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2-25 23:54:06雷巧娟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计算机

雷巧娟(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计算机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雷巧娟(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全方位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未来它可能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该文从分层教学的视角,探讨因材施教,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广泛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践效率。

计算机;分层教学;教学改革

计算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与其相关的周边产物也不在少数。学校应当提供相应的机会或者平台,充分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例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是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最直观的方法。每年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不在少数,同样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成绩的不尽理想暴露出计算机教学的种种不足。计算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说过,大部分学生在有效而适当的学习方法下会提高学习动力,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速度各方面增强。然而,分层教学正是认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找寻适用于各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分层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于操作运用结合起来。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可以使得计算机教学质量、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计算机教学在高校中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老化和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在当今时代中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也随之应当提高质量。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把计算机视为公共课(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教育理念老化以及高水平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缺乏,造成各地区计算机教学水平差异太大,导致计算机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无突破。

2.师生对于知识技能的个性化认识差异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医学、IT、农业以及工商管理等多个学科开始应用计算机教学,对于不同的学校专业,将使用不同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但是我国各个高校现今对于计算机教育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的个性化差异。对于教学,并没有重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思维能力差异发展,只是一味死板的开展教学,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接收到计算机专业知识,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样的情况,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是有害的。

三、计算机教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依据整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的基础、相应的知识掌握状况、基本技能、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专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人数较少,教师的在分层过程中,应该保证其合理性,相应的层数不能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应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通过对学生调查,掌握了学生的基本状况,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在A层中,教师都会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都会选择一些学生成绩较为一般,但是,学生积极性较高、上进心较强的学生;C层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并且各方面技能都不好的学生。。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教师应该依据层次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学过程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快慢班的思想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合理的调整。

2.教师要做好分层备课

在计算机分层教学工作中,备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备课工作中,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完整的教学步骤,保证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对WORD自选图形相关知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要求,对于C层的学生,应该要求其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绘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对于B层的学生而言,应该要求其不仅能够熟练地绘画相应的图形,还要能独立完成图形转换、格式转换、图形组合等。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细设计,从而能够激发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A、B层学生而言,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任务,帮助其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吸收与转化。

3.做好分层授课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B层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可以采用“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应用到实际中就是: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教师能够采取以合为主、以分为辅的模式,对C层学生进行照顾;在上机教学中,对于A层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分为主、以合为辅的模式,对A层学生进行照顾,注重培养其操作能力,并对其加强实践与理论的指导;对于B层学生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其加强技能的培训;对于C层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要突出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放低起点。在实际的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积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从学生的整体出发,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计算机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按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将班级学生分为特长类型、应用类型以及理论类型,对于这几类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计算机有天赋的学生应当进行重点培养,培养这类学生的专业知识针对性和独特性。对于特长类型的学生,不仅让这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当对于这类学生计算机潜在能力进行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应用类型学生,在保证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要有空余时间掌握其他科目知识,要重点关注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理论类型学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雷巧娟,女,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讲师,教育硕士。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90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有趣的分层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