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距离论崇高——对康德美学的思考

2016-02-22 14:14孙彦超
西部皮革 2016年4期
关键词:崇高康德距离

孙彦超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以距离论崇高
——对康德美学的思考

孙彦超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所论述的崇高理论仍有许多被思索和发展的余地。首先,崇高概念应被视作一种心理体验或感受,不能与风格论相混淆;其次,康德提出的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从根本上可以分为正距离感和负距离感的衍生物。以距离解释崇高感是以审美体验中的“拒绝”关系出发,更宏观的分析崇高感产生的原因的方法。

关键词:康德;崇高;距离

1优美与崇高应作为什么而被讨论

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在此讨论的崇高与优美到底是什么,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在命题时,在将此二者区别对待又试图并行讨论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在康德前批判时期的论文《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优美与崇高在对待上的差别一开始就是具有先天明见性的。在西方诗学、悲剧理论的传统背景下,这样的明见性总是先于讨论本身。无论是朗基努斯的《论崇高》还是伯克的《对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中,其概念在作者的论述中都具有不言自明的性质。对于东方中国来说,学者们将崇高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风格理论结合了起来,甚至将优美与崇高建立在阴阳辩证的方法论上。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说清楚源头在于西方诗学中的优美与崇高的基础到底是什么。[1]

朗基努斯在《论崇高》中对崇高的定义乃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他将崇高看作主观的努力,这点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得到继承。朗基努斯试图厘清崇高的明确标准,而不是像前人凯奇留斯一样只是盈篇累牍地罗列例子来展现崇高的性质(康德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也是这么做的)。但对于崇高本身的特质,朗基努斯给出的说明较为暧昧,他旨在说明崇高是可以通过训练创作技巧加以把握的天资,并且将崇高解释得似乎只是高尚而富丽的一种优美。[2]

伯克在其《对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中,首次提出崇高是源于痛感,他是根据不同种感觉的强度这一区别进行了划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崇高是一种感觉,或是感受,是对某种心理体验的归纳。毫无疑问,优美与崇高这两种感受远比其概念更加清晰,反而其因为有了语言的定格而更加陌生了。伯克认为,语言总是比直接呈现的画面更能打动人,他将既不指定图式与物又没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幅度的一类词定义为集合抽象词,认为这种词最能唤起大量的观念,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概念[3]。但到了康德对判断力做说明的时候,概念是一个先验的目的,所以并不是只有图式、说明、情感可以包含在概念里,模糊的概念是对经验的统觉,所以概念有时完全可以是直觉或者感觉。

在《判断力批判》里康德将话说得十分明白:“真正的崇高只能在评判者的心情里寻找,不是在自然对象里。”“心情在自然界的崇高的表象中感到自己受到激动。”[4]康德在讨论始终都将崇高落足点定在情调、情绪、情感或者心情上,在心理感受上,这是十分求是并且形而下的,是符合实际的。因此,崇高与优美之分主要在于感受,如果将其理解作艺术风格的不同则是完全偷换了概念。审美并不指向某种普遍性的要求,如果对一种风格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崇高感,则是一个过度判断。

2对崇高感产生条件的分析

2.1作为审美总判断的鉴赏力

关于审美体验的普适性鉴赏力是否真的存在这一问题长期处在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美似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面对愉快的对象而普遍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审美体验又是极其私人的,既然它不依赖概念,那么每个审美的人只不过是凭着他个人的感觉进行着美的判断。在休谟的《论鉴赏的标准》一文中,作为经验来源的感性机制的一律性以及道德上的约定性可以成为趣味的普遍性褒贬原则,可是同时他又说,标准与标准间仍有差异,它源于个人气质(例如想象力的敏感程度)的不同,或者受制于时代与地域的习俗和看法。从经验主义学者的视角看,这种先天感性的一致性和后天经验的差异性并不矛盾。康德的先验逻辑与此不同,它旨在讨论那些既普遍(就是不能从特殊中感受的)又先天(就是不能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的原理。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事物才能一般地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也只有在这样的一种鉴赏力下,我们才具有一些一般的标准。

