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浅析

2016-02-23 00:59:08农丽薇梁荣冰林泽华
西部交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部湾港口环境保护

农丽薇,梁荣冰,林泽华

(1.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荣和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广西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浅析

农丽薇1,梁荣冰2,林泽华1

(1.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荣和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文章基于国内外绿色港口建设的先进经验,分析了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部湾港建设绿色港口过程中可以尝试的一些方式方法,为推动北部湾港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广西北部湾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北部湾北岸,西与越南接壤,东与广东交界,海岸线长1 629 km,包括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北部湾港位于中国西南、华南以及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处,是我国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出海门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近几年,广西北部湾港抓住我国与东盟国家海上贸易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港口建设,提升吞吐能力。然而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港口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成为广西北部湾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立绿色港口发展模式,是港口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绿色港口理念的解析,在参考国内外绿色港口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发展现状及不足,进一步探索广西北部湾港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方式、方法,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绿色港口概述

绿色港口是一种新型的港口发展理念,它以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旨在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经济,建设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大的港口,将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与环境影响之间的良好平衡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绿色港口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鼓励港口发展,通过港口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但港口发展过程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2)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对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越其环境承载能力,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3)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将环保工艺、清洁生产工艺转化为生产力[1],在提高港口能源及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建立“资源成本低、综合效益高”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2 绿色港口发展现状

近年来,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有部分港口开展绿色港口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2][3];国内的上海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等起步较早、发展规模较大的港口也不同程度地布局了绿色港口发展新战略。

2.1国外绿色港口发展现状

纽约-新泽西港早在2004年就开始逐步通过建立港口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绿色港口建设,该体系以ISO14001规范为指导标准来评估港口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预防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纽约-新泽西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减轻环境污染的基础设施和建立高效快捷的集疏运系统,如推行污水处理和可再生设备的使用,对码头装卸设备进行电气化改造,控制船舶进出港速度,采用污染小、效率高的装卸疏运设备等,采取这些措施后,2004年港口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划要求,装卸效率也同比提高19%,集装箱运输成本综合降幅达45%以上[4]。

位于美国加州的长滩港在2005年1月就推出了“绿色港口”政策,制定了涉及水质、大气、土壤、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七个方面的近40项环保方案,方案的实施使长滩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实现10年来最优。

日本在1995年通过《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港口》,提出发展绿色港口的概念,近年来更是高度重视港口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在港区建设海水处理厂、生态驳岸、湿地、公园、绿地等生态友好型设施,使港口开发与海滨环境相和谐[5]。

英国政府要求各港口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必须强制遵守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污废处置、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悉尼港不仅注重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还注重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港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从而改进港口环境质量,提高港口绿色度。

意大利的威尼斯港和拉斯佩齐亚港拟建成绿色港口,在2010年开始启用“岸电”系统,该系统的使用不仅使港区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30%和95%,还使码头装卸作业噪声得到大幅削减。

2.2国内绿色港口发展现状

上海港自2006年开始就逐步开展平衡港口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建立了绿色港口建设基本指导方案和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较早践行绿色港口理念的港口[6]。

连云港致力于发展“岸电”技术,并利用当地风力较大、太阳能较充分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利用风能和光能建立风光互补电站。通过这些技术和设施的投入,连云港在减少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降低装卸作业噪声、节约资源和能源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港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唐山港近年来也不断探索建设绿色港口的新技术和新途径,采取了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及货物集疏运系统、货种分区堆放管理、建设防尘网、车辆限载限速、加强港区绿化、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措施,逐渐形成了相对专业化的作业管理格局,提高了港口“绿色”程度[7]。

青岛港将绿色港口发展战略纳入港口发展总体战略,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贯彻到港口建设的方方面面,除积极引进节能设备外,还通过成立节能环保部门,研究适应本港特色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方法。

天津市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发展战略中要求建设天津港绿色港口。天津港集团公司提出将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港口作为港口发展目标,通过调整优化港区布局,实现不同货种分区装卸、堆存;尤其是对煤炭散货作业区实行集中规划、统一管理,联合安装防尘设施,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使港区空气质量连续多年达到优良标准。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各省市港口的建设发展已开始考虑绿色港口概念,这对今后我国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3 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现状

为了在现有的发展环境中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北部湾港已经针对建设绿色港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应通过加强与环保、国土海洋、林业、水产渔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衔接,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应急措施,从而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将“坚持生态保护,促进环境友好。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切实保护海域环境”作为发展原则。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各港区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规划目标。

(2)根据港口建设发展目标,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产业的发展已转变观念,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鼓励发展资源能耗低、污染排放少、环境效益明显的绿色产业,积极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投资回报低的落后产业,鼓励各港口码头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制订绿色发展目标。

(3)为响应国家低碳生产的号召,建设绿色、节能的现代化港口,根据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结合北部湾港口的发展,编制了《开展建设北部湾港低碳生产体系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北部湾港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包括转变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采用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建设生态绿色港口;科学管理,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实效。

