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桌,可以吗?”孙琪琪不情愿:“为什么我用?”“你为什么不能用?”“桌子坏了,影响我学习!”“李博文用,就不会影响他学习吗?”“也影响。”此时,孙琪琪才不再那么振振有词了。王老师顺势布好台阶:“老师明白,同样是损坏公物,说你没说他们,你觉得不公平是吧?”孙琪琪一听神色缓和多了,“你是个明理的孩子,你想想,向损坏公物的同学看齐,做得对吗?”孙琪琪听老师这么说便低下了头。“今天你毁坏了公物,伤害了李博文和老师的情感。同学们会认同你吗?”王老师说完,孙琪琪头低得更深了。第二天他不仅将李博文的课桌修好,还将班上所有课桌都检修了一遍,并在班会上向王老师和李博文道歉……
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谈话教育的内部节奏,面对这位言行过激的犯错学生,每一次语言交锋都控制在自己的施教节奏中,既没有被 “强劲节奏”扰乱,也没有被“顽固节奏”牵引,该冷静时不冲动,该果断时不迟疑,该婉约时不豪放,先后仅仅发问八次,便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施教节奏的力量。
当然,教育实践中也经常因为“节奏不协调”而产生种种“负力量”:明知学生存在差异,却总布置同样的作业,看着学生完成吃力,但少有教师反思自己的训练“跑了节奏”;学生摔破了头才想起开展安全教育,流感猖獗才会记起卫生教育,“节奏”总习惯慢半拍、慢一拍,怎么会有好效果;遇到困难问题就热衷包办,搞一次野炊却要家长背食品,如此“抢节奏”,教育目标当然无处落实……王老师的经历是一面镜子,育人者都应从中进行借鉴,在施教环节中多审视、多探究,充分发挥“节奏的力量”。
耐心冷静孕育“节奏力量”。很多时候,一些师生常常局限于以我为主的处事思维、一成不变的参与习惯或者一厢情愿的活动惯性,任由各种障碍摆在眼前视而不见,任由你找不到“节奏”满腔怒火,找不到“节奏”怨天尤人。所以,温故知新才可催生“节奏力量”,可以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让育人者“找准节拍”,不厌其烦,不受其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冷静观察,综合分析;可以在各种诱惑的干扰下“理顺节拍”,充满自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并能将积极因素为我所用,甚至连消极因素也听我驱使。
因势利导激活“节奏力量”。每一个教育过程都不能一帆风顺,育人者只有具备因势利导的功底,才会让自己的“施教节奏”挥洒自如,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花式演奏”,在施教过程即时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有效方式,有避开正面的交锋、避实就虚的顺应,有将计就计、缩短彼此之间距离的贴近,有移花接木、曲径通幽的机智;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抒情状态”,让尊敬和理解充盈其中,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沟通多了,呵斥没了,该认错的即时认错,该道歉的诚挚道歉,平等和坦诚让教育过程格外有感染力,许多突发事件都可以变“害”为“利”。
创新求变丰富“节奏力量”。主动在宽容上改变“节奏尺度”,可以在不同环节里及时呵护不同的学习动机和个性需求,可以对优点进行肯定和欣赏,也可以对不足给予包容和理解,更可以适时表达期待与关心;主动在公平上改变“节奏幅度”,在每一个过程中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优或劣,都可以与其一起讨论、交流,都给予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内容的机会;主动在方式上改变“节奏的频率”,周末郊游有时要胜过参加“乱糟糟的兴趣班”、一句笑话有时会胜过唠唠叨叨的说教,多些尝试,育人目标可能会更容易触及。
节奏是一种推动力,是一种牵引力,是一种规范力,让教育多一些“节奏力量”,各种育人轨迹才会更趋合理,各种教育过程才会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