康德认为,只有纯然普遍的形而上原理才可被称作原理,而成为实体的诸物在主观上一定具备一个超验的认识原理,否则它就不具备一个被认识的前提条件,这前提条件不可能是经验的(自由的),只可能是先验的(规定着的)。判断力是与认识机能以及欲求机能结合在一起的,而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就是判断力的原理。目的是必然包含在概念中,始终为了一个概念的合法性而存在的,总的来说,合目的性是所有使合理性成为可能的一种必然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的可能。它是对象与主体均具备的一律性,所以在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之外,还有一个主观的合目的性,它在主体中协调着诸认识机能。

对纯粹鉴赏判断的分析,康德认为它是纯然的形式合目的性,外在是有用性,内在则是完满性。从先验逻辑上讲,外在即是对概念变易的有用性,内在则是在概念之下而产生的优劣感。而真正直接地对于对象的愉快判断不是有用性而是完满性。康德在文中为我们举了一例,“譬如,我在森林里遇到一块草场,周围树木环立着,而我在此并不想着一个目的,以为这草场可以用作郊外舞蹈场,这就绝少会由于单纯形式而获得完满性的概念。”[4]这就意味着一个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个纯粹的鉴赏判断“的规定根据不是一个概念,而是那在心意诸能力的活动中的协调一致的情感,在它们能被感觉着的限度内。”[4]

对于类似以上的纯粹鉴赏判断,可以产生的美感便属于“自由美”,而在一定的概念的制约下,或者诸欲求机能的意志下对象被认为是美,则这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随之产生的美叫做“附庸美”。而我们所要讨论的崇高,显然是一个不纯粹的鉴赏判断所产生的产物。

2.2崇高感源于某种拒绝

康德首先提到崇高和优美都是一种愉快,两者都不以纯然的感性或理性为前提,而是以反省判断为前提。但是崇高和优美是不能和合的,因为崇高的“心情不只是被吸引着,同时又不断地反复被拒绝着。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的是惊叹和崇敬,这就可称作消极的快乐”;“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感觉产生了”[4]。然而在生命力的阻滞之后,又须在内部强烈地喷射,才会产生崇高,崇高并不是单纯的阻力能够完成的。并非所有的审美中的拒绝都引起崇高。在崇高中其实我们并不能被对象拒绝,崇高的对象在极力地吸引我们进入它,但我们被自己的有限拒绝了。这种拒绝应是主体对阻滞的自我发现,而不是来源于对象。我认为,当我们真的感到对象在拒绝我们静观,或者仅仅拒绝我们对它产生愉快感时,审美是无法进行的,不是任何拒绝都会将人引向崇高,很多拒绝时常只带来不快,而不产生愉快。这种面临拒绝的审美体验,总以一种心理距离的形态呈现自身。

康德认为,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只涉及理性观念。这里的理性显然不只是先天实践理性,而是包含了悟性的纯粹理论理性,它不仅包含了理性的欲求,也包含着先天的认识及判断力。[5]当然,崇高不可能仅是先天的判断的结果,判断力并不是纯粹的,它一方面是先验逻辑,一面是依赖实际处理的应用逻辑,因此崇高感因人而异。

2.3基于数量思维的正距离感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崇高感的产生是来自于一段特殊的拒绝与被拒绝的关系中。康德认为,数学的崇高是因为对象具备一个无法较量的大,即使我们有将任何大整合成一个单位尺度的能力,也无法将崇高的对象化为一个尺度,而只能在崇高内部寻在尺度。量化思维在康德看来是一种判断力的法则,是普遍的,我们甚至将很多感觉也分出了层级(比如痛觉)。但面对崇高感的不凡,我们的量化思维变得无能。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新观点:无论伯克说的痛感还是这里的无限感,都不是引起崇高的,而是崇高引起的。康德说,崇高“证实出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所以崇高应不包含在这种感性尺度范围内。

当崇高的对象超越了我们的判断力,超越了把握和想象力,它就回馈以拒绝,也首先产生不愉快,但又回荡着愉快。这深层次的愉快就是在它与理性之大相较量的时候,它让我们感到它的伟大,而我们能感到并向往这不能把握和拥有的伟大本身,又使我们感到自身的伟大。总的来说,审美中的主体在心理的时间和空间上拥有一定级别的距离感时,就会产生崇高感。距离感总体是间性、不满、历史感、缺失感等造成的。以我们观赏天空覆盖的云为例,我们可以就此讨论引起崇高的距离感,如:天与云的美是恒久的,而人生却短暂的;天和云的美好让人心驰神往,但同时审美主体又深深明白自己无法拥有其美丽本身。在审美时想象力趋向将主客体统一起来,但实际由于主体终究无法冲破与客体的审美距离,而感受到美的崇高。

需要澄清的是,这里的所说的距离并不是一般性的,不是指实际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是指能够在主体心理上构成时空距离的审美关系。一般的距离确实在审美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个普通物体之所以变得美,都是由于插入一段距离而使人的眼光发生了变化”[6],有的实际的距离确实能产生距离感和新奇感,但引起崇高感的距离必须是心理距离,并且首先须是理性(欲求机能)引发的。

2.4基于力量包围的负距离感

早在康德之前,伯克就已经提出了恐惧感可以引起崇高的说法,同时也认为前提条件是这对象并不能伤害到我们,我们在意识到自身处于安全中时,才能对一个恐惧做出崇高的反应。康德将引发恐惧感的原因归于主体设想将自身的力与自然的力相较量而发现无法与之相应,而我们之所以在这种不愉快里有彻底地愉快,是因为我们在力的不足中又不屈属于它,从而有一种对自然的优越性,因为它在内心唤起我们的力量,使我们感到我们使命自身的崇高性超越了自然。

这种强度感受,归根结底仍在于距离感。只有我们设想自己处于对象之中,被对象包围,和对象相对抗或接触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力量的强烈。我们明晓这力量的悬殊因此才愿意感受这自身不堪承受的力量,并且因此使我们的能量得以充沛。力学感受必然需要距离的消灭,主体与对象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比如:我们想象海上的暴风雨,便设想把自己的孤身片舟至于其中;我们想到群山深谷,便设想将自己置于这雄伟的群山之间;我们看到牛群,便设想将自己立于狂奔的牛群中间……我们在确保自身万全的条件下进入到对象里面,在一段负距离中承接着其作用于我们心灵的力量。这种负距离的产生仍始于拒绝关系中,恰在主体渴望突破距离界限时,一个正段的距离才会倒转为负距离。所以,这种负距离感的产生过程与正距离感相似,它利用的首先是一套感性机能,在自己与对象相融合的想象里调动着自己所有的知觉和感受。然后才通过理性的目的,体会到其中的意味,并加强崇高的感受。

结语

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独有一章来讲崇高与优美在不同民族间的不同比重。对于中国人,康德草草谈到,中国人自古的艺术作品就怪诞不经,与自然不符,中国人的繁文缛节也包含愚昧和怪诞,但是尊古的习俗却可以算得上是高尚。当时的康德,无论对男女性别或是民族性的论断都被时代或古典主义思潮所局限,并且显出了年轻康德理论水平的青涩。[7]以审美主体是否处在被审美对象拒绝的关系中来分析崇高,同样适用于人对人的审美。无论男性或女性,均不存在天然的优美或崇高的品质。因此应对康德早起的部分思想做出反思,不应盲从。

参考文献:

[1]王朝元.文学艺术与审美[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陈志瑞,石斌.埃德蒙·伯克读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康德(德).判断力批判(上)[M].商务印书馆,1964.

[5]康德(德).纯粹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4.

[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康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商务印书馆,2001.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4-0203-02

作者简介:孙彦超(1989-),男,汉,陕西西安,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文艺学。

猜你喜欢
崇高康德距离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算距离
无名的崇高
艺术百家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