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2016-02-23 01:31:28田薇薇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田薇薇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海伦 152300)



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田薇薇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海伦 152300)

摘要:猪细小病毒病是由于感染细小病毒而导致,母猪比较容易感染,主要特征是繁殖障碍,且病毒能够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感染,并会造成妊娠期母猪发生流产、死产或者产木乃伊胎、畸形胎等,还能够造成空怀母猪屡配不孕,严重损害养猪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概述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

猪细小病毒的平均直径为20~26nm,没有囊膜,可分成2种病毒粒子,即实心病毒粒子和空心病毒离子,前者具有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后者没有感染性。具有较强的抗热能力,能够在4℃温度下非常稳定,在56℃恒温条件下经过30min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及时经过48h处理依然保持部分的感染力和血凝活性,在80℃高温下加热5min才能够被灭活。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抗酸能力,在pH值为3~9的溶液中经过9min依旧保持稳定。此外,该病毒具有较轻的抵抗核糖核酸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胃蛋白酶以及乙醚、醇、脱氧胆酸钠和三氯甲苯等脂溶剂。

该病一般在春秋季节或者母猪交配、产仔的时候容易发生,通常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污染有病毒的圈舍,且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抗热能力,且对多种消毒剂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导致圈舍污染病毒后能够持续超过4个月依旧具有传染性。带毒猪排出的粪尿以及其他分泌物等都含有病毒,能够引起该病传播。病猪能够长时间排毒,对非免疫猪只或者易感猪只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另外,公猪如果带毒,会导致精液中含有病毒,从而能够经由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而导致母猪发生感染。

该病毒对青年猪、青年母猪具有较强的感染性,特别是初产母猪非常容易被感染,且病毒能够在母猪体内大量复制,并进入到淋巴组织、血液,甚至是小肠腺窝上皮,还能够进入到胎盘,从而对胎盘以及胎儿多种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导致胎儿发生死亡,或者胎儿被吸收以及胎儿木乃伊化。

2临床症状

母猪和仔猪发生急性感染后往往表现出亚临床症状,但病毒应经存在其体内多种组织器官中,特别是淋巴组织中都能够存在病毒。母猪在妊娠不同阶段发生感染,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在妊娠10~30天内发生感染,主要表现出返情、屡配不孕以及产仔数量明显减少的症状;在妊娠30~50天内发生感染,主要是导致产木乃伊胎;在妊娠50~60天发生感染,容易产死胎;在妊娠70天左右发生感染,往往会出现流产的症状;在妊娠中后期发生感染,会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感染,但由于此时胎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免疫力,从而能够继续存活在子宫内,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另外,该病会导致仔猪体弱瘦小,并且有的仔猪会发生皮炎、腹泻等临床表现。

3防控制施

疫苗免疫:目前,预防该病使用的疫苗主要是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其中弱毒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效力,且在体内能够很快产生抗体,用量较少,成本较低,但在安全性方面较差;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无需进行低温保存;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能够同时预防两种病或者多种疾病,且能够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但成本较高,且生产技术比较复杂;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源性,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且成本也较高。疫苗接种前,要了解该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还要对抗体进行检测,对于抗体呈阴性的初产母猪需要在配种前的春季或者夏季进行免疫接种,避免发生繁殖障碍。如果该地区没有发生疾病,无论是经产母猪还是初产母猪都要进行免疫接种。母猪最好选择在妊娠前几星期进行免疫接种,从而使易感母猪获得主动免疫,但要注意最好在干扰主动免疫的初乳抗体消失后再进行接种。推荐免疫程序:新生仔猪选择在20周龄左右免疫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后备种猪要在配种前至少20天左右进行接种,经产母猪要在产后15天进行接种,每年至少进行2次接种,连续进行3年即可。种公猪分别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进行免疫接种。如果猪只曾经感染过该病,通常具有免疫力,且在体内已经产生滴度较高、持续时间长的抗体,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则无需再进行接种。

免疫抗体监测:猪群通常每半年进行1次检测,随机抽取15%饲养数量的猪只,采集血液后进行检测,从而对整个猪群的免疫水平以及免疫效果有所了解。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猪只的抗体保护率低于70%则要及时进行接种,对于免疫耐受猪只必须进行淘汰。为保证猪只健康,家庭猪场和小型猪场也必须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尤其是发现疑似病猪时必须进行。

隔离和消毒:猪只饲养过程中,只要发现母猪产木乃伊胎或者死胎,就立即对其进行紧急隔离,且安排专门的饲养员管理带毒的母猪、仔猪等,同时使用专门的饲养用具等,并与健康猪只使用的器具彻底分开,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另外,还要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选择使用7.5%过氧化钠溶液、高浓度的次氯酸钠(2500μg/L)或者乙醛消毒剂,都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还要定期进行监测。

收稿日期:2016-03-30

作者简介:田薇薇(1976-),女,黑龙江海伦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6-0108-01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临床症状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浅析牛瘤胃鼓气的防治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犯罪研究(2016年5期)2016-12-01 18:25:19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20:07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危险点及防控建议解析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