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辉+周桂民
唐戴叔伦诗云“近南风景不曾秋”,有岭南美玉之称的千年古郡玉林市四季常青,确实找不到秋天的痕迹。优越的气候条件不仅为玉林造就了别致的天然美景,也给远教工作提供了创新的蹊径。近年来,玉林市远程办积极引导远程教育走向室外、走向地头、走向更广阔天地,为此实施了具有玉林特色的“三进全覆盖”工程,使以往局限于活动室内、局限于党员干部中的远程教育,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进农家党校 学用转化有平台
玉林市远程办创新思维,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平台化、服务化,建立“农家党校”终端站点,使之成为专家传经、群众学技的课堂和渠道,以解决远教学用转化成果不彰的问题。
产业链上建课堂,“农家党校”成为远教常青树。为使远程教育与产业链更紧密对接,玉林市远程办依托“农家党校”,引导远教站点进入产业链、远教学习走进实践基地。北流市山围镇铁炉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几年前率先在自家的“农家党校”建立了远教站点,定期举办培训班,向农户传授发财树培育和装盆技术。杨明说:“当初就是试试看,后来老百姓一看我这里能听课还能现场演示,就都到这里来学。现在我这里已经挤不下了。”村民黎崇贵说:“听完课还就地练,很容易学会。不来的准后悔。”
分班分类定内容,想学什么自己选。充分发挥“农家党校”组织方式灵活、带头人接地气的优势,针对群众学习和就业需求推出相应培训“套餐”,并根据时令制定分类学习计划,群众可根据需求自选。容县灵山镇守善村党员刘文是县远程办推出的“精品课程”的“粉丝”,因为他确实从中受益良多。刘文是个泥水匠,是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可这几年他发现自己的手艺跟不上时代了,筑出来的墙壁总容易裂缝,为此十分苦恼。自打学习了容县远程办制定的“村镇建筑工匠”精品课程后,他的苦恼一扫而光。“以前我是初级工,现在我是高级工!”他兴高采烈地说。
为“农家党校”插上双翅,使其功能更完备。远程教育的进驻使“农家党校”升级为集课堂教学、示范实践、生产服务、社会管理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玉林市各县区积极利用“远教+农家党校”产生的化合反应,延伸远程教育的服务触角。博白县平地村是公路枢纽村,村里人开店经商的多。博白县的“农家党校”在“农事村办”的原则指导下积极为经商户提供相关服务。不过,有时候农民的问题也让他们难以明确解答,比如有什么新的工商政策、新的市场信息之类的。后来远程教育进驻“党校”,他们的烦恼就迎刃而解了。平地村的刘承奇说:“远教进驻‘农家党校后,在普及政策知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今,玉林市远程办已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在全市四千多家“农家党校”建立了1545个终端站点,“远教+农家党校”的模式使学用工作有了好抓手。
进屯组小区 水远山长路不迷
玉林超过80%的面积是丘陵台地和山地,大部分乡村都散处于山谷之中。为了解决由于居住分散造成的集中学习难问题,玉林远程办实施了远教进屯进组进小区,实现“远”教“近”学。
结合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让远教节目下乡。与广电部门密切合作,通过“送电影下乡”服务车,把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实用技术片等优质课件送到屯组小区,让全市电影放映队在电影放映前组织观看电教片。这一举措刚一实行的时候,群众急着看电影,不爱看这种在电影前加播的科教片。不过,各县区善于见缝插针,找群众学习和兴趣的结合点。博白县结合三滩镇良茂村种植淮山面积大的实际,在该村放映电影时就预先安排播放淮山种植技术课件。该村群众几乎家家种淮山,对这类课件非常欢迎。博白县远程办主任陈博说:“群众都说我们这个课件是道‘开胃菜,好吃又有营养。”
结合“农家党校”,实现远教入户。“农家党校”遍布玉林全市,一般建立在党员家中,自然成为远教入户的天然桥头堡。对于没有站点和播放设施的党校,玉林市各县区都定期刻录节目光盘上门发放。陆川县远程办利用“农家党校”具有的“农民培训农民”的突出特点,引导各乡镇的能人和“秀才”们利用远教课件开展面对面培训。米场镇新民村的庞广华在自己家里建立“农家党校”后,定期组织左邻右舍一起收看远教节目,并边看边讨论。他说:“在自家门前学习,感觉不一样,学习意愿也比较强。”
力促远教“三上”,进一步强化覆盖。玉林市远程办力抓“上手机、上电视、上互联网”的“三上”工程,开通了“玉林先锋”微信平台,并在玉林电视台开播《玉林儿女》电视栏目。同时,实行课件下乡入户,建立高清互动模式试点村,探索更进一步的远教入户模式。多点发力、齐头并进的措施使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福绵区福绵镇十丈村的村民陈占雪就说:“村上给我送光盘,我一看真是好,用得上。”
几年来,玉林市共开展“送课件、进屯组”活动67000多场次,播放党员教育电视片13万多次。全市“农家党校”平均每月开展小组学习1000多次。
进城市广场 春风化雨细润物
玉林市从远程教育宗旨出发,一手抓农民实惠,一手抓党员教育,并逐步推动远程教育向公众日常生活渗透。城市远教广场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改善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重农村轻城市”倾向。
利用城市广场辐射优势,拓宽远教受益面。结合市县两级城区文化休闲广场人员集中、流动性强、辐射面广等特点,在广场户外广告屏开设党员教育专栏,每天定时播出党员教育电视片。姚丽欣大妈是玉林市文化广场附近的居民,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带着孙子来广场散步。以前,她从来不关注头顶的LED屏播放的是什么。有一次,她随手丢了一个塑料袋在地上,小孙子突然指着LED屏对她说:“奶奶,不能乱丢垃圾,你看那个爷爷捡垃圾多辛苦呀。”原来,此时屏幕上正在播放《玉林儿女——“保洁达人”黎军善》。自那以后,姚大妈每晚都会来广场看节目。
分时分段,播放也讲究个“忙与闲”。城市远教广场在播放时间上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规律,采取“平时定时播放、节日延时播放”的办法,有计划地将全天播放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实施间隔循环播放。玉林市环保局监察室主任倪香琴说:“平时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收看《玉林儿女》。现在好了,晚上在广场散步锻炼的时候就能看到,每天都能接收到正能量。”
制作专门节目单,吸引眼球是关键。为增强远教广场的吸引力,玉林市针对城市居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结构、不同个体需求,围绕政策宣讲、教育培训、民生服务、文化娱乐等,制作专门节目单,因人施教。针对下岗失业党员群众,重点播放致富信息、市场信息和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节目。针对离退休党员群众,以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为主打,把《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广场舞歌曲制作成视频播放。广场舞领队陈女士说:“现在有了这个大屏幕,大家学起广场舞来更方便,跳起来更开心。”
在远程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上,玉林市以惠民为本,以服务为纲,以“三进”为手段,破开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基层坚冰”,一路乘风飞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远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