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聪,王静爱,杨 洋,潘东华,杨佩国, 张万昌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3.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5;4.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5.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 100124)
关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链
贾慧聪1,2,王静爱3,杨洋4,潘东华5,杨佩国5, 张万昌1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3.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5;4.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5.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 100124)
摘要: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根据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1949-2005年),构建了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分为高温-干旱灾害链、旱灾-虫灾-病害灾害链、旱灾-大风-沙尘暴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的成灾模式。分析表明:降水少、纬度高、沙漠戈壁广布、山脉与盆地、高原与平川相间等是旱灾灾害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灾情随灾害链过程放大,受承灾体脆弱性累积加重。提出干旱内陆区的上游山区加强水源保护,半干旱草原区防治荒漠化、沙化,黄河流域中上游区防治水土流失等区域模式。同时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的致灾、成灾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为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灾害链;干旱;地震;寒潮-雪灾;致灾;成灾;区域减灾;西北地区
重大自然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借助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生连锁效应,由一种灾害引发出一系列灾害,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灾害链的概念早在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期间,由我国学者马宗晋和史培军在1989年提出的,意指由某一种致灾因子或生态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并将其分为串发性灾害链与并发性灾害链两种[1-2]。在我国常见的灾害链有4大类:台风-暴雨灾害链、寒潮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干旱灾害链[3]。灾害链中,前一个灾害可以提供后继重大灾害发生的关键信息。灾害链研究是21世纪科学的前沿课题,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都较少。灾害发生的相互联系的多种原因、灾害链发生中灾灾相联且相互作用的事实,以及所造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后果,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由对单一灾害的研究转向对灾害链的研究[4-16],他们大都试图对各种各样的灾害链给予定义并适当对其进行一定表述。要减轻灾害链的危害,必须加强灾害链的监测、预测和对策研究,努力减轻重大灾害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国家制定减轻和防御灾害链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2008 年5 月12 日的四川汶川8.0 级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造成的灾害与很多其他地区的大震不同,主震及余震频频诱发的滚石、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超过地震全部损失的三分之一[17]。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形成灾害链,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或泥石流。据调查,四川省内因汶川地震诱发产生次生地质灾害6 000多起,其中滑坡灾害近3 000起,崩塌1 700多处,泥石流540起,其他次生地质灾害800多起。直接威胁人数达32万人。另有30多座堰塞湖,其中7座在汛期还存在险情[18]。正是因为震区次生灾害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所以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伤亡,进一步加重了灾害。
巨灾灾害链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1960年5月22日,南美洲智利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全球第一例8.9级巨大地震,仅在智利境内就死亡5 700人,地震引起瑞尼赫湖区3 000万m3大滑坡,湖水外泄,淹没湖东65 km 处瓦尔迪维亚城,致使100万人无家可归[19]。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7级地震,这是自1960年南美洲智利大地震发生以来的第2大全球巨震,它引发了印度洋特大海啸,死亡305 276人,因海啸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震亡人数,为有史以来历次大海啸灾难中死亡人数的总和[20]。2011 年 3 月 11 日,东日本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继而引发了巨大海啸,并造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的核危机。此次地震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灾害,给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1]。
