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润 倪前岗 薛 晔
(1.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途径
薛世润1倪前岗1薛晔2
(1.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受到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性调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低位运行、去产能化的发展困境,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层次结构性调整显得至关重要。对此,分别从经济水平、技术核心角度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出路,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钢铁工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和举措,对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途径进行了论述,为新形势下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现状机遇途径
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出现了爆炸式发展,由于资源和能源的限制以及环境承载量的制约,经历了低碳经济的钢铁工业发展道路[1-2],引导钢铁行业实现节能、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3-5],实现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5],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集成、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新的机遇。
钢铁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使得严格的技术标准与缺乏新技术构成了矛盾,要求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同时,配合政策措施、管理措施的跟进,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推动了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同时也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钢铁产业现已处于适应“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6]。
“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将继续深层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继续推动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与结构性调整的道路,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钢铁行业发展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本研究就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和途径进行详细分析。
1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1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低位运行的困境,面对钢铁行业的严重亏损与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态势,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结构性调整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铁行业依然隐藏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问题[7-8],如:产业集中度低、产能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致使运行成本较高、企业盈利不断下降。
(2)钢铁产业管理及技术等方面存在经营模式僵化、管理理念落后、生产运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亏损严重,使得钢铁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亏损、减员、降薪成了钢铁企业奋力求生存的“新常态”。
(3)产能过剩是困扰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顽疾,虽减产多年,但收效甚微,因此,营造合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利措施之一[9-10]。当前处于去产能化的时期,低开工率成为“新常态”,持续长时间的钢价下跌,呈现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态势,使得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钢铁行业正在进入“严冬”。
1.2原因1.2.1经济水平的促进与制约
(1)第1阶段(19世纪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较少,且多分布于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主要为美国、前苏联和西欧等国。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前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时,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水平、方便的运输条件都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2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年产量净增5.5亿多t,同期,钢铁产业国家的数量增至16个,生产能力大大增加,该时期,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较显著。
(3)第3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多种因素使得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产量维持在6.7~9亿t,世界钢铁业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如巴西[11]、中国等经济快速发展,促使钢铁工业迅速崛起,对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分析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虽然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所差异,国情不同,但都在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影响下发展壮大的,可见,经济水平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2.2核心技术的促进与制约
钢铁工业始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原因:①经济的发展为其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使得该类国家钢铁工业具备高产量、高质量、高技术等具有竞争力的自然条件[12-13]。②经济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世界一流研发技术的诞生,如德国的学者开创了现代冶金学科的先河,美国聚集了世界顶尖的冶金专家等,在钢铁的理论研究和前言学科的引领下,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快速发展成为钢铁工业强国。
目前,我国的粗钢产量接近全球的1/2,但与欧美等钢铁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①我国的工业基础需要不断积累,相对于欧美等发表国家而言,仍较薄弱。②矿石资源有限以及矿石的特性导致选矿成本较高,我国铁矿石品位低、开发成本大等问题较突出[14-18]。③核心技术不足,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钢材质量不过关,导致许多钢材仍需进口。
2新形势下钢铁工业出路
“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将加快推进深层次产业优化调整,配合“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19],在战略带动的驱动下,基于自身的百年发展实力[20],借助于国家战略实现“走出去”,借助国际化成功转型升级,进行结构性深度调整,实现从钢铁深加工生产、供应、物流直至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借助现代“互联网+”的电商平台的纵向多层次发展模式,进行产业重组和联合,建设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1)坚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布局。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对总体环境不利带来的冲击,坚持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是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产业,正面临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对此,钢铁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努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改造,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方向;做好市场定位,树立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经营理念,从产业结构和战略布局层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2)坚持节能降本,挖掘自身潜力,强化科学管理。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投入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深层次推进下,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是不可避免的。在转型升级与转变方式发展的推动下,应对生产流程、工艺、物料消耗、设备管理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优化,推行科学化、市场化的管理标准,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保持成本优势,积极盘活资本,增强市场活力,实现开放、全面、创新发展。