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分析

2016-02-23 01:31:28田迎春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仔猪

田迎春

(山西省黎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西 长治 04760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分析

田迎春

(山西省黎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西 长治 047600)

摘要: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以呕吐、水样腹泻和严重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可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如果条件允许,可进一步采取实验室诊断确诊。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应以预防为主,平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一旦发病,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方可减少损失。

关键词: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

2016年2月,黎城县某小型规模猪场发生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当地乡村兽医诊断为细菌性肠炎,曾用几种抗生素按肠炎进行治疗无效。2016年2月15日,请本所兽医人员会诊,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传染性胃肠炎,将病猪隔离,圈舍消毒,采取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发病情况

该猪场存栏生猪共计180头,能繁母猪15头,哺乳仔猪47头,断奶保育仔猪66头,育肥猪52头,所有生猪按程序免疫。2016年1月初从外地购买2头怀孕母猪,隔离21天后,进入妊娠舍限位栏饲养,进入2月份(期间有1头母猪进入产房分娩),约10头哺乳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接着水样腹泻或糊状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白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且恶臭。刚开始仔猪体温升高,腹泻后病猪口渴,体温下降,后期衰弱无力或站力不稳、虚脱而死。先后共发现病死仔猪21头,其中19头为哺乳仔猪,2头为断奶仔猪,还有12头哺乳仔猪发病,7头断奶仔猪发病。哺乳仔猪发病率为66%,死亡率为40%;断奶仔猪发病率为17%,死亡率为3%。畜主曾用过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均未见好转。经调查,现场观察,该场卫生条件差,猪只密度较高,较拥挤。

2流行病学

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犬可参与本病的传播,但猪是该病唯一的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以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最易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患猪临床症状逐渐减轻,后备猪和成年猪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零,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多数可自然康复,但这种猪可长期带毒,成为传染源。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哺乳垂直传播是哺乳仔猪感染该病的重要途径,粪便、呕吐物、乳汁、口鼻分泌物、呼出的气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均可传播该病。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且常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能暴发性流行,老疫区呈地方性流行或周期性流行。

3临床症状

呕吐、水样腹泻和严重脱水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主要特征。本病潜伏期很短,仔猪为12~24h,成年猪为3~5天,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仔猪病初呕吐,接着频繁腹泻,多呈水样或糊状,经常出现喷射状,粪便呈灰白色,后变为黄绿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初体温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口渴、消瘦,脱水、被毛蓬乱、精神沉郁、目光迟钝,眼球下陷,2~7天死亡。病愈仔猪生长缓慢,成为僵猪。随着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降低,40日龄以上症状轻,很少死亡。通常表现为偶尔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病程约7d,可不用药而耐过,自然恢复健康,哺乳母猪还可表现为泌乳减少或停乳,妊娠母猪有时还会流产。

4剖检变化

剖检症状较轻和感染严重的仔猪各3头和5头病死猪,发现本病以明显的消化道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剖检可见胃气臌胀、黏膜充血,内有未消化的白色和黄色乳糜,其中1头被剖检的病死仔猪胃底部有黄豆大溃疡;小肠壁松弛、变薄,胀满,呈半透明状,内有黄绿色的粪便。大肠变化较小肠轻微,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肾脏肿胀、脂肪变性,有白色尿酸盐,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多汁。

5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应以预防为主,平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严禁从疫区或猪场引入猪只,避免传入本病。主要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隔离: 将健康猪与病猪分区隔离,分别预防和治疗。

卫生消毒: 每天清扫圈舍,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哺乳前乳房擦洗消毒,哺乳后仔猪与母猪及时分开;用火碱对地面、猪栏、饲槽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饲料和饮水保持清洁,严防猪粪污染。

治疗:给新生仔猪和患病仔猪口服康复猪的全血或血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原则是止泻、补液、防止酸中毒和抗继发感染。针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实施全群给药。对于能采食和饮水的猪,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和食盐连饮1周,饲料中加入清瘟败毒散、黄芪多糖等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力,连续饲喂1周,对于严重的病仔猪,可注射地塞米松抗病毒,口服庆大霉素止泻抗继发感染,口服补液盐(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维生素等)。

采用以上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在1周内基本得到控制,不再出现仔猪死亡的现象,精神明显好转,食欲明显增加。

收稿日期:2016-03-23 修回日期:2016-03-25

作者简介:田迎春(1969-),女,山西黎城人,大专,兽医师,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及动物疾病诊疗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6-0099-01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仔猪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