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晓,姚浩刚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充满谋略的绘画
——提埃波罗的构图智慧
姚晓晓,姚浩刚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意大利著名壁画家提埃波罗的油画和壁画,分析了其画面中人物的动态和巧妙的缺省拼接设计,阐述了他对历史神话的独到观点,从而引起我对其构图智慧的思考。
关键词:重生;委罗内塞;回旋对称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之所以可以在自然中生存必是遵循了一定法则的。既是如此那绘画和写文章也不能免俗。绘画中的法则可以理解为构图。所谓构图,是舶来语,其本来意为“组成”。中国绘画自古就有许多关于画面构图的理论,比如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此经营二字带有人的主动因素,它强调的是画家的统筹战略。作画犹如打仗,有我方就会有敌方,有将军就有兵卒,有排兵布阵,就有先后左右,要想胜利有粮草也要谋略。明代画家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这种意象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谋略。生于1696年的意大利画家提埃波罗就是一个充满谋略的画家。提埃波罗是18世纪威尼斯最负盛名的壁画家,尽管受到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但其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早年师从C.拉扎里尼,在艺术上广取博收,提埃波罗非常崇拜威尼斯画派大师委罗内塞,他多次临摹委罗内塞的作品,在其后来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委罗内塞的影子。他30岁时已形成个人风格,由原来的浓重施色强调明暗到后来的明亮灿烂,犹如水彩。提埃波罗的一生都在绘制壁画,直至去世的前一刻也在绘制壁画草图。提埃波罗并不是默守陈规,一成不变的老古板。虽然他创作题材都来自宗教和神话,但他善于发现大师的智慧并加以改进,他改变了原来绘画中的大块色彩,采用淡彩的技法,减弱物体的体积感,利用光线制造运动感,赋予作品前所未有的清新透彻之感。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就极其称赞他作品中色彩运用的妙处,并自称是“提埃波罗最好的学生”。提埃波罗在威尼斯、西班牙等地都绘有大量的壁画和天顶画,其中最著名的是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邸所绘的壁画《克利奥帕特拉的盛宴》。此外,提埃波罗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同时提埃波罗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
1重生的委罗内塞
在18世纪80年代的威尼斯,重拾“发现摩西”这样一个题材,就等于是重拾委罗内塞。提埃波罗偏爱绘画情节简单、已经存在于图画传统中的普通的并且容易渗入的题材。他意识到图画叙事更多的是依赖对以往图画的熟知,而不是依赖对过往文献的熟谙。例如我们在描绘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时,不是先去查找文献资料,而是应该查找前人的足迹。因为内容已定,重点只在于画家如何演绎,而不是去纠结符不符合实情。这也是为什么提埃波罗要重生委罗内塞的《发现摩西》。我们可以将他的《发现摩西》,描述为利用委罗内塞的乐谱而做出的一次表演,或是利用委罗内塞的舞谱而作的一次表演。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演员的保留曲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埃波罗的《发现摩西》的朝向、角色群和整体布局是委罗内塞式的,他并没有否认它的原型,只是改变了人物的服饰,改变了构图,拉长画面,形成长方形,加深了画面的紧张气氛。同时主体人物偏离视觉中心,人物从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闲散的进入画面,说明画面并没有被封闭起来,左侧的米利暗(摩西的姐姐)身高只有右侧的戟兵的一半,看起来既荒唐又不合理,同时也烘托了紧张的氛围。假使我们把它看作是正在表演的话剧,台上的演员扮演画中的人物,那么拉长的视觉,给人心中投下巨大的焦虑和恐惧。如果我们要将整个画面尽收眼底就得迈开腿变换方向角度观看,这样由于光线和错觉的作用我们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提埃波罗运用了壁画的观看方式。有些人觉得这是幅古怪的画。为了使其看起来合理,一位批评家割下了右侧的一大截,行成两幅画,即在爱丁堡的《发现摩西》和在米兰的《有戟兵的风景》。切割图画是出于“聚焦”的考虑,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存在一些令人费解之处。画面中人物的手指都指于何处,小个子米利暗为何迈步向前,戟兵又为何紧跟不放?这些都不是切割能解释的。打破常规的欣赏趣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建立在非文学逻辑基础上的图画创造力。这就是提埃波罗的构图智慧,看起来既古怪又符合常情。
2由提埃波罗的构图方式引发的思考
提埃波罗是欧洲自然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自然主义是一种澄澈通灵的乐观自然主义无论是人物和场景的表现,都是融入于超乎平凡和神秘的欢快气氛中。如此,生命中弥漫着“灵与火”的提埃波罗似乎很难在艺术史上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定位。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的不足。由于订单频多,时间紧迫,壁画工程巨大,造成大量壁画中的人物体态和面部表情相似或相近,人物之间的穿插设置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因而我们在艺术创作时既要抓好典型又要贴近生活,才会是有血有肉的作品,才不会泛泛于表面,外强中干。同时提埃波罗也告诉我们,将大师的经典变为自己的特点。提埃波罗在吸收委罗内塞的基础上重生了自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提埃波罗的谋略,平凡而细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美]斯维特兰娜·阿尔珀斯,[英]迈克尔·巴克森德尔著,王玉冬译.蒂耶波洛的图画智慧[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1-327.
[2][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C]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29.
[3]朱良志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C]北京:中华书局,2014:1-284.
作者简介:姚晓晓(1990-),女,汉,山西省运城市人,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方向:版画研究。 姚浩刚(1970-),男,汉,广西合浦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版画研究。
中图分类号:TB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