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菊花美馔秀清秋
文/赵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时节,寒意渐起,百花凋零,惟有菊花傲然独秀,不屈不挠,正所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可观可赏,据传重阳赏菊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后人效之,遂有赏菊之俗。菊花可药可食,素有“延寿客”的美誉,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风俗。“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陶渊明、李峤、王维、郑板桥等文人都曾著有食菊养生的篇章。“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菊之味,食之乐,不言而喻。
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品种众多,入药多选野菊花或白菊花,白菊花清肝明目,野菊花祛毒散火,可治疗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头痛耳鸣、风热感冒、疮痈疔毒、高血压等病症。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佳品,长期食用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等功效,食用时以白菊花为佳,如杭白菊和黄山贡菊等都是上品。
菊花的吃法很多,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还可酿成菊花酒,做成菊花糕、菊花酥饼和菊花饺等。下面,笔者就来为您介绍这些菊花美食。
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泡茶饮用,尤以杭白菊为佳。
最好用玻璃茶具来盛菊花茶,每次用杭白菊3克~5克左右,或加入一两枚玉蝴蝶,几片竹叶青,看一朵朵菊花瓣在水中舒展,明艳动人;看一壶清水渐渐变成微黄色,嘬一口香气袭人。茶虽香也别贪心,每次不要将茶水饮尽,留三分之一,再续入水,可尽得菊花香韵。
在秋日里,来上一杯香气浓郁的菊花茶,可提神醒脑,而且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降压通脉的作用。
菊花酒你喝过吗?这么美丽的花用于酿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盛行。民间有在菊花盛开时,将之茎叶并采,和谷物一起酿酒,藏至第二年重阳饮用的习俗。菊花酒清凉甘美,是强身益寿佳品。
中医学认为,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陶渊明诗云:“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盛赞菊花酒的祛病延年之功。此外,民间还传说重阳节饮菊花酒能辟邪祛灾。
其实,简单的菊花酒也可自己制作。将干菊花去蒂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粮食酒中,一两天后就可以饮用了,适量常饮可活血行气、抗衰老、延年益寿;亦可在酒中加入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不错的疗效。
吃菊花糕也是重阳节的风俗之一,因“糕”与“高”同音,原是借吃菊花糕来补偿不能登高的心愿。因为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清甜,而且外形美观,格外受人喜欢,于是一直流传下来并有了诸多做法。这里为大家介绍最简单的一种。
准备好杭白菊25克、冰糖35克、琼脂适量(超市有售)、枸杞15颗左右。将枸杞洗净晾干水分备用。菊花清洗后用纱布包好,在清水中煮10分钟,取出菊花,在菊花水中加入冰糖和琼脂,一边搅拌一边加热,直至琼脂融化,马上熄火。
准备好果冻模或糖果模,将煮好的菊花琼脂水倒入模具中,每个模具中加入一两粒枸杞和一朵煮过的菊花。静置二十分钟,自然冷却,也可放入冰箱中。待凝固后,用牙签或刀尖顺着模具边沿轻轻一划,即可脱模。
此款甜点吃起来,在唇边阵阵菊花香,味道清甜,口感滑爽,具有清热祛火之功。也可加入适量葡萄干、蓝莓干、蔓越莓干等,口感更加丰富。
将黄瓜、胡萝卜洗净切丝;将菊花用食盐和清水漂洗干净;胡萝卜丝过热水焯一下,再与黄瓜丝、菊花瓣拌在一起,放入盐、糖、麻油调味。
这道凉拌菜色香味俱全,黄瓜的清香与菊花的芳香交织,同时营养丰富,具有养颜美容、益胃醒脾之功。
说了这么多素雅的菊花美食,下面再来点实惠的,当菊花遇见鸡肉的味道。
先把鸡胸肉去皮、筋,切薄片;菊花用清水轻轻漂洗干净。然后,炒锅烧热,油烧至五成热时,投鸡片,划散后,烹黄酒,加入菊花瓣翻炒均匀,加盐出锅即成。
这道菜,鸡肉鲜嫩,飘浮菊香,具有补养五脏、祛风明目等功效,是秋令佳肴。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时节,让菊花在眼中、口中绽放,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菊花茶饮
菊花枸杞茶:白菊花、枸杞各10克,加入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滋肾清肝明目。
菊花山楂茶:白菊花、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消脂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和高血压患者。
菊花蜜饮:菊花50克,加水20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通便等作用。
三花茶:野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各少许,代茶饮用,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痈疔毒等。
野菊桑楂茶:野菊花 15 克,桑叶12 克,山楂10克~20 克,金银花 15 克,用沸滚开水冲泡 10分钟~15 分钟,代茶饮,可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及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菊花圆肉汤 :白菊花15朵,桂圆肉6枚,清洗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冰糖,大火煮开,立即关火,待稍温饮汤吃桂圆肉。常饮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之功,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但肠滑泄泻者当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