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欣
(上海大学,上海 200044)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概述
赵欣欣
(上海大学,上海 200044)
摘要:近两年,制造业成为国际上和国内激烈讨论的话题,国内关于制造业也出台很多政策来发展。在这个发展和缩短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差距的过程中,了解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更理性的认识中国制造业走过的路程,以及之后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历史
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中国的工业也经历起起落落。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前后一段时期,我国是世界上非常富强的国家,制造业占世界的32.8%,到工业革命后的1800年,我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3。但之后,随着我国政治、技术等原因,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开始下降,西方国家在此期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龙头,至1900年,我国制造业也产量仅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6.2%,到1953年,我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比例达到最低,为2.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这一比例逐渐回升,到2002年回升到7%左右。
1中国近代制造业早期努力(1860-1894)
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兴起的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学习,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19世纪60年代至1984年,由清政府拨款,洋务派主持,对西方的先进机器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移植,兴建了军事工厂、煤矿、钢铁厂、机器棉纺织厂和铁路等,它们是中国最早的国有现代企业。其中最早发展的是政府的官办军工厂,这一阶段也是中国死人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初创阶段,由不封闭华侨、商人、地主和手工业投资者投资设立工厂,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玻璃厂、造纸厂、轧花厂、碾米厂等,这期间他们耗资539万两白银创办制造业145家。在当时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这些私营企业普遍资金薄弱,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以轻工业为主,手工操作占相当比重。
至1894年中国现代制造业早期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呈现一定特点。首先产业结构偏向轻工业,在兴建的不到400家工厂里,除官办工业以军用工业为主外,外资和私营企业以制茶、纺织、航运、造纸、面粉等轻工业为主。其次,由于冬定南沿海沿岸地区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地区和茶、丝等的主要产地,因此商业比较活跃,是当时制造业的主要地区,并形成了上海、广州、武汉三大制造业中心。
2制造业的全面起步(1895-1936)
从198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的1913年,国内新投资本急剧增长,平均每年1176万多元,现代工业资本总额从1984的7745万元增长到了66622万元,增长了7.6倍,其中制造业资本更是增长了57倍,矿冶业资本也增长了93倍。1914-1927年是形成现代工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是中国工业的“黄金时期”。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美国家疲软输出减少,另一方面对中国的面粉、面纱、锑、铁等战略物资的需求增加。至1920,现代工业总资本比1913年增长60%,制造业增长67%。之后到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达到近代高峰,制造业资本比1920年增长了2.4倍,同时在包括五大部门棉纺、棉织、铁矿、煤矿、铁在内的重要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棉织、煤、煤矿、铁矿甚至已经分别达到了83%、84.7%、87%和82.7%。此阶段的制造业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大量存在、生产资料薄弱、工业资本规模都较小的问题。
3抗战期间的工业发展(1937-1948)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家为保护工业和建立长期抗战基础,将沿海地区的工厂搬到内地,是地区生产力的大调整,对改变工业布局起到了极大作用,具体搬迁行业中大部分是机器、兵器、钢铁、化学 等重工业。这一时期,国营工业主要在兵器和相关重工业取得较大发展。到1945年,国营工业已经占国统区产值的一半以上,轻工业领域也有了鼓励私营工业的政策。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国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取代上一阶段的私营工业占据主要地位,重工业的发展与战前的停止不前形成鲜明对比,抗战期间的工业布局调整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业布局。战后工业恢复期间,重工业由于资金短缺、生产压缩、战后交通、通货膨胀等原因恢复速度较慢,而服装、饮食、印刷、纺织扥轻工业的增长率达到2倍以上。
4重工业爆发阶段(1949-1978)
1949-1978年是新中国单纯依靠国家力量、实行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工业时期。
4.11949-1957年:“一五”计划、156项重点项目建设——新中国工业的起步
“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核心是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各个方面,且97%都为重工业。同时考虑到当时备战的需要,这些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随着基本建设的展开,内地的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
4.21957-1966年:大跃进、人民公司时期的制造业发展
1955起,国内先后酝酿提出了“赶超英美”和大跃进战略,对工业发展提出了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指标。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大跃进开始实施,工业上有了“以钢为纲”的口号,导致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失调,“二五”时期投入到重工业的比例为89.5%,而且重工业内部也失调严重,钢铁行业脱离其他部门急速发展。
4.31966-1978年:大三线建设与产业布局调整
20世纪60年代,中国周边局势紧张,国家开始了大三线调整,成为中国制造业现代布局最大的工业调整,把当时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部分设备搬到三线去。在1967-1976年间,将近2000亿的资金被投入到“三线”地区的建设,并建成了国有企业29000个,其中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企业近2000个,占全的1/3。这期间,西部地区一已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承担额当时国防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相当部分的生产能力。当时的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使中国的工业地区分布形成新格局。
5改革开放后的制造业快速繁荣(1979-199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型工业化道路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奇迹,到1996年经济总量比1979年翻了两番。从1980的“六五”计划开始,原先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得到改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均衡发展战略得到重视,外资和国外市场得到积极利用。1988年之后的十年,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逐渐升高,个体经济在政策上得到鼓励支持,向市场经济改革转型的号召使得民营、外资企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渐升高,它们促进了轻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服装、医药、视频、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制造业飞速发展。区域方面,改革开放后最显著的是定南沿海的经济繁荣,高度活跃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充分挖掘了本地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重点工业区域,而原来的老工业基地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1988年后中国发展了工业园区,促使一大批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使中国发挥劳动力、土地等优势,加工贸易如火如荼开展,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工业繁荣是以投入拉动为主的外延发展,“八五”期间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七五”的38.7%上升到41.5%。民间生产力的释放、外伤的引进、国内需求上升、政策 的开放都是这一时期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动力。
6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形成(1997至今)
1997年之后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形成阶段,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述,这条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979年之后,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大量国外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基地,制造业的规模和产量都膨胀迅猛,使中国有上百类产品在全球居首位,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中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这一阶段的制造业在增长速度较快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问题的出现,此阶段的快速增长仍然是以投资为导向的,且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很高,2005年达到80%,且此阶段重现回到了重工业化倾向,最后区域布局方面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发展在这一阶段远远超过了东北、西部等地区。近年来,我国面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国家为了抓住历史机遇,制定了制造业强国战略纲领《中国制造2025》,指导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模式,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良.中国工业史[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赵欣欣(1993-),女,汉,河南安阳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硕士。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