学习成绩落后其道德素质就差,以学习成绩来做参考的评价是有失公平并且无效的。要客观评价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就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考察。
《墨子·鲁问》中墨子与鲁君的一段对话鲁君问墨子:“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墨子答曰:“未可知也。或为赏誉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回答钓鱼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评价一个人应该要结合他的动机和效果来看,体现出墨子主张“合其志功”的道德评价标准。“合其志功”,所谓志就是“动机”,功就是“效果”,也就是说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作,要结合他的动机以及行为后产生的效果来判定,重视理性选择和善的动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也要结合这两点,学生的行为有时出发点是好,但是“功”未到,我们便不能判断其是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有的出发点是恶的,但是误打误撞成了好,也不能说明他的行为是正确的。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可能考虑事情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上还要加强,老师要看到学生的本意,给与学生肯定,并且正确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志功合一。
参考文献:
[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
[2]候立华.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6年(2),52).
[3]李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启发式教育的创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4]刘惊铎,刘悠.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0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209-03
作者简介:方雪(1992.9-),女,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