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静 赵阳
摘要:主要探讨法桐在青岛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及栽培历史,对青岛市内四区的多条道路及区域进行抽样调查,从耐寒力、耐水力、耐旱力和耐盐碱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法桐在青岛的生长适应性,以期为法桐在青岛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法桐;适应性
法桐是青岛市主要行道树之一,具有树冠大、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遮荫性好等多个优点。法桐于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由德国人从欧洲引入青岛,成为了青岛市最早的行道树,与当时建造的欧式建筑一起,记载着青岛发展的历史,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有数据显示,1924年的青岛就已经形成了8条独具特色的“法桐一条街”,它们是湖南路、江苏路、中山路、馆陶路(南段)、安徽路、曲阜路、沂水路和大学路。但伴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品种的行道树引入岛城。行道树的多样化配置使得一些道路上的法桐被其它树种所置换,青岛的“法桐一条街”越来越少。贵州路、闽江路、山东路、汕头路等10余条道路将法桐迁移,补植了其他树种,德国风情街在改造时,也移走了不少法桐。据统计,目前青岛市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梧桐共有25棵,全部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25棵法桐中,有19棵位于海大鱼山校区,2棵位于蚱山路,2棵位于牟平路,2棵位于延安一路。从这些古树中,依然可以看出法桐曾作为青岛市主要行道树的光辉历史。虽然法桐这样的“老面孔”曾一度淡出青岛行道树选择的名单中,但由于它的树冠大、生长快、寿命长等多个优点以及岛城人民对法桐的历史情感,近年来法桐也重新被列入行道树种库。本文通过对青岛市主要街道与地区内法桐长势及耐性进行了长期调研分析,探索了法桐在青岛当地的生长适应性,为法桐在青岛地区的栽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1 调研方法
根据青岛市绿化现状,以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内的街道与公园为主要调查地点,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区域内所栽植的法桐进行调查,记录其分布区域、栽植方式,分析其生长势、适应性(耐寒力、耐水力、耐盐碱、耐旱力、耐高温力、耐风沙、耐瘠薄力、耐荫性和病虫危害程度)等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区域与栽植方式
在经过实地踏查并结合抽样调查与分析后,对市内四区的20处街道与公园的法桐生长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法桐在青岛市区内的主要栽植方式为列植,少数为孤植。其中以列植为主要栽植方式的生长地区主要为街道,以孤植为主要栽培方式的生长地区主要是城市公园。由此可以看出法桐在青岛市园林绿化中主要的用途便是作为行道树,较少用于城市绿地及公园景观的配置。列植的方式更能体现法桐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浓郁茂盛的特点,成片的树荫能够为行人带来更好的出行感受,不负其“行道树之王”的美誉。
2.2 生长势与适应性
本次研究在实地踏勘中对随机取样的法桐进行了生长势与适应性的观测。生长势的观测主要是对其生长发育旺盛程度的观测,包含新梢生长的长度、粗度和叶片的大小等因素。生长量越大、越壮、越快的,生长势越强;生长量越小、越弱的,生长势越弱。并设定上、中、下3种评价标准。根据表1统计的信息显示,随机抽取的样品中,生长势为上的占40%,生长势为中的占50%,生长势为下的占10%。由此可见样本整体生长势较好,即法桐在青岛生长发育程度普遍较为旺盛。
在探究法桐在青岛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方面,本次调查从耐寒力、耐水力、耐盐碱、耐旱力、耐高温力、耐风沙、耐瘠薄力、耐荫性和病虫危害程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观测,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见,法桐在青岛地区的栽培适应性表现中其耐寒能力、耐水力、耐旱能力以及耐高温能力普遍较强并且较为稳定。耐风沙和耐瘠薄力均为中等,喜光,耐盐碱力较弱。病虫危害程度表现中无危害的占样本总量的70%,危害较轻占25%,较重占5%。由此可见,在生长适应性方面,法桐在青岛地区有着较好且稳定的表现。但样本中部分法桐出现了刺蛾、天牛、蚧壳虫等常见的病虫害,需及时喷药防治。
3 结论
法桐在青岛地区主要作为行道树进行栽培,在耐寒、耐水、耐旱以及耐高温等方面均有着出众的表现,总体来说其在青岛生长适应性较好且稳定。青岛兼备季风气候与海洋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降水适中,光照充足,如此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属于阳性速生树种的法桐生长势普遍较好。但其耐盐碱力较弱,生长于碱性土壤中的法桐夏天会出现黄叶病,树体生长不良,叶片边缘出现焦、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遭受刺蛾、天牛、蚧壳虫等常见病虫害的法桐,可见法桐易遭受病虫害,但情况普遍较轻,需及时防治。对于一直以来在春夏换季时法桐果实引起的城市“球果飞絮”问题,此次调研中发现许多新补植的法桐选用了经过改良的球果数目大大减少的新品种,减轻了飞絮给人们带来的过敏等不适情况,提升了法桐作为园林树木的品质。综上所述,法桐在青岛当地的生长适应性良好,可作为一种适宜粗放管理的园林树种应用到青岛的园林绿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