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类黄酮物质的营养学意义

2016-02-23 04:37:10◎李
现代食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营养学类黄酮槲皮素

◎李 永

(开封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河南 开封 475000)

食物类黄酮物质的营养学意义

◎李 永

(开封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河南 开封 475000)

人类膳食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素,而且还含有诸如类黄酮这样的非营养素成分。基于此,主要分析类黄酮物质的分类、结构以及主要食物来源情况,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类黄酮的营养学意义进行重点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类黄酮营养学研究体系,拓展食品保健、营养研究领域。

类黄酮;食物;生物学;营养学

在人类的日常膳食中,类黄酮物质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种类众多,为膳食中最主要的非营养素成分之一。实验研究证实,类黄酮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价值,但是不同种类的类黄酮往往具有不同的营养作用,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能够为制定新营养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也能够进一步完善食物营养学研究体系,提高人类对食物营养成分及其功能的认知。

1 类黄酮物质的分类、结构和主要食物来源

按照食物营养元素分离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分离出的类黄酮物质共计4 000余种,基本上可划分为13类,包括查尔酮类、橙酮类、二氢查尔酮、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黄烷醇、异黄酮类、黄烷二醇类、双黄酮、原花色素及花色素类。黄酮醇类以槲皮素为代表,主要存在于洋葱、红酒和部分水果中;黄烷醇类以儿茶素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茶叶中;此外,常见的花色素如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有色水果中。从类黄酮物质的结构来看,经典类黄酮指的是那些具备苯基色原酮结构的物质,现在类黄酮物质概念已经扩展到泛指由2个苯环经碳链相连构成的化合物。类黄酮物质在食物中分布广泛,除了一些常见的水果和蔬菜之外,该物质也常见于茶叶、部分坚果和谷类中。但是,由于该物质的检测方法复杂,其在不同食物中的分布情况和含量仍有待深入研究。

2 类黄酮物质的营养学价值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类黄酮物质有着十分广泛的营养作用,这些作用的大小受到其化学性质、化学结构的影响。有关病毒学实验数据说明,类黄酮物质不具有显著的毒性,在槲皮素大鼠试验中,经口LD50基本在10.00~50.00 g/kg范围内,人体每日摄取的槲皮素相关衍生物如芦丁有2.25 g,连续观察7 d,发现没有出现任何副反应。从生物学作用的角度来看,类黄酮的营养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抑制LDL氧化

LDL氧化往往与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些类型的类黄酮能够对人体低密度脂蛋白(LDL)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比如槲皮素可以有效延长LDL在人体体外被巨噬细胞降解或吸收前期的潜伏期,进而延迟该体系中的过氧化物上升和平衡时间,这种作用甚至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强,在某些报道中,还提到槲皮素拥有节约维生素E的相关功能。

2.2 清除自由基

大部分类黄酮物质上都有比较突出的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主要包含在自由基的各发生体系中形成超氧阴离子及脂质过氧基。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很多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这与类黄酮的基本结构有关。值得关注的是,在类黄酮物质的测定环境中,若仅存在一些高浓度的钾离子,类黄酮物质常常会显示出明显的促氧化作用。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巨噬细胞的吞噬机制中,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阶段,类黄酮物质也能够发挥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2.3 阻断DNA氧化

自由基可导致DNA出现氧化性损伤,引起突变等不良后果,有部分类黄酮物质可以有效地保护这类损伤。槲皮素就对细胞HepG2的氧化DNA损伤以及过氧化氢诱导作用下的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要大于维生素C。同时,槲皮素还能够有效保护叔丁基过氧化氢所产生的DNA线性改变。

2.4 抗病毒抑菌

有些类黄酮物质还同时兼具抗病毒功能,如芦丁和槲皮素等物质,可以起到抗疱疹病毒的作用。部分甲基槲皮素还可以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包括杨梅黄和槲皮素在内的类黄酮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HIV病毒。基于这些生物学作用,部分类黄酮物质将有可能用于食品防腐剂及抗感染药物中。

2.5 雌激素样作用

少数类黄酮物质(大豆素、染料木素)和雌激素的结构基本类似,这些物质在同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后,能够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同时,大豆素与染料木素还能够对雌激素受体的基因产生刺激,对基因转录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研究证实了类黄酮物质的这种特性不会对乳腺癌增殖产生影响,对应地有研究证实,大豆素、染料木素能够阻断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进程,且部分类黄酮物质还能够预防骨质疏松,产生与雌激素相似的作用。

2.6 阻止肿瘤细胞增殖

有研究证实,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对艾氏瘤细胞、L1210白血病细胞、部分胃癌细胞及结肠癌细胞,卵巢癌、乳腺癌、鳞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过程均有阻断性的作用,但是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些动物实验表明,部分类黄酮物质在抑制动物肿瘤的生长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槲皮素后,由二甲基苯恩诱导的小鼠乳腺癌明显减少。此外,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7 其他作用

除上述比较普遍的生物学作用外,类黄酮还具有很多其他功能。例如,对影响着肝脏药物的毒物代谢机制,主要影响代谢酶活性。类黄酮对毛细血管渗透性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少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促进免疫调节,抵抗病毒,诱导细胞、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降低血脂以及有效保护肝脏等。堪菲醇、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还可对鼠沙门氏菌产生致突变作用,但是在其他动物试验中这一作用仍未得到证实。

3 结语

上述研究证实,在人类每日膳食中,类黄酮物质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大多数水果、蔬菜及茶类中的类黄酮物质含量均比较高。生物学、食物营养学研究表明,类黄酮物质基本上没有毒性,其生物学作用较多,在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病毒、阻断DNA氧化等多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在今后的营养学研究中,有必要对不同类黄酮物质含量、类别的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全面分析类黄酮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从而为类黄酮营养功能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丰富其营养学意义。

[1]李思荻.高抗氧化能力豆类的筛选及其黄酮类物质消化吸收效果的评价[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2]靖丽,周志钦.论果品营养学[J].果树学报,2011(1): 114-123.

[3]李娜.榴莲皮中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Food Flavonoids Substances of Nutrition

Li Yong
(Kaifeng District Health Bureau of Health Supervision, Henan Kaifeng 475000, China)

Not only in the human diet contains six nutrients needed by the human body, but also contains the nutrient ingredients such as flavonoid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d flavonoids of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main food source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key of flavonoids of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enrich fl avonoids nutrition research system, expand health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field.

Flavonoids; Food; Biology; Nutrition

TS971

猜你喜欢
营养学类黄酮槲皮素
OBE理念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烹饪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常吃柑橘 脑卒中降三成
我国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苹果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 02:14:12
植物类黄酮的化学生态学意义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1
α-淀粉酶对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7:20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槲皮素金属螯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科学(2013年13期)2013-03-11 18:24:43
槲皮素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