我国西北地区(采用行政区划的大西北概念,即“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22])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各大海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总面积约355.5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37%。这里的旱灾最为突出,水灾在局部地区或局部时间也比较严重。西北地区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降雨是自南向北递减,除陕南、甘肃陇南以外,年均降雨量基本在600 mm以下。西北地区纬度偏高,位于31°~50°N之间,气温低,温差大,导致雪霜天气和暴风[23-24]。西北五省区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藏高原交汇处,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西北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这一独特的承灾体导致灾害连续、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不仅对国土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而且对中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拟对西北地区的灾害链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未来西北地区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25]。报刊库是通过查阅1949-2005年各省市33种省级报刊中报道的有关灾害的新闻,采用“读报”的形式,逐项如实填写而建立。2005年后的中国省级灾害报刊数据库正在建设中。通过对全部报刊报道的大量灾害案例的浏览,设计出灾害报刊数据库的结构如下:地区名称(U0001)、地区代码(U0002)、灾害事件的记录时间(U0003)、灾害开始时间(U4701)、灾害终止时间(U4702)、灾害类型(U4703)、灾害程度(U4704)、受灾面积(U4707)、其他描述(U4709)和报刊名称(U4710)。对受灾地区、灾害类型、灾害程度、受灾面积等实现编码化,对地区名称、记录时间、起始、终止时间、其他描述和报刊名称等直接使用原始数据。由于报刊数据库按县级单位进行录入,因此选择国家县级行政区划标准是最佳选择。采用国标的最新版本GB/T 2260-1999。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共涉及9大类57种自然灾害,编码表如表1所示。
表1 《报刊库》灾害种类编码
本文在《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1949-2005年)的基础上,提取西北地区五省区的灾害数据,共涉及11 100条灾害记录,抽取灾害类型(U4703)为链式的记录,建立西北地区灾害链数据库。经统计共129种灾害链,898条灾害链记录。近57年来,西北地区平均每一年发生16次链式灾害。表2统计的是超过10次记录的灾害链。由表2可知,串发式灾害链有暴雨-洪水、旱灾-虫灾、暴雨-泥石流、暴风雪-雪灾、滑坡-塌方、洪水-涝灾等共329次,并发式灾害链有暴雨-冰雹、大风-冰雹、风暴-冰雹、旱灾-大风、积雪-冰雹、积雪-风暴、暴雨-暴风雪等共264次。西北地区的暴雨与湿润地区的暴雨有较大差别,局地性、短历时暴雨相对较多,加之地形和下垫面比较复杂,暴雨的时空分布与一般降水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特色,本文暂不予讨论。本文选取西北地区主要的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进行制图分析(表2)。
表2 西北地区主要的灾害链统计
目前的灾害数据与承灾体数据均以县域为最小单元进行统计,同时还考虑县(市)一级民政部门是我国负责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具体实施的基层单位。因此,本文选择以县级行政区划单元为基本单元进行制图与区划。
2主要自然灾害链及地域分布
地震为群灾之首,造成的损失最重,但频率不高。我国西北地区大多为高原山地,海拔高,河流切割深度大,地壳运动变化强烈,地质构造和地层复杂,地震虽不频繁,但破坏力极大[26]。从1949-2005年,报刊记录的地震灾害有1 117条,而地震导致的塌方灾害出现1次,地震导致的滑坡出现1次。由于地震的突发性、链型特点,地震造成的灾害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和广泛。每当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的灾害,构成较为明显的灾害链现象。地震能引发滑坡、崩塌、喷砂冒水,以及生命线、生产线破坏等一系列灾害。例如1995年7月甘肃永登5.8级地震的震中烈度Ⅷ度,震级虽不大,但Ⅵ度以上地区均出现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导致毁房和严重破坏房屋达万余间,使1万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7 132万元人民币[27]。
