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改霞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试论二战后初期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
魏改霞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二战对于德国的摧残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对德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的德国政治上国家分裂,经济上千疮百孔,濒临崩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下,西德民主政府巧妙地利用国际形势,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政策,创造了西德“经济奇迹”。然而,西德经济奇迹的出现,对当时的欧洲局势乃至世界局势都有着重大影响,也对我们当代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战后初期;西德;经济奇迹;原因
对于二战后西德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发展研究中,探究其原因是至关重要的。二战后西德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战后政府的内部改革动因,更有国际势力的积极推动。本文从国内和国际援助两面着手,探析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通过对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西德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刻和直观的认识,以此为鉴,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国内的政策调整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西德经济奇迹出现的历史背景
对于西德经济奇迹原因的历史背景分析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二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格局和西德国内的经济状况。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法等国却相对衰弱,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而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某种程度上对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对西德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另外,1950年在朝鲜半岛爆发的朝鲜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德经济的发展,战争给西德带来了发展军事工业的契机,这个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西德恰当的利用国内外两种不同的情形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式使西德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呈现良好的态势,出现了战后初期西德“经济奇迹”。
2西德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
2.1西德经济奇迹的内部动因
2.1.1雄厚的经济基础
战前,德国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的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雄厚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也居世界前几位,可以说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比较先进的,1938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36年德国西部地区在全国整个工业产值中占61%,其中原料和基础材料生产占66%,汽车工业占68%,金属加工业占70%,造船和蒸汽机车制造占77%①肖辉英《西德50年代经济奇迹探析》世界历史 1998年第5期,第42页。。德国分裂后,美、英、法占领区的工业总值占1944年的63%,而基础材料占67%,消费品工业占60%②卡尔·哈达:《20世纪德国经济史》 商务印书馆,1984,第181页。;与东德相比,西德拥有很大的经济基础优势。因此,西德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存在着一个好的经济基础。
2.1.2西德政府合理的政策推动
二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出现与当时政府的内部改革密不可分,合理的制定和推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使西德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这也是世界其他国家争相学习的地方。首先:二战,德国作为战败国,各方面的力量都被削弱到了最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殖民地被瓜分等。但是德国并没有因此状况而沉沦,而是实行改革以恢复和发展经济。在政治方面调整联邦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同时还彻底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其次:二战后,西德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就是通货恶性膨胀,金融混乱等,最流行的交换媒介和计算单位不是帝国马克,而是美国和英国的香烟。所以,当时的西德市场上竟然出现了“香烟货币”,“谁有‘美国烟’,谁就可以用它在黑市上买到黄油,面包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③邢来顺 韦红:《促成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通货膨胀,成为阻碍西德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大障碍。1948年,西德在美、英、法三国的支持下,实行了币制改革,即著名的“科尔姆-道奇-戈德史密斯计划”,它被称誉为是一次带来一蹴而就成功的大胆行动。到1948年底半年的时间西德的工业生产就增长了50%,西德经济水平达到了空前繁盛的阶段。另外,与德国政治现代化相辅相成的,是联邦德国的经济现代化。虽然德意志民族各方面的资源都特别丰富,但真正启动并快速推进西德经济现代化的却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它以自由竞争为核心,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反对垄断,宣扬公平分配等。这一新体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德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后期,“经济奇迹之父”艾哈德在谈到西德经济的发展时不无自豪的认为,西德“在复兴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④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页。。因此,西德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最重要的,是真正推动西德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最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对西德经济的复苏也有其重要作用。联邦德国继承了德意志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教育和科技视为进步的“中枢神经”⑤袁红 《西德五十年代“经济奇迹”原因初探》史鉴 理论导刊,第47页。。西德在二战后恢复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增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西德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西德教育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对西德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3西德经济奇迹的国际原因
战后西德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更得益于当时有利的国际政治气候。一方面美苏冷战,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为西欧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支援了西德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朝鲜战争,这次战争为西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美国提供军备和武器,致使西德大力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以及其他重工业,使西德的经济发展水平猛增,整体水平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位于前列。可以说,外部因素对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1马歇尔计划为西德经济的恢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战后初期,西德资源和资金短缺,发展经济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对西德经济的复苏无疑是雪中送炭。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主要是美国为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争霸,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而实施的支持欧洲一些国家的一项经济措施。而西德为控制通货膨胀实行了币制改革,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扩大生产,但是西德资金相当短缺,无法抑制通货膨脏。当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认为要消除共产主义在欧洲的
扩展只有尽快恢复欧洲的经济。因此,在他的努力周旋下,130亿美元的资金以贷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援助西德的重建。这笔资金为西德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并且使联邦德国恢复了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国内政局的作用。西德抓住机遇利用马歇尔计划的资金援助大力发展本国生产,扩大贸易,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德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总的来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效果明显,它促使了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为其后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艾哈德称马歇尔计划的贷款是西德“复兴的第一个决定性的动力”⑥邢来顺 韦红:《促成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江苏社会科学》 1992,第6期。。
3.2朝鲜战争的爆发为西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战刚结束不久,世界局势就进入到了美苏冷战时期。1950年,美国为达到控制亚太地区的目的,将战火引到了朝鲜半岛,朝鲜战争随即爆发。西德抓住美国急需军备和武器弹药这一状况,决定复兴本国的军事工业为美国提供军需用品。西德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重工业。到本世纪60年代,西德就改变了贸易逆差的不利形势。
朝鲜战争对于西德的经济复苏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虽然艾哈德竭力否认这一说法,但朝鲜战争确实挽救了西德经济,给西德带来了短期的繁荣。他认为“这种繁荣带给德国经济政策的困难,多于它带来的帮助”⑦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1页。。无可置疑,朝鲜战争的爆发是西德经济得以发展的重大推动力,是西德摆脱战后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以及重要工业领域的再次复兴。
小结
纵观战后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要以史为鉴。西德政府正是认识到:德国要成为世界大国最好办法是通过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通过军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在资本主义大国中立于不败之地。2、结合本国国情,正确把握国际形势,适时地抓住机遇。西德从自身国情出发,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利用有利的国际外援和机遇,全面进行经济建设,使西德经济得到快速发展。3、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西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及时清除本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且还继承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要对西德经济的发展经验进行学习,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对资本主义的理论一味地排斥和批判,只要是对经济发展有力的因素,我们都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它、接受它、进而更好地去利用它。
参考文献:
[1]齐世荣 吴于廑:《世界史·近现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丁建宏:《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3]邢来顺 韦红:《促成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原因》,·《江苏社会科学》,1992,第6期
[4]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袁红:《西德五十年代“经济奇迹”原因初探》 史鉴 理论导刊
[6]李慧京:《战后初期西德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宏观经济研究,1981
[7]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8]张振亚:《步履蹒跚的西德经济》世界知识,1988,第18期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068-02
作者简介:魏改霞(1989.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