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玲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问题及策略
——以麻江县蓝莓企业为例
王显玲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麻江县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本文在阐述麻江县蓝莓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蓝莓企业在发展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麻江县;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1引言
在信息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尤其显示其重要性。为了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企业必须不断应时地实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成本的根本手段,是决定企业处于优劣势地位的根本决定因素。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其发展前景和市场信誉的最重要的指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证明其发展越有活力。
2麻江县蓝莓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2000年以来,麻江县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蓝莓产业发展概况
2006年,麻江县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蓝莓,2010年该县蓝莓栽培标准化项目被国家标准委列入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选取9个蓝莓种植基地、1家育苗基地和6户蓝莓种植大户作为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实施示范区项目建设。麻江县通过制定《麻江蓝莓育苗技术规程》等5个地方标准,出台《县人民政府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科学布局,有效实施,围绕蓝莓资源优势,以“企业+农户+基地”创建无公害标准示范区。
通过国家和县级财政匹配资金建设,麻江县无公害标准示范区已投入建设资金49万元,累计支出42万余元,辖区内核定10个示范点蓝莓标准化种植面积已达3975亩[1]。
2.2蓝莓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全县先后引进企业20家,发动个体农户400多户,成立蓝莓产业技术协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蓝莓果酒、饮料、果脯等果品深加工工厂5个,发展蓝莓果园肉牛养殖、林下养鸡、蓝莓花蜜养殖和蓝莓观光采摘体验旅游等衍生产业8个[2]。2014年,麻江县内蓝莓产品开发企业共有4家,项目1个(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主要生产产品有:蓝莓白兰地、蓝莓红酒、蓝莓果汁、蓝莓精粉、蓝莓花青素等商品,目前部分商品已在市场上销售。
为顺应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当地的蓝莓企业在国家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和贵州农学院的技术支持下;利用国内最成熟的蓝莓种植技术和国外成熟的市场;在我国的民族蓝莓产业进行种苗培育、种植推广、种植技术支持、蓝莓鲜果回收及深加工、蓝莓鲜果销售、出口贸易(东盟和东南亚国家地区市场)等进行系统化,产业化的开发。
通过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贵州省质监局的驻点帮扶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2014年,麻江县有3家蓝莓企业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6家蓝莓企业(合作社)取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认证基地面积为696.7公顷,核定年产量达1500吨。同时,新增10家企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均完成有机认证现场审查[3]。
2.3企业技术创新变化
蓝莓企业相对于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其发展势头良好,在技术创新上有可喜的变化:一、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长足长期发展的大事来对待,注重培养并配备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2014年4月21日,贵州省蓝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麻江县科技局会议室召开,集结了15家蓝莓果酒、果酱、饮料、果冻等系列的企业参会,进一步提升蓝莓产业战略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二、企业投入研发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提高应用研发成果的利用率;加大对蓝莓产业科研工作支持力度,县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单列出50万元,用于蓝莓加工、贮藏技术及蓝莓产品开发研究补助。组织或个人取得州科技部门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且应用于生产的予以相应的奖励等政策。三、企业通过引进海外先进栽植、培育技术及其企业的优势技术来快速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美国佐治亚大学是世界蓝莓育种工作的先驱,麻江县蓝莓企业邀请佐治亚大学斯科特·内史密斯教授作蓝莓育种技术培训,使该县技术人员开拓了视野,为抓好蓝莓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打下基础。四、企业着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外“新领域市场”的竞争力。2014年,示范区拥有注册蓝莓系列产品商标4个,商标初审公告2个,分属3个大类。
3蓝莓企业创新的主要问题
3.1企业外部主要问题
3.1.1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足
技术进步的实现通常是要经过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步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持在市场定价、占有额方面的优势竞争力,需要政府的扶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麻江县蓝莓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得以蓬勃地纵深发展,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政府的税收扶持将更进一步扩大蓝莓产业的影响力。
3.1.2技术创新融资困难
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熊彼特认为创新即是将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新组合涵盖引入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引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等基本情况[4]。对于大多数蓝莓企业、蓝莓种植户而言,进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资金是一大缺口,企业、个体就必须从银行贷款用于技术创新项目。许多负债经营或是被银行划定为“非优质用户”的小企业和小种植户,也就更加难以从银行中贷出款项用于生产经营。