我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主要集中于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和天山南北麓(图1)。新疆地震构造区是我国强震多发区之一。这是因为地震的发生与巨大的新生代挤压型盆地及其间的造山带运动有关。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内部较稳定,其间的天山、阿尔泰山强烈隆起,地震多发生在山区与平原区交界处。地震断层呈东西或北西走向,北西及北北西走向者多以挤压兼右走滑为主[28]。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也是多地震区,从宁夏的石咀山、银川到中宁、中卫,直到海原、天水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另外,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等也是强震发育区,历史震害十分严重。新疆西部地区,包括乌恰、喀什、伽师等县市,是我国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以乌恰县为例,1949年以来,该县共发生8次5以上地震,2次7级以上地震,乌恰县2000年人口密度为2.31人/km2。而青海的共和县、兴海县和杂多县也多次发生地震。
图1 西北地区地震灾害链分布图(1949-2005年)
旱灾是我国西北五省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它导致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乃至绝产,在历史上曾多次造成该地区的严重饥荒,给区域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29]。
图2 西北地区旱灾灾害链系统形成模式
图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链分布图(1949-2005年)
从1949-2005年,报刊记录的旱灾共有993条记录。在这些记录中,由高温引起的干旱(h2h1)3次;由旱灾引发的麦虫灾(h0b2)36次、棉虫灾(h0b3)1次;由虫害引起的病害(b0b7)2次、由蝗虫引起的病害(b7b8)3次、由蝗虫引起的鼠害(b8b9)7次。另外,并发灾害链中干旱-沙尘暴(h1t6)5次,干旱-大风(t5h1)15次;旱灾-风暴(h0t3)2次。可知高温、虫灾、病害以及沙尘暴都与干旱有发生间的紧密联系。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干旱灾害链模式构建的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链系统图表明(图2),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灾情随孕灾环境不稳定性因素叠加、灾害链过程和承灾体脆弱性累积而放大。干旱灾害链的分布见图3。
2.2.1高温-干旱灾害链
极端高温事件往往与特重干旱相伴而来,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能源、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等。高温引起的旱灾灾害链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境内。据报刊库记录:在2005年3月17日到6月3日长达79 d的时段内,甘肃天祝县无有效降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使部分农作物凋萎枯死,大部分牧草无法返青。而同年6月初到6月下旬,持续的高温又引发干旱,使得农作物和牧草受旱严重。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为天祝县自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2005年6月中旬以来,陕西省西安等地气温持续在36 ℃以上,从6月17日到20日,陕北、关中和陕南东部相继出现了35 ℃以上的高温天气,西安从18日开始连续3 d日最高温达到了40 ℃,而全省大部分无降水或不足5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80%~100%。高温干旱导致陕西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83万hm2,因旱造成54.9万农村人口、25.2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干旱还导致一些城市供水水库蓄水锐减,陕北、渭北地下水位降幅较大。
2.2.2旱灾-虫灾-病害灾害链
总体看来,旱灾-虫灾、虫灾-林虫、虫害-病害灾害链主要分布在陕北、宁夏中部、新疆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不同地区,森林病虫害、草原病虫害、鼠害等的种类不同,其为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根据报刊库记录,由于旱灾引起的虫灾达37次,占总干旱灾害链的37.4%。
西北地区干旱的年份,往往引发病虫害。虫害主要影响西北地区的小麦和棉花生长,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及中部晚熟麦区,陕南和关中西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新疆阿克苏和伊犁等地受小麦病虫害较重。棉虫主要影响新疆的棉区。干旱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某些农业害虫的生殖繁衍,如蝗虫在17~36 ℃范围内,温度越高,取食越盛[30]。草原蝗灾是影响新疆经济与生态环境,尤其是畜牧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例如,1989年2月至8月,北疆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干旱灾害。北疆主要河流的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减少了30%~50%,对作物播种产生重要影响。截至6月底,在干旱影响下,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约2×106hm2草场遭受了蝗灾。由于干旱引发的鼠害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及阿尔泰山南部的大片草场和沙漠边缘。鼠害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
2.2.3旱灾-大风-沙尘暴灾害链
