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奕
(兵团第一师十二团,新疆阿拉尔843301)
十二团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郑奕
(兵团第一师十二团,新疆阿拉尔843301)
本文围绕农业部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探讨了十二团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节水灌溉、合理施肥、绿色植保、地膜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控两减三基本”;化肥;存在问题;对策
农业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通过资源利用解决畜禽养殖排泄物、秸秆焚烧、农膜回收等问题[1]。十二团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具备了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条件,例如大面积成功推广了良种良法、模式化栽培、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改土培肥、综合植保、水肥一体化、标准化条田建设、土壤深松、人工影响天气等“十大”主体技术和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并有利地促进了本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随着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提出,棉花长期大面积连作导致的土地资源的不断恶化以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水资源短缺矛盾和白色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十二团棉花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峻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灌溉用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前景。近几年,由于特殊气候的影响,十二团旱情严峻。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十二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土地资源不断恶化
多年来十二团用单一的种植生产结构代替多层次和复杂结构的农业系统,盲目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品种及栽培技术,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化肥的大量施用使土地次生盐渍化、沙化较为严重。尤其是土壤土层变浅、有机质含量下降、物理性状恶化、侵蚀加剧等问题更是日渐突出。
1.3 滥用农药使天敌种群减少,病虫抗药性增强
化学防治是十二团防治棉花病虫害的主要措施,科学合理选择农药不但能够有效的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而且还能保护天敌。但是,棉农乱施滥用药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农田违规使用国家严格禁止的高浓度、高残留的农药,如甲拌磷、久效磷等。施药种类和施药次数增加以及施药用量加大,使天敌昆虫种群锐减,使棉花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加快,增加了防治难度。
1.4 白色污染严重
地膜植棉技术的运用,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使十二团的棉花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单产有了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的影响着土壤和棉花品质,直接影响了棉花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确保膜下有压滴灌新技术种植模式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棉田残膜污染,这是摆在十二团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
2.1 加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做好全面的节水工作
改变十二团原有的农业灌溉模式,大力提倡科学用水,严防严治水资源浪费,扎实执行“测水到条田、收费到农户”的灌溉管理办法,切实做到精确配水,计量收费,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灌溉效益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将秋季洗盐压碱水由传统的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和秋灌,可节约用水量50 m3/667m2,节约成本10.5元/667m2。改变春季的保墒压碱为干播湿出,滴水出苗。二是生育期的滴水施肥由一膜两管改变为一膜三管。因为一膜两管易造成滴灌带低压运行,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一膜三管的滴管配置方式,植株长势均匀一致,每根膜管充分接近植株根系,水从地头流出直接渗入土壤而被植物根系吸收。另外,采用一膜两管的滴管配置方式,两管铺设在宽行中间,滴头离植株根系比较远,想要充分给植物根系补给水分,就要增加滴水时间,这样会造成地表径流,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十二团农技中心经过2年的试验得出,一膜三管较一膜两管滴灌节水25%左右,电费成本降低20%。
2.2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降低化肥的施用量
棉花的产量跟肥料的施用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棉花单产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但过多的施肥量会导致棉花长势过旺,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生长推迟,病虫害增加,蕾铃脱落增多,既减少产量又增加成本;过少施肥又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达不到高产高品质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施肥。施基肥要结合测土施肥,做到土壤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做到定量补给。棉田播前犁、整地按照适墒作业的原则,沙性过大的地块或条田可实行单面斜耙,冬翻时带肥,避免或禁止来年翻地带肥,从而避免盲目的滥施肥料,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并且可节约成本30元/667m2。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方案,2016年十二团棉花施基肥45kg/667m2,比2015年减少5kg/667m2,节约成本15.1元/667m2。生育期要全程监测棉花不同生育期棉株体内养分变化,及时对滴肥量及滴肥种类给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农技中心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植物活体营养诊断能快捷方便、及时的测定植物所需的三大元素,根据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做出营养丰缺的判断,直观地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避免了土壤化验的数据因土壤本身理化性质不同、供肥能力不同所带来的偏差。此项工作已经推广应用于大田农业生产。因此,在滴灌施肥时必须结合棉花活体营养诊断,根据测定数据科学合理的施肥。“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在满足作物对养分需求的前提下,要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这就需要在生产中选择高效的复合肥。十二团农技中心通过多年的试验,筛选出棉花酸性高磷复合肥——肥帝溉,其对改良土壤盐碱性有重要作用,可起到改良土壤结构、减轻土壤盐碱危害的作用。且肥效高,用量少。适合十二团在棉花生产中使用,仅肥料成本十二团2015年就降低了50元/667m2。
2.3 大力推广无公害化棉花病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把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人工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棉田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的优势,通过积极引进、选育、培育、提纯抗虫棉,使生态危害降到最小程度。化学防治应从绿色环保的理念着手,通过试验筛选出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农药,在大田推广使用。在林带种草、苜蓿等,在田埂边上种植玉米诱集带,可达到以害养益,引益入田。尽量减少高残留、剧毒农药的使用,达到增殖天敌控制害虫的目的。
2.4 加大力度治理白色污染
十二团农技中心适期揭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揭膜最好选早晨土壤湿润时为宜。适期揭膜使地膜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达到95%以上,可基本消除农田土壤的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适期揭膜不但可提高地膜回收率,节省回收地膜用工,而且还能使作物增产[1]。地膜回收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办法,并加大对残留地膜的回收力度。
综上所述,围绕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十二团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寻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实现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及时了解学习前沿农业科学技术及精准农业高效管理知识,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大力引进推广绿色、优质、有机、特色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1]张江华.新疆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