3.1.3技术创新供求脱节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成果,未能迅速应用到企业生产中。蓝莓是十几年来才在我省得以重视的经济植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注重科研成果,还处在实验运用上,难以正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能力,给社会产生的效益。技术创新的供应方科研究院所与需求方企业相互脱节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蓝莓企业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
3.1.4技术成果推广机构的缺乏
技术创新得以成为现实,关键在于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扩散。我国县政府相关机构和民间组织机构缺少有效的机制。科技成果机构的蓝莓科技成果的推广难以满足给予小企业公平的价格,尽管企业需要,技术成果适用,也不能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能力。
3.2企业内部主要问题
3.2.1企业内部之争影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且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蓝莓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员而言,尽可能争取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蓝莓产品研发部门在研发顺当时期,所得到的研发经费自然充足;然而,在研发新成果成果较少的阶段,不免受到其他部门的挤兑,要求减少研发部门经费的投入以获得本部门利益的追加。
3.2.2重技术的引进而轻“再创新”
一些企业满足于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蓝莓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国产化,并坐享其成,忽视了对海外引进的技术装备的再创新、再开发;随着其他企业技术创新后再更进,必然导致企业的研发风险增加,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优势逐步消失。
3.2.3缺少产品创新
产品有成长、成熟和衰亡的几个时期。目前,麻江县的蓝莓的生产加工产品多是蓝莓红酒、蓝莓果汁、蓝莓精粉、蓝莓花青素,在本省区范围内已经属于成熟期,而蓝莓在保健产品方面的开发还属于空白区,暂无新的产品问世。缺少产品创新,所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销售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企业就会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甚至难以为继而被淘汰。
4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4.1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在蓝莓种植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和系列产品深加工等环节选择合适本企业并制定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产品生产的定位上,果酒、果酱、饮料、果冻等10多个系列产品,因地制宜,因资源制宜的强化自身的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拓宽技术领域,汲取营养,将本土与国外、将传统与现代的技术融会贯通,以为己用。
4.2树立技术创新理念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创造优良的、和谐的工作氛围。企业管理者应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善于对现实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不局限与本土蓝莓产业,不局限于同行间蓝莓产品的地区发展,追求本土及本身以外的新途径、新方式的发展。
培养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起自主独立的判断意识,鼓励企业员工创新;开创企业拥有良好鼓励员工创新机制,培育企业员工始终保持充沛的创新激情,逐步树立问题与怀疑意识,养成爱钻研、爱探究的良好习惯;树立开放与合作意识,在组织内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员工及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企业为家,自觉自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5]。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创新理念,将创新理念深植于企业全体员工心中。
4.3营造企业技术创新氛围
大力扶持重点科研项目与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蓝莓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中唯一入选的水果,成为保健品市场的新宠。加大探索深挖蓝莓保健功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高品质、保健品的研发支持,推动蓝莓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于滞后小企业的发展而言,适当向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倾斜,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市场的信息网络化建设。
4.4拓宽融资渠道
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放贷向来门槛高,银行贷款首先考虑贷款安全性和收款的准时性。金融机构应适当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起良好的奖励机制。先进个人、企业组织,特别是优秀蓝莓产品企业家和有杰出的科技人员,要运用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奖励机制的实行将会调动受奖励的企业单位组织的积极性,勇创佳绩,在同行业发展中发掘更大的潜能,也调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蓝莓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进步的大潮中。
4.5提供优惠税收政策
我国对于新产品的开发都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尤其在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上,将利于鼓励企业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同时税收优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直接的作用。在税收上对蓝莓企业、个体户实行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的补贴政策,调动农户的生产种植的积极性;扶持龙头蓝莓企业,在税收上一定程度的减免;对于一些小型企业,为推动其快速良好的发展,适当少收税甚至于免税。
参考文献:
[1][3]汤敏.贵州麻江县打造高端蓝莓产业链[EB/OL].新华网贵州频道,2013-12-11.
[2]罗勇.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做法及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SWCC,2013,(5).
[4]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金伟.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战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4).
作者简介:王显玲,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