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在地表植物枯萎稀疏的冬春季节,干旱和大风同步,从而导致土壤风蚀和大风沙尘天气比较频繁。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为大风较多区。大风最频繁发生的地方在新疆西北部的阿拉山口,年平均大风日数超过160 d,平均不到3 d就有一次大风天气,而大风日数最少的地方是陕西北部的延安,平均每年发生大风天气的日数不到1 d。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很大关系,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以及高山和青藏高原极易出现大风天气。
西北地区的干旱和沙尘暴也呈现明显的相关。同时并发的地区有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青海北部以及陕西北部等。干旱会造成土壤严重失水,荒漠化加剧,为沙尘暴发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沙尘源;而在发生严重干旱的区域,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出现地面大风,就容易引发沙尘暴。反过来,沙尘暴释放的沙尘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以及风蚀造成地表覆盖变化等,又将对干旱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31]。沙尘暴分布与丰富的沙源有密切关系。我国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的干燥沙漠地带[32]。
雪灾是我国西北牧区冬春季的主要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雪灾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由于其天气特征常伴随着低温和大风天气,还会并发一些其他灾害,如冻灾、寒潮、暴风等。基于此,将低温、积雪、暴风雪、寒潮、冻灾、暴雨灾害链的空间分布表示在图4中。
由图4可知,西北地区雪灾灾害链多发区集中于新疆地区。1949-2005年间,发生雪灾灾害链的县次达98次,约占西北地区总县数的30.2%。新疆天山以北的塔城、富蕴、阿勒泰、和布克赛尔、伊宁等地是我国的三个雪灾多发区之一。统计得知,雪灾-低温-冻灾灾害链(x0s3、s3s6、s3x1)共8次,暴风雪-寒潮-大风灾害链(t4x1、t4t5、t4x2、t3t4)共6次,暴风雪-暴雨灾害链(x2w1)共11次。西北地区冬季雪大,牧草被大雪埋压,造成牲畜啃食困难,饲料饲草供应不足造成牲畜饿死或掉膘;同时降雪大多伴随暴风雪,家畜往往因躲避不及,在牲畜棚圈缺乏的条件下导致冻饿而死,这种称之为“白灾”。灾情严重时,也常伴随牧民因冻伤亡、交通堵塞,严重影响经济活动。例如: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受西伯利亚气流影响,常在10 月至次年4月发生雪灾天气,1 月份极端最低气温达-40 ℃,积雪期长达120 d左右,积雪最高厚度达60 cm,山区达112 m,导致人畜伤亡和交通通信破坏[33]。根据记录,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新疆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温、降雪天气,其中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青河县、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受灾最严重,直接损失8 000万人民币,对畜牧业、牧民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构成一条低温→暴风雪→积雪→冻灾→农牧区白灾→结构破坏这样的灾害链。
图4 西北地区寒潮-雪灾灾害链分布图(1949-2005年)
另外在冬季,来自西北方路径的西伯利亚寒潮最先进入到新疆地区,天山山脉西面的吐鲁番地区是戈壁滩,正好是一个大缺口,狭管效应使得寒流强度更猛烈,造成气象学上的“风口”。伴随着低温,寒潮、大风与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常发生在新疆北部地区。1996年是新疆自解放以来遭受暴雨灾害严重的一年,暴风雪与暴雨并发主要分布在天山伊犁河谷地。
3针对灾害链的减灾对策建议
我国西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与内陆性气候的特点,使得自然灾害经常链式发生。救灾物资的科学分类是保证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34]。建立与主要自然灾害链相对应的救灾物资的分类系统,提高救灾物资的多元性,可以为区域布设物资的类别,提高救灾的有效性提供参考。由于不同自然灾害种类对救灾物资储备的要求有所不同,针对西北地区干旱、地震、寒潮雪灾等灾害链频发的特点,不同区域要储备不同的救灾、救生以及取暖御寒类物资。目前,西北地区有乌鲁木齐、格尔木、兰州和西安4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建议各地应在交通便利、灾情严重地区建立独立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保证救灾物资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灾区,达到最大救助目的。
基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灾害链模式,不同区域成灾因素有差异,因此防御灾害的对策应各有侧重。针对干旱灾害链的主要致灾、承灾因素,首先按照自然环境分为三大区:干旱内陆区、半干旱草原区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中上游区。干旱内陆区降水稀少,盆地内由于特定的水热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地带性景观,如荒漠、沙漠、戈壁、天然绿洲等。区内由于水资源自然分布格局以及多年来的人为开发利用,形成了集经济总量和人口均占95%以上的人工绿洲和部分天然绿洲[35]。