市场不景气,钢材价格直线下跌,面对如此恶劣的市场形势,钢铁企业在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应善于挖掘自身潜力,苦练“内功”,把握市场供需规律,打造市场需要的产品;坚持科学管理,从发展战略、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着眼,在市场低迷、钢铁去产能化、低开工率的大环境下求得生存,也是抵抗外部环境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3)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形成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管理和科研已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政府和企业应在技术上推陈出新,管理上创新变革,加大科研投入,建立良好的科研机制。体制机制的变革会释放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新的产业产品。当前,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的机遇,催生了“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3发展机遇和途径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数十年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钢铁大国,我国钢铁还存在质量不过关、技术不够全面的发展难题,当前正值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非常时期,应坚持转型升级走出困境,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多元产业、高端产品,总体上预测,未来的钢铁市场仍有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机遇和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性的战略调整,中国2025战略的实施以及“互联网+”催生的新商机,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研发的目标应为高端产品,研发新的材料、新的技术[21]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企业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市场、资源、客户,才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发展机遇。加大国际投资和国际化发展,对于打造钢铁强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以科技创新战略为驱动,大力创新与变革,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钢铁企业应把握历史变革的趋势,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积极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之策,从市场经济中寻找机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动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
(4)钢铁企业应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激发潜力,走出有特色的钢铁发展之路,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动摇。借助于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多维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尝试组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性大型钢铁企业。
4结语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严冬”时期,也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以变革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要实现钢铁产业的振兴,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定生产维持自身运营,又要治本以谋求长远添动力;既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又要凝聚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采取措施、制定发展战略,又要学习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深层次调整优化。深层次调整优化钢铁产业发展布局,对钢铁产业转型、重装上阵意义重大。通过分析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及途径,对于在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下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匡迪.低碳经济与钢铁工业[J].钢铁,2010(3):1-12.
[2]徐匡迪.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J].钢铁,2008(2):1-12.
[3]殷瑞钰.节能、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钢铁,2002(8):1-8.
[4]张利民,李静,孟彬,等.绿色钢铁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2):15-18.
[5]殷瑞钰,张春霞.钢铁企业功能拓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钢铁,2005(7):1-9.
[6]徐乐江.世界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与展望——把握机遇促进改革创新与合作[J].中国钢铁业,2014(6):10-13.
[7]姜晓东.关于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钢铁,2013(10):1-8.
[8]蔡九菊,孙文强.中国钢铁工业的系统节能和科学用能[J].钢铁,2012(5):1-8.
[9]刘洪伟,申玲彩.钢铁企业物联网技术需求程度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69-76.
[10]马汉成,姜茂发.国内外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判断[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4):15-18.
[11]毛艳丽,周文涛,陈妍.巴西钢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冶金丛刊,2008(4):39-43.
[12]张祥国.欧洲钢铁业二战后发展轨迹及对中国启示[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5(2):24-29.
[1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J].中国经济报告,2015(9):71-73.
[14]王海军,张国华.我国铁矿资源勘查现状及供需潜力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1):35-39.
[15]韩跃新,孙永升,高鹏,等.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金属矿山,2012(3):1-5.
[16]王俊理.我国金属矿山选矿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294-295.
[17]韩跃新,孙永升,李艳军,等.我国铁矿选矿技术最新进展[J].金属矿山,2015(2):1-11.
[18]印万忠,丁亚卓.铁矿选矿新技术与新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19]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一带一路”对钢铁“走出去”的机遇分析[J].钢铁规划研究,2015(2):15-19.
[20]李海涛.百年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史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714-719.
[21]王国栋.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J].钢铁,2015(9):1-10.
Analysis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Approac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China
Xue Shirun1Ni Qiangang1Xue Ye2
(1.Masteel (Group) Holding Co.,Ltd.;2.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ffected by the current economic showdown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hanges,the iron and steel is in the low-price running predicament and de-capacity development predicament.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deep structural adjustment will be cruc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elf.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al level and core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in depth.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the necessity and measur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deep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re studied,besides that,the opportuniti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KeywordsNew situatio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Status, Opportunity, Approach
(收稿日期2015-11-05)
薛世润(1987—),男,助理工程师,硕士,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
·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