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措施

2016-02-25 19:49马志卿储冬冬
居业 2015年15期
关键词:防渗漏给排水建筑工程

马志卿 储冬冬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渗漏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防渗漏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0-0092-02

1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分析

1.1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原材料会直接影响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给排水管材被运用当中,常常会用到铜管、不锈钢管、PVC管、钢塑管与铝塑复合管等管道,新型管道材料往往以次充好,存在质量问题。

1.2工人技术水平低

在实际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加之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不能很好的完成施工任务。水电安装专业在孔洞的预留位置上不够准确,或者并没有固定留洞模板浮搁,最终使得预留孔洞严重挪位;或者补洞所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在配合比和坍落度等方面无法跟相关要求符合,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重视补洞部位,导致最终减弱了混凝土强度;在完成了防水工程后,即便发现各个甩口有标高不对的情况发生也无法在较短时间里返工,最终使得地面捧水坡度和坡向不满足相关规范,容易发生倒坡现象;或者在返工时没有处理好新旧搭接,导致渗漏。

1.3施工方法失当

没有妥善处理烟道、管井与地面交接位置,常常只是使用一般的补洞处理方法;没有嵌实穿楼板的管道、地漏和套管四周缝隙;没有进行管道与楼板四周交接位置的局部防水处理;没有严密处理地面水泥池槽的捧水口或地漏周围与地面交接。

2给排水管道防渗漏对策

2.1选购优质材料

由于给水管道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热水给水管道还会发生热胀冷缩,易出现管道接头位置的渗漏,因此,应该使用质优的管件管材。

2.2施工工艺控制

给排水工程施工往往使用封闭静止的方法。严格控制给排水安装的施工步骤,建筑给排水常会用到的施工工艺包括:熟悉图纸与技术资料、施工测量放线、开挖沟槽、管道连接、接口处理、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回填土。

2.3规范安装操作

(1)挖土开槽,挖土开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禁止超挖。(2)管道基础,管道基础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室内给水管道在穿过墙或楼板位置时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进行套管设置,要在卫生间和厨房处加设钢套管,高出地面2mm。粘胶连接时,要清洗粘接面,涂刷均匀,承插数次后等待固化;热熔连接时,应使用专门工具,均匀加热24h后,接口连接固化才能通水;法兰连接时,应紧固,对应平行,严密,垫片不能用双层,螺母应在同一面,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不大于直径的1/2;阀门安装,应操作灵活,方便。(3)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回填先从管底与基础结合部位开始,沿管腔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宜为0.15~0.20m,管顶以下宜用粗砂回填,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宜回填砂土或接近最佳含水率的素土。管顶0.7m以上部分回填土,可采用机械回填,但必须从管线两侧同时回填并夯实,可使用机械碾压。(4)管道接口处密封操作,施工安装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施工进行时还必须强化监督。

2.5管道穿楼板防渗漏做法

(1)对于用止水圈的,必须做到:止水圈与UP-VC管结合要紧密,胶粘得要牢固。补洞时须将UP-VC管外壁横向打毛、刷胶、沾细砂子两遍,以利细石硅与管壁结合紧密。

(2)对于设钢套管的,必须注意:套管宜在打混凝土楼板时预埋,这样防渗漏效果最好。套管内径可比穿越管外经大1020mm,套管项部高出地坪50mm底部与天棚平齐。管与套管间隙应用沥青油麻、油膏等防水嵌缝材料封堵。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并应采用不低于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捣密实,第一次浇注2/3H,第二次浇注1/3H。每次封堵后均应浇水养护和作蓄水试验,24 h后不渗漏方可进行下次封堵。

3结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导致管道渗漏的原因较多,需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目前,为了避免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应严格控制工程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严格控制,确保给排水管道的正确安装,从而实现人们生活中对给排水管道的高效利用。

猜你喜欢
防渗漏给排水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设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