干旱内陆区的上游山区应进行水源的保护,进行坡耕地退耕休牧还林还草,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严禁超载放牧。中游人工绿洲农牧区应采取保证生态系统不退化的轻度利用措施,发展畜牧业,发展以农田林网为主的人工绿洲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压缩农田灌溉面积,建立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防治土地盐碱化。下游天然绿洲区应该保育绿洲天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区,封育草场,防止滥牧、滥垦,以防绿洲植被退化。
半干旱草原区是防治荒漠化、退化沙化的重点区域,应加强环境保护,协调人口增长、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资源承载力的矛盾,以治理退化草原为重点,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发展舍饲养殖,对草地资源进行宏观规划和科学管理。
黄河流域中上游区的防治应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封育和退耕还草、灌、林等,加强植被建设;采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加强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措施,另外进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强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防治渭河下游严重的水污染、地下水超采与河口淤塞。
我国西北地区地震的重发率较高,且新疆西部地区常强震连发。对于西北地区地震发生频率高、人口较少的地区,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当地居民搬迁到其他相对安全的地方。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陕甘宁地区,居民住房是地震及次生灾害主要的结构承灾体,而这些地区的居民住房大多为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抗震性能很差,加上这些地区的春、冬季气温较低,生存条件较差,震后恢复能力也很低,因此应改善居民房屋质量,提高房屋抗震性能。
西北地区的雪灾,往往伴随寒潮的天气,如果遇上特大并发暴风雪,容易造成交通阻断、房屋压埋、牲畜丢失、人畜冻死等恶性灾害。西北地区冬春时间长,一遇寒潮、雪灾,牲畜极易冻饿死亡。必须加速固定营盘建设,备有牲畜过冬的棚圈和人住的住房设施,也贮备甘草和其他饲料。另外应加强气象预报,及时正确地为广大牧民群众服务,使各级政府和牧民群众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4结论与讨论
(1)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孕灾环境和脆弱的承灾体,构建了干旱灾害链模式。并以案例形式探讨了地震、寒潮-雪灾灾害链模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主要灾害的灾情随孕灾环境不稳定因素叠加、灾害链过程和承灾体脆弱性累积而放大。主要灾害链的研究可为西北地区防灾减灾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2)根据中国省级报刊灾害数据库,在西北地区主要灾害链分布图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链(分为高温-干旱灾害链、旱灾-虫灾-病害灾害链、旱灾-大风-沙尘暴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成灾模式。结果表明,众灾群聚与灾害链并发导致承灾体脆弱性增加,灾情累积放大。
(3) 根据主要灾害链模式,针对地震灾害链,提出应重点改善陕甘宁及新疆西部尤其农村居民房屋质量,提高房屋抗震性能。针对干旱灾害链,提出干旱内陆区的上游山区加强水源保护;半干旱草原区重点防治荒漠化、沙化;黄河流域中上游区主要防治水土流失等。针对雪灾灾害链,提出加速建设西北牧区固定营盘以及加强气象预报等。建立分区防灾减灾模式可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培军.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自然灾害研究专辑):37-42.
[2]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科学学报,2002,11(3):1-9.
[3]史培军.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J].中国减灾,2008(2):12-15.
[4]文传甲. 论大气灾害链[J]. 灾害学,1994,9(3):1-6.
[5]文传甲.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J]. 灾害学,2000,15(4):13-18.
[6]吴瑾冰,郭安红. 华北及临近地区的巨灾链[J]. 自然灾害学报,2001,10(1):12-16.
[7]吴瑾冰. 滇、桂、粤、闽、台灾害链讨论[J]. 灾害学,2002,17(2):82-87.
[8]田连权. 西南山地灾链的区域分析[J]. 山地研究,1995,13(2):116-120.
[9]薛东有,廉毅.吉林省气象灾害链简介及对策建议[J]. 吉林气象,1997,(4):2-4.
[10]王文俊,唐晓春,王建力. 灾害地貌链及其临界过程初探[J]. 灾害学,2000,15(1):41-46.
[11]傅敏宁,邹武杰,周国强. 江西省自然灾害链实例分析及综合减灾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3):101-103.
[12]倪晋仁,李秀霞,薛安,等. 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1-9.
[13]李英奎,倪晋仁,李秀霞,等. 泥沙灾害与泥沙灾害链的分类分级[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5-23.
[14]陈香,陈静,王静爱. 福建台风灾害链分析——以2005 年“龙王”台风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203-208.
[15]王劲松,张 强,王素萍,等.西南和华南干旱灾害链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2015,33(2):187-194.
[16]刘文方,李红梅. 基于熵权理论的斜坡地质灾害链综合评判[J]. 灾害学,2014,29(1):8-11.