(4)开展西部港口物流枢纽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的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要求,在编制北部湾总体规划及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各港区规划的过程中,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使港口建设对流域和区域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至可控范围内。对各类建设项目,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使计划管理、经济管理、建设管理都包含环境保护的内容,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北部湾港在积极探索建设绿色港口、发展循环经济道路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中心联合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于2013-2014年对北部湾港建设现状调查的调研结果,北部湾港在绿色港口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北部湾港多数生产企业在建立港口绿色循环低碳生产体系、推行节能减排工作等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已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还处在较初级水平,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港口智能化程度不高,物流联盟程度低,各企业在建立港口生产智能化调度系统、港口物流公共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港口能源管理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不高,尚未建立港口物流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未能构建节省人力成本和综合能耗,形成低碳、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3)除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规模较大、组织管理机构较完善的企业外,北部湾港多数港口运营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除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立环保管理职能部门并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外,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4)北部湾港散货以煤炭、矿石等易起尘的货种为主,各码头泊位间的环保设施和防尘水平发展很不平衡,部分规模较大、组织管理机构较完善的企业环保投资力度较大,防尘设施较为全面;而多数码头由于经营理念、经济能力和技术条件等原因,对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不足,仅采取临时覆盖等较为被动且单一的防尘措施,其在装卸作业期间的扬尘污染依然较为严重。总体而言,北部湾港环保投入无法满足生产的快速发展,粉尘污染形式较为严峻。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各企业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理念上仍存在经济效益优先的观念,积极推行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操作设备综合能耗等措施,而忽视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所带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和间接效益,对绿色循环低碳生产体系建设的关注程度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

其次,因前期开发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指导及整体规划,北部湾港目前散货、杂货、集装箱、客运等各类泊位在同一港口交杂分布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后方各类堆场呈现交叉分布,造成了统一规划和管理上的困难,对港口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运营体系的建设造成阻滞。

5 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建设展望

建设绿色港口旨在构建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平衡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污染防治之间的矛盾,使港口建设发展不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北部湾港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的建设经验,在绿色港口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进行以下探索和尝试:

(1)开展港区专业化、集中化布局研究,实现货种分区装卸、集中管理。在优化布局和污染集中治理方面,可参考天津港的先进经验,如集中规划散货堆场,联合安装防尘网设施;对部分码头出于散货吞吐量不大、货源不稳定及经济能力不足等考虑,不愿投入装卸喷淋设施等现象,可尝试相邻码头联合配备流动洒水车等措施,改变现有码头防尘措施单一、降尘效率不高等现象。

(2)加快港口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机制,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对主动参加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激励,使企业从被动执行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3)加大对港口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政府应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实施的发展机遇,加大财政支出、税收等方面对港口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引入绿色港口的建设中,为港口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保障。

(4)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港口。通过合理规划,在港口布局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扩大绿地、湿地、生态公园等绿色用地的比例,兴建绿色建筑,采用绿色照明灯具,通过优化港区布局实现功能与景观的结合,使港口开发与海滨环境相和谐。

(5)加强绿色港口理念的宣传,提高港区各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对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感。推动企业构建绿色生产、生态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让环保意识渗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6 结语

构建绿色港口,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的发展道路,把环保思想和环境保护行为贯彻到港口建设的各个阶段中。要进一步推动北部湾港绿色港口的建设,需要优化港区布局,实现货种分类集中装卸;通过政策支持为绿色港口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推进和强化较为薄弱的环境管理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用地规划,构建绿色港区生态景观;向企业宣传绿色港口理念,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这些方式方法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北部湾港绿色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田京城,缪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晓峰,徐金环.21世纪的港口—绿色之港[J].港工技术,2002(6):6-8.

[3]GUPTA A K,GUPTA S K,RASHMI S P.Environmentalmanagement plan for ports and harbors projects[J].Clea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y,2005(7):133-141.

[4]郭保春,李玉如.纽约-新泽西绿色港口之路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借鉴[J].水运管理,2006(10):8-10.

[5]刘立民.东京港的环境建设[J].交通环保,2004(3):51-

52.

[6]葛振鸣,周晓,程健敏,等.生态型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上海港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3):329-335.

[7]李顺平,王丽娟,石伟.探索绿色港口发展模式[J].世界海运,2010(2):34-35.

Discussions on Green Port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Beibu Gulf Port

NONG Li-wei1,LIANG Rong-bing2,LIN Ze-hua1

(1.Guangxi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Guangxi,530007;2 Guangxi Ronghe Enterprise Group Co.,Ltd.,Nanning,Guangxi,530000)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dvanced green port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green por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eibu Gulf ports,and proposed some ways and methods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green port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eibu Gulf ports,thereby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Beibu Gulf ports.

Beibu Gulf port;Green por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04-06

U655.1

A

10.13282/j.cnki.wccst.2016.06.023

1673-4874(2016)06-0088-04

农丽薇(1984—),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

梁荣冰(1983—),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林泽华(1985—),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北部湾港口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
港口上的笑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0
惠东港口
海洋世界(2016年12期)2017-01-03 11:33:00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