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能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域总部
关于新疆如何在当前形势下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研究
陈湘能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域总部
摘 要:为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和公路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切实提高全行业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精准理解和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快新疆公路项目建设进程,推动经济蓬勃发展,本文经过充分调查、分析,现研究探讨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疆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研究
PPP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全国各省都在启动,成效参差不齐。凡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在PPP推动上,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领导重视层面,都优先于欠发达地区,新疆与贵州可作为对标省份,在基础条件上十分相近,但在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上贵州明显高于新疆。说明贵州观念意识的转变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贵州、重庆等西部省份正在如火如荼推进PPP模式,项目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然而,新疆公路项目PPP模式还未实质性实施。要深刻思考,为何人家能做,我们不能做,人家做得成,我们却做不成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要把PPP模式既推开,又推好,首先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履约意识。PPP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合同的合作,政企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利益补偿等都是通过合同来明确的,因此,推广PPP模式必须按照合同办事,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投资人,都要增强履约意识。如果不转变观念,不为PPP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无论出台多少支持政策,都不能吸引社会资本;二要树立市场意识。交通主管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心态,由过去的主导角色,转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促进者、监督者。该由市场做的,要放手交给市场,该由主管部门管的,也要用市场化的方式管住管好,要通过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实现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用的统一。国务院45号、60号等文件发布后,传统的政府融资平台已失去融资能力,今后公路建设资金只能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资,一是财政预算,就是国家的车购税和地方财政;二是政府发行债券,完全公益性没有收益的发行一般债券,有经济收益但不能全覆盖的发行专项债券;三是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公私合营。必须转变传统的融资方式和建设模式,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当前交通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三要树立大局意识。PPP不是简单的融资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这要求运用PPP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时,不能简单地把思想局限在缓解债务压力上,把推广PPP当作“甩包袱”,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把精力放到营造良好的、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建设上。搞PPP模式重在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发展。两年前,贵州、重庆等地就尝试实施了“BOT+EPC”等模式,结果都已成功收官。现在国家又大力推出PPP模式,从国务院到相关各部委均出台了有关政策和办法,然而新疆仍停留在探讨阶段。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不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全面掌握PPP模式的操作和实施。
推进PPP项目建设,关键还是在交通主管部门,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上,更要切实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新疆项目储备非常充足,基本条件早已具备,需要的就是“真枪实弹”的去干,着力做出几个“示范”项目,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优质项目着手,重点选取那些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相对稳定,并且以“使用者付费”为基础的优质、典型项目。这类项目的运作方式和合同式样相对标准,实践起来相对“好上手”一些,也为后续推广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以免“走样”。二是从优质企业着手,初期重点引进对PPP模式研究透彻,最好是有所实践、经验丰富、资质良好的大型优质企业,与之进行合作。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实弹演练”,推动交通行业逐渐掌握PPP模式的操作,培养人才,锻炼能力,便于在更多的项目中得到应用。过去新疆丧失了机遇,当前,要积极推进与行业内大型央企的合作,借助其强大的投资实力、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助推新疆交通发展。三是从存量项目着手,这样既可以减少项目的前期调研、设计和审批时间,降低开发风险,广泛吸引社会投资者,又有助于各地政府提前回笼资金,缓解存量债务压力,开发更多的建设项目。
PPP项目的实施质量,直接关系PPP成败。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及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切实强化法治意识,运用“物有所值”的理念和方法,规范项目各个操作环节,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助推更多PPP项目落地。项目实施机构要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责、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既要搭建好政策平台和统筹协调运作机制,也要认真做好“物有所值”评估,通过竞争性程序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项目合作伙伴。参与投资企业不但要有良好的工程建设资质,还要有过硬的运营管理能力,要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保证PPP建设项目规范安全实施。
一是尽快建立PPP项目推进机构。由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办事机构,建立高效办公机制
二是制定项目推动计划和考核措施,责任到人,要与奖惩、任免挂钩。
三是尽快推出具备条件的项目清单,通过“绿色通道”等特色办公机制,提前启动程序。
四是引入大型央企战略,推进合作中的各项工作,特事特办。
五是多种模式同时进行,无论是何种模式,只要政策允许,就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