[17]崔鹏,韦方强,陈晓清,等.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J]. 科技赈灾,2008,23(4):317-323.
[18]高建国.有关汶川地震灾害链的思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38-42.
[19]Stein S, Oka1 E A. Speed and size of Sumatra earthquake[J]. Nature,2005,434:581-582.
[20]Bilham R.A flying start,then a slow slip[J]. Science,2005,308:1126-1127.
[21]吴云清,翟国方,李莎莎. 3.11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管理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4):22-27.
[22]蔡运龙. 大西北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的初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7(1):2-8.
[23]赵松乔. 西北干旱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和减灾措施[J]. 中国沙漠,1991,11(4):3-10.
[24]温艳. 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
[2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省级报刊数据库1949-2005年)[DB].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15.
[26]张丽芳,唐少卿. 西北的灾害与大西北的开发[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4):77-83.
[27]邢成起,荣代潞,姚同福,等. 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震构造和发震机制分析[J]. 西北地震学报,1995,18(3):1-9.
[28]门可佩. 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2):646-651.
[29]卜风贤, 朱磊.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灾荒资料研究[J]. 北方论丛,2007(6):87-90.
[30]姜逢清,李珍,胡汝骥. 20世纪下半叶干旱对新疆农业的影响及灾害链效应[J].干旱区地理,2005,28(4):465-473.
[31]李耀辉,张书余.我国沙尘暴特征及其与干旱关系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1170-1175.
[32]周自江,章国材. 中国北方典型的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 年) [J].科学通报,2003,48 (21) :2366-2370.
[33]刘兴元,陈全功,梁天刚. 新疆阿勒泰牧区雪灾遥感监测体系构建与灾害评价系统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 :215-220.
[34]王静爱,施之海,刘珍,等.中国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地域差异[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 (6):23-27.
[35]周菊芳.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框架构建[J].山西建筑,2007,33 (6) :196-197.
张明达,李蒙,戴丛蕊,等.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云南山洪淹没模拟研究[J].灾害学, 2016,31(1):78-82.[ Zhang Mingda, Li Meng, Dai Congrui,et al. Simulation Study of Flood in Yunnan Based on the FloodArea Model[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16,31(1):78-82.]
Analysis of Natural Disaster Chain in Northwest China
Jia Huicong1, 2, Wang Jingai3, Yang Yang4, Pan Donghua5, Yang Peiguo5and Zhang Wanchang1
(1.KeyLaboratoryofDigitalEarthScience,InstituteofRemoteSensingandDigitalEarth,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Beijing100094,China; 2.InstituteofAridMeteorology,CMA,Lanzhou730020,China; 3.Key
LaboratoryofRegionalGeograph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4.PICCProperty
andCasualtyCompanyLimitedDalianBranch,Dalian116021,China; 5.NationalDisasterReduction
CenterofChina,MinistryofCivilAffair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Beijing10012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aster system theory, according to Chinese Provincial Newspapers Disaster Database (1949-2005), major disaster chain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built: drought disaster chain (divided into high temperature-drought chain, drought-pests-disease disaster chain, and drought-wind-sandstorm chain), earthquake disaster chain and cold-snow disaster ch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ss precipitation, high latitude, widespread desert, mountains and basins, plateaus and plains and other factors may lead to drought disaster chains. The disaster situation amplified with the processing of disaster chains, increased by the vulnerability of hazard-affected bod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be strengthened in the upstream mountainous arid areas, desertific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be combated in the semi-arid steppe regions, and soil erosion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aking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cold-snow disaster chain as the analysis cases, the corresponding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for governments.
Key words:disaster chain; drought; earthquake; cold-snow disaster; hazard; disaster; reg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Northwest China
作者简介:贾慧聪(1981-),女,山东聊城人,博士,主要从事GIS&RS在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E-mail: jiahc@radi.ac.cn通讯作者:潘东华(1981-),男,江苏丹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研究与管理研究.E-mail: pandonghua@ndrcc.gov.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41301593,41471428);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资助项目(IAM201407);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委托项目
收稿日期:2015-07-30修回日期:2015-08-30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2016)01-0072-06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6.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