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瑶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2016-02-24 12:53:48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瑶族舞蹈民族

马 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96)

初探瑶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马 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96)

本文通过对瑶族道具舞蹈的研究,发现道具在瑶族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道具的由来和使用情况。探究在将来的舞蹈创作中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最终找到瑶族道具舞蹈的继承方法和发展方向。

瑶族;情感;继承与发展

舞蹈是人们通过自身肢体运动的形式来表达意识宣泄情感的行为艺术。情感有时通过肢体语言无法尽情地表现出来,意识也无法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现。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某些工具来完成,舞蹈道具正是为此而产生的。舞蹈道具在舞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舞蹈中舞蹈道具使舞蹈情感更丰富,舞蹈语汇更准确。

在瑶族舞蹈的创作过程中,瑶族舞蹈的道具作用对于整个瑶族舞蹈的艺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瑶族舞蹈一直是以道具为重的。如果人们看到舞者身上带着瑶鼓,或者拿着小花鼓在舞蹈,那大家就很自然地知道这是瑶族的舞蹈,会与其他民族舞蹈有所不同。谈到瑶族舞蹈的继承问题,我想首先要了解到瑶族长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继承的方向。在瑶族舞蹈主体性的实现过程中,瑶族长鼓可以满足人们在观赏时的审美体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瑶族舞蹈的概况进行浅析,明确瑶族舞蹈发展的方向,然后探析瑶族舞蹈的来龙去脉,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在瑶族长鼓舞的表演中,表演者利用人与道具相互的配合以及与动作的配合,将瑶族舞蹈的力量与柔美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伴随着瑶族舞蹈表现力的要求,音乐节奏都会发生变化,或者热情奔放或者抒情柔美,时而激烈时而舒缓。在精神方面,表演者从形体的表现上传递出积极的感情和精神,道具表演者在不同节奏下所需要承担的角色和瑶族舞蹈动作都有所不同。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中的瑶族属于排瑶,这里的民族舞者所拿的长鼓体积较大,可以背着跳舞,可以拿出来做造型道具,更可以边击打边舞蹈,打出的响声富有节奏感和穿透力。一对舞者可以做出相同的舞步而击打出不同节奏的鼓点,这是连南排瑶的特征。而在离连南县城不远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这里的瑶族就属于过山瑶了。他们虽然同为瑶族但舞蹈起来却有所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就在道具了。连山过山瑶同样使用瑶鼓,但他们的鼓与排瑶的鼓在外形上看就很不一样。过山瑶因为在历史上经常跋山涉水地迁徙,他们的鼓个头比较小,只能拿在手中舞蹈。虽然个头小,他们可以用的方法倒不少,拿在手中旋转,可以抛起接住,也可以用来模仿生活情形,这是我们最需要传承下去的经典动作。瑶族长鼓舞表现的内容就是关于瑶族人民是如何建造房屋的生活场景,瑶族长鼓舞通过每个舞蹈动作将这一过程详细地表现出来,即如何进行对土地的测量、怎样进行挖地、怎样把地铺平、怎样找木、怎样砍削木头、又怎样将木头背到建屋的地方、如何将建屋的柱子立起、进行架码、割茅草铺屋、夹茅草、抛茅草、盖顶和压顶等,长鼓舞动作一共有三十六套之多,这些动作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瑶族人民在不断的迁徙中找地建房的流离生活。

在瑶族舞中,许多的舞蹈都是通过一定的道具辅助来完成的,这些道具的使用也都是力图展现一种对于英雄情怀和神明的感恩。在舞蹈中,通常会使用的道具,首先就包括神具的使用,这种道具一般都是在宗教祭祀过程中或者宗教仪式当中会使用到的器具,包括长鼓、小花鼓、农具等。这些道具的使用,配合舞蹈动作以及音乐节拍,便出现了我们观众经常可以看到的瑶族长鼓舞了。有了继承便要发展,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各民族舞蹈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地区的观众水平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民族性。本民族的特点就是通过道具瑶鼓的使用展示本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祭祀情况、工作情况和精神信仰情况。这点是必须保留的。我们的发展只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如何市场化运作,让更多的观众关注到瑶族舞蹈,让更多的观众喜欢上瑶族舞蹈。一方面推广是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瑶族舞蹈本身的创作也需要创新发展。在叙事舞蹈过程中,是否可以表现一部分现代瑶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面貌,是否可以用现代灯光舞美技术来辅助舞蹈的创作,我想在这方面的研究会更有意思。继承与发展是所有艺术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把握好瑶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这个课题需要所有关心瑶族舞蹈的艺术工作者们共同研究和努力。

舞蹈艺术工作者,应更加深入了解瑶族文化,来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从瑶族的背景文化,体会出瑶族文化的神韵,从神上面去深入,而不只是形上做要求,成为有思想的舞蹈工作者,才能开发出我们的肢体和思维,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发扬和传承瑶族舞蹈,并通过对瑶族道具舞蹈的传播来让更多人爱上这个悠久而有韵味的民族——瑶族。

[1]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民族出版社,2009(3).

[2]李娜.民族民间舞蹈与道具[J].北方音乐,2011(2).

J722.2

A

1007-0125(2016)12-0163-01

马 璇(1986-),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县人,本科学历,讲师,舞蹈教师,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瑶族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瑶族织锦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2
瑶